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难以逾越的、或者无法违背的金科玉律。在评论政治、外交、历史、社会、经济和管理等问题时,智库牛人常提的10大“陷阱”:

1.塔西佗陷阱

普布利乌斯·科尔奈利乌斯·塔西陀(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罗马帝国执政官、历史学家与文体家。塔西佗的那句警言流传了1900多年,犹在耳畔:“一个执政者,一旦不受欢迎,他做的事不论好坏,都会招致同样的不满。”

从此,这句话成为衡量政治和社会现象律条:当政府或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2.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换句话说,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修昔底德陷阱”几乎被视为国际关系的历史“铁律”。修昔底德认为,正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和19世纪末德国人面临的情况一样。这种挑战多数以战争告终。

古雅典与斯巴达

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斯巴达人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接着是对抗,最终酿成冲突。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

德国与世界大战

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

日本与侵略战争

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或者正在建立的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它国家的战争。

比稀缺更可怕的是没复利思维(智库人常提的10大)(1)

3.马尔萨斯陷阱

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两个级数理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料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这些方式包括战争、饥荒和瘟疫,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这个理论就被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又称为“马尔萨斯灾难”。

200多年前,英国牧师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人口原理》,描绘了英伦岛国人口膨胀的可怕前景。200年间,英国通过开拓殖民地、推进工业与技术革命以及开展对外贸易,安全绕过了“马尔萨斯陷阱”。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高死亡率的各种因素,是人口再生产与农业时代生存资料实现匹配的关键过程,马尔萨斯说战争、饥荒和瘟疫都是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人口数量要在某种方式和程度上与农业发展成比例的观点是一个内含的逻辑。

萨缪尔森寓言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则认为,国际贸易是解决之道。萨缪尔森讲过一个寓言阐述这个效应:上帝造出一群人,同时造出一个地球。地球各地方资源丰裕各不相同,让大家各自选择住处。选择好后不能移居,但可以进行全球自由贸易。大家花了七天没有想通到底要住到哪里,最终经一个聪明人提醒,大家会心明白,无论住哪里,都是一样的,因为:只要自由贸易存在,相同的要素一定会获得相同的实际报酬(即萨缪尔森效应。通俗一点讲,就是每小时劳动能买到同样的生活水准)。萨缪尔森效应机制是这样:中国人多资源少,美国人少资源多,初始差别很大。那么,这会造成各自的封闭经济中,中国人工资低,美国人工资高。而一旦进入国际贸易,中国工资低就成为优势,中国可以通过生产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去换取美国生产的资源密集型产品,并且,国际贸易会不断的提高中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和相对工资(注意在此过程中美国人并不受损,它只是相对工资降低,实际工资仍然因为国际贸易带来的利益提高,简言之,是个双赢过程),直到一件商品在美国生产和中国生产没什么区别。此时,中美两国劳动力可以握手言欢,享受同样的生活水准。

萨缪尔森寓言隐含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经济发展是一个轮回,至少存在轮回的余地。当初欧洲先走了一步,则自然界一定留存一个机制,该机制会让先行者等落后者。世界进步最终会公平的属于全人类,无论你生而为中国人,还是生而为美国人。

4.霍布斯丛林陷阱(Hobbesian Jungle)

“霍布斯丛林”是社会学中一个可怕的名词。这是英国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托马斯·霍布斯设想的“原始状态”,在这种想象的状态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贫穷、孤独、肮脏、残忍和短命的”。由此生出的“丛林法则”概念则是:弱肉强食。在丛林法则下,没有道德,没有怜悯,没有互助,有的只是血淋淋的食物链。所有人都不关心别人,所有人都不惜牺牲别人以让自己生存。

霍布斯丛林陷阱假说,认为在没有国家制度时,每个人都是其他个人的敌人,他想尽办法偷抢人家的财产,也想尽办法不被别人偷抢,在这种没有国家制度的条件下,大量资源被用于从事偷抢和防止被偷抢的活动,因此生产活动不可能发达起来,而偷抢在结成人群的团体之间发生时,就是战争。在自然状态里,不承认什么是“我的和你的”,不接受人们之间的分界线,没有法律,没有惯例。

在这种无政府主义丛林里,所有的人都会极为看重安全,以致他们把权力交给了一位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君主,他允诺随后向他们提供保护。 如果在这种强制性的世俗秩序之下,人们的状况将会比在无政府主义的丛林中已实现的状况更糟糕,那么根本就不会有任何人自愿地承认一位君主的强制性权力。在霍布斯丛林中实现的“自然均衡”,提供了个人与君主之间经协议达成的契约中分配权力的基准点。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当君主可以履行该契约所约定的保证人民安全的职责时,人民应该对君主完全忠诚。

比稀缺更可怕的是没复利思维(智库人常提的10大)(2)

5.金德尔伯格陷阱(Kindleberger Trap)

