蓝字关注“中国小康网”

通信行程卡查询范围由14天改为7天,工信部又放大招了。

行程卡“摘星”后再调整

继取消行程卡“星号”标记后,工信部再次对行程卡功能进行了调整。

7月8日,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

工信部发布公告: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即日起“通信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通信行程卡”APP等查询渠道同步进行应用版本更新。

行程卡要怎样显示才是正常(行程卡调整优化后)(1)

对比发现,工信部对于近期通信行程卡两次调整的表述略有不同。

6月29日,工信部发布说明:“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而此次缩短查询时间,工信部则发布公告称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于2020年3月13日推出实施。它是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公益性的行程查询服务。其中,显示信息包括:用户加密手机号、行程信息更新时间、色卡、用户过往14天内所有到访过的国家(地区)和连续停留超过4小时的国内城市。

两年多以来,通信行程卡和健康码已成为居民出行、购买车票和机票等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为什么会做此调整?

其实,如果留意近期疫情防控的政策就会发现,调整“通信行程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时间是必然趋势。

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其中有一条就是风险人员的隔离时间产生了变化。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3天居家健康监测”;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行程卡要怎样显示才是正常(行程卡调整优化后)(2)

6月29日,工信部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同时,为了防止地方层层加码,还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问题专班。

行程卡要怎样显示才是正常(行程卡调整优化后)(3)

与此同时,行程卡时间的缩短,也是针对奥密克戎病毒特点所作出的调整。

7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前期已在全国部分口岸城市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进一步缩短为2至4天,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

行程卡要怎样显示才是正常(行程卡调整优化后)(4)

正因如此,通信行程卡覆盖时间调整为7天,是整个疫情防控新形势的需要。

行程卡要怎样显示才是正常(行程卡调整优化后)(5)

此次变化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对于此次行程卡调整,不少网友表示,行程卡覆盖时间缩短后出行和工作方便了,同时也说明疫情形势在逐步好转。

行程卡要怎样显示才是正常(行程卡调整优化后)(6)

有酒店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防疫政策上是没有问题的,客人入住前正常提供登机之前48小时之内的一次核酸阴性证明,然后加上健康码和行程卡就可以了,基本上是没有影响的。

在一线防疫人员看来,动态调整使得防控工作更加科学、精准地追踪感染者,可以有效查明病毒传染传播途径和链条。

携程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随着多重政策利好的释放,暑期或将迎来旅游领域复工复产的高潮。

政策调整叠加暑期旺季,使得人们出行信心和流动性可能进一步提升。在浙江,7月1日至7日,铁路杭州站旅客发送同比6月增加超40%。

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业作为流动性较强的行业,持续受到影响。今年以来,多地出台支持旅游企业发展的政策,7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将旅游专列业务纳入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统一管理的通知》,明确恢复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旅游专列业务,旅游专列业务纳入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统一管理。将行程卡的覆盖时间缩短至7天,对很多旅游企业来说,是又一利好。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当前7天的行程信息对于防疫,完全能够做到精准防控,对于经济来说,以此来带动旅游业、餐饮等服务业的复苏。但需要看到的是防疫并非放松,供应链这一块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还是要进一步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做一定的平衡。”

来源:小康头条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北京晚报、第一财经

责编:王芳

校对:田苑淯颖

审核:龚紫陌

行程卡要怎样显示才是正常(行程卡调整优化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