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研究生的时候帮导师复试在旁边打打杂,听听大牛们的闲聊。下面是导师对我的教育,第一人称为导师。

考研进复试的比例一般在1:1.1-2.0之间,1.5左右最常见。也就是说,招收十个人,往往十五个人进面试。

考研复试注意事项很多(懂吗考研复试黑幕)(1)

你问黑幕,我就和你谈黑幕。首先,没达国家线就别谈了,就算有黑幕也轮不到你我来玩。其次,没达复试线也别说了,人家要真和校长/院士有这种交情,怎么都进来了。所谓黑幕,一般就在进入复试的这最后几个人上。

一般高分、排名前列的人是不会动的,不敢啊。如果招十个人,进入复试十五个,排名后五位的的确有可能顶掉排名5-10的同学。但是,也不能这么黑暗吧,排名后五位的全是关系户?

七绕八万的关系就不谈了,没啥大用。您要是导师,小时候玩泥巴认识的小伙伴的大舅子的儿子今年报考你,你会帮他担干系招人吗?关系户当然有,按照往年惯例,一般会有那么一两个人,有人打了招呼必须招。而且有时候这些人排名还挺高,招起来正大光明。

怎么玩黑幕呢?

您排名15,有个很厉害的爸爸,今年只招10人,复试后排名11。前面十个人欢欢喜喜,公平公正公开,安心准备上学了。原本十名开外的也没什么好说的,本来就是陪跑拼运气,没被录取也是意料之中。回头学院突然加了一个名额,顺理成章就给了第11名,您上学去了。当然,排名前十里的同学,如果出了些问题,可能也会被刷掉。

考研复试注意事项很多(懂吗考研复试黑幕)(2)

那都绝对是大问题,比如笔试一团糟,比如面试狂怼教授。拿出你的考卷,拿出面试录像,大家也都无话可说。

有时候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别人复试表现确实优异。就像我上面说的例子,您是15名要冲上去,可原来的11名复试表现无懈可击,让您上了学,人家回头来举报怎么办?没事,11名原封不动,给您排12,学院争取两个名额就好了。反正哪个学校都会有些奇奇怪怪的专业招不满人,比如我们学校的马克思专业,调过来就是。甚至还会有一些情况,比如某学院学生9月份没来报道,说你们学校太垃圾我不上学了。

然后再通过调剂等各种花式操作让你来上学。

这就超过复试的范畴了。我记得我院前两年好像确实有个女孩因为复试被刷来举报,最后被打发回去了。

如果没记错,好像是招3个,5人进面试,而且分数都相近。涉及规培名额,扩招基本不可能。那个女孩排名第二,最后变成第五,原来的第五名被录取了。为什么刷了她呢?因为她面试表现真的太糟糕了。英语口语一坨屎,反正我在旁边记录,是基本没听懂。回答什么问题都是背,连问兴趣爱好都是背,还背得结结巴巴。专业问题答得狗屁不通,大家都崩溃了,说你还是用中文回答,结果来一句:“我没准备中文。”

有位老师受不了调侃几句,她还义正词严怼人。你以为这不是黑幕吗?不,黑幕在后面。这位姑娘是肯定不能招了,剩下两个人谁进来呢?这两个可都是关系户。大家互相进行了一番博弈,仅我所知的就能写一个波云诡谲的政治故事。无关此题,不谈了。

我想,题主的担忧无非是:我进了复试,会不会因为黑幕,被比我分低的人顶了位置?

答案是,会,但一般不会。只有出现在:你们初试分数相差小、名次差距小、复试表现相当、对方关系很硬、学院今年不太可能争取到扩招名额等所有条件同时发生时才会发生。概率很低。当然不排除有人胆大包天,啥都不怕就是要把自己人送上去。这种毫无底线毫无原则的培养单位,还是别去了吧。其实所谓关系,只是一个加分项而已。而且权重很低。

考研复试注意事项很多(懂吗考研复试黑幕)(3)

少考虑些黑幕,多关注些自己的表现。真正被暗箱操作丢了蛋糕的人很少见,因为有背景的人会做蛋糕给自己吃。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出现了黑幕,其实只是自身出了问题,或者别人太优秀。早几年学硕吃香的时候,有教授点名要某学生,强行把一个外校的女孩踢走,把这人招了。我们一直觉得这学生有背景,其实只是人家本科就跟着老师做实验,用顺手了而已。据说第一年放弃保研时,教授就给人发了话:“你要是没考上随时回来,我们这里永远欢迎你。”连我们内部人员都一度调侃地说:“今年第8名的男孩应该稳了,X老师特别喜欢他。”

你猜录取结果出来以后,会有多少人觉得这是黑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