“金德尔伯格陷阱”是由马歇尔计划的构想者、麻省理工学院的查尔斯·金德尔伯格教授提出。他在《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一书中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公共产品的缺失。灾难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最大强权,但美国未能接替英国扮演的角色发挥领导作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责任。其结果是全球体系崩溃,经济衰退、陷入萧条、种族灭绝和世界大战。简而言之,“金德尔伯格陷阱”是指在全球权力转移过程中,如果新兴大国不能承担领导责任,就会导致国际公共产品短缺,进而造成全球经济混乱和安全失序。国际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很强国际性、外部性的资源、服务、政策体制等,例如自由开放的贸易体系、稳定高效的金融市场、防止冲突与战争的安全机制等。一般情况下,主要大国对于国际公共产品供应负有更大责任。

由于国际公共产品的使用不具有排他性,因此“搭便车”现象较为普遍,这使得国际公共产品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状态。2017年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欧洲新闻网发表文章提出“金德尔伯格陷阱理论”,指没有国家有能力、或者虽然有能力却没有意愿和手段来领导世界,承担国际公共产品成本的一种状态。该陷阱论告诫美国人:中国崛起以后的动向可能不是“示强”,而是“示弱”,即不愿承担目前美国无力负责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从而使世界陷入领导力空缺、危机四起的险境。

6.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一个国家由于某种优势达到了一定收入水平,将停留在该经济水平的情况。比如由于工资上涨,制造商常常发现自己无法和别国的低成本生产商相竞争,但他们仍觉得自己处于高附加值产品的先进经济体内,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南非和巴西,近几十年来一直苦苦挣扎于世界银行称之为中等收入的行列(201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约为1,000至12,000美元)。

比稀缺更可怕的是没复利思维(智库人常提的10大)(3)

7.米洛斯陷阱

“米洛斯陷阱” ,也叫《米洛斯对话》(The Melian dialogue)。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记述了公元前5世纪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至今仍被世界各地的高校和军事学院研究。其中的《米洛斯对话》(The Melian dialogue)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

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发生在公元前431–404年,是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和斯巴达(Sparta)领导的伯罗奔尼撒联盟(Pelopennesian League)作战,被形容为「古代的世界大战」,其中包括米洛斯之役。米洛斯是位于爱琴海上的小城邦,人种是多立安人(Dorian),血缘上和斯巴达人较相近,但一直独立行政,也想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不过雅典看上米洛斯的财富和战略位置,于是在西元前425年要求米洛斯进贡,但米洛斯拒绝。公元前416年,正值雅典和斯巴达休战,雅典派出38艘战船和3000名士兵进犯米洛斯,同样要求进贡并加入提洛同盟,米洛斯还是拒绝。于是雅典开始围城6个月,同时双方开始进行谈判,也就是修昔底德(Thucydides)称为「米洛斯对话(Melian Dialogue)」的交涉过程

依照修昔底德的描述,米洛斯诉诸大义,声称如果雅典发动战争强取米洛斯,是违反上帝之意,将会使邻近各国对雅典更有敌意,而尽管雅典战力强大,但米洛斯也有可能在上帝的帮助下获胜,且不战而降,实在太丢脸。此外,米洛斯相信斯巴达会伸手驰援。雅典方面的想法就是实力至上,「Might makes right」,他们认为如果不以武力取下米洛斯,这对外象征雅典懦弱。由于双方实力差距太大,米洛斯所持的希望是没有必要也不理性的。雅典判断,斯巴达很务实,援助米洛斯对它的利益并没有好处,所以斯巴达不会出手。最后,米洛斯拒绝和谈,该年冬天米洛斯终于被攻破。雅典毫不客气展开屠城,米洛斯城内有能力手持武器的男子均遭处死,老弱妇孺均被卖为奴隶。雅典500人进驻,展开殖民。米洛斯被迫接受几乎灭族灭城的残酷现实,不过雅典也没能得意太久,公元前405年斯巴达终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击败雅典,在米洛斯将雅典人逐出,再次恢复多立安人治理。这段史实后来成为国际政治现实主义(political realism)和理想主义(political idealism)辩证的经典范例。马基维利领衔的现实主义强调维持与获得霸权,不顾及道德因素;康德主导的理想主义,虽然并不反战,但相信人性有利他主义的基础,道德是主要考量。雅典对米洛斯的回复极为残忍,却也极为醒世,他们说:「正义只存在于两个实力相当的对手之间」,也说「强者恣意而行,弱者自需受苦(The strong do what they can and the weak suffer what they must.)」

8.墨菲陷阱

墨菲陷阱即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由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是指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或者说,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主要内容:A﹒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B﹒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C﹒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D﹒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

比稀缺更可怕的是没复利思维(智库人常提的10大)(4)

9.帕金森陷阱

帕金森陷阱,即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也可称之为“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或者“大企业病”,源于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同名著作。帕金森定律常常被人们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帕金森在书中阐述了机构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帕金森得出结论: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这条定律又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

10.彼德陷阱

彼德陷阱,即彼德原理 ,源自于美国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教育哲学博士劳伦斯·彼得的同名著作《彼得原理》,为我们清楚地描绘了职业晋升的瓶颈现象,每个人在层级组织里都会得到晋升,直到不能胜任为止。换句话说,一个人,无论你有多大的聪明才智,也无论你如何努力进取,总会有一个你胜任不了的职位在等待着你,并且你一定会达到那个位置。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将一名优秀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