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和22终究不一样(真的没有时间吗)(1)

“没时间。”

是“许多人”没有去做“许多事”的一个“硬理由”,或称为“硬道理”也可以。

面对时间,确实表现或标志一个人的价值观的。

哲学上有一对范畴,正好可以观照一下这个“没时间”的问题。这对范畴是:层级与顺序。对任何事情的关切,都有一个层级性关切顺序性关切的问题,其根本在于标准选择的关系问题。

层级性关切是一个纵向-深度的“标准与选择”问题;顺序性关切是一个横向-宽度的“标准与选择”问题。直言之则是纵向与横向价值排序与价值选择问题。当然,在价值的纵横排序中总是存在着标准与选择的矛盾关系

在做事的层次性关切纵向价值排序与价值选择中,总应该选择具有深层价值、根本重要性的事项来做,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与作为。这样的事项,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是“有时间的”,其他事项都必须“往后排”“靠边站”而为这样的事项“奉献时间”。做这样的事项若是“没时间”,那么,一定是个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或者根本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读哲学,就是“认识自己”,就是弄明白“为自己打工的自己的思维”,就是弄明白“自己挣钱多与少的根本原因所在”。这样的事情,永远是“要事第一”,永远应该“有时间”

在做事的顺序性关切横向价值排序与价值选择上,总应该是重要性、次重要性、一般重要性、非重要性的排序而选择、去作为。这也就是长远重要当下重要性的博弈,重要而不紧急紧急而不重要的矛盾斗争。客观而现实地看,这是为许多人把握不好、把持不住的。例如,“玩手机”总是压倒了“读哲学”。也因而,“平庸”战胜了“卓越自己”应该占有的时间。所谓“没时间”的问题,在一切方面都是如此吧?

时间,是人的存在与发展空间。在“没时间”的问题中,到底是个人的什么“不存在”、什么“不发展”呢?

18和22终究不一样(真的没有时间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