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等于越幸运(越努力)(1)

昨天约一个发小甲出来散步,没走多久,她便给我讲了一件工作中发生的事情。

发小在一所高中学校超市做售货员,以前学校师生是每周放假一次,去年下学期改成半个月休息一次,学校超市员工也随学校师生同步调整休息。发小说:工作时间增加了,但是薪资没有相应调高,心里有点不爽,感叹自己倒霉,社会不公;同时在一个微信群发言(这个群里有一个人是校长的亲戚),又在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互联网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这种情绪,同时建议校长还师生(包括超市员工)更多休息的时间。微信发出后第二天,校长找她谈话,希望她不要“妄议”学校管理的事情,同时肯定她很有文采(她经常在微信公众号里发表一些她的生活随笔),希望以后能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发小说,这就叫“妄议”,真是搞笑。随即问我怎么办?我说:小超市是学校承包给个体老板,学校无权干涉老板的经营,员工工资多少老板说了算;学校将周休改成半月休,那是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无可厚非,何况县城高中都是半月休,依我自己的看法,你向学校提出要求不合理。如果你想提高薪资,只能与超市老板协商,老板不接受要求,要么你辞职,要么没有更好的下家,只有忍气吞声,继续做下去。

她于是向我讲起她倒霉的际遇:刚结婚在村小做民办老师,做得好好的,突然来政策,工龄多少年以下一律清退,她属清退之列;后来到县城找了份送报纸的临时工作,做了多年,又有政策来,送报工减少,她又被辞退;再后来去一所幼儿园工作,不到一年,学校说她年纪偏大,不适合教学,让她转岗做接送学生的跟校车老师,她不同意,于是辞职;再后来去另一个幼儿园,更短的时间被辞退,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到这个学校的超市工作刚好满一年,后因超市效益不佳,又被裁员。随后她感叹社会的不公,自己命运的不济。

我从心底里很同情她,她与人为善,性格开朗,也能吃苦,她参加义工联的很多活动,爱好读书写作;但是她喜欢做简单、易被替换的工作,不去努力提升自己。于是我向她讲了我另外一个朋友乙的故事。

朋友乙毕业两年便失业,家里经济条件较差,一个孩子那时只有二岁左右。她也做过几份临时工,后来经人介绍到一个幼儿园做了生活老师。她发现虽然她工作勤奋,付出比很多编制内老师多很多,薪资却远不如她们,而且有随时被开的风险。于是她开始沉下心去考教师资格证,经过她不懈的努力,终于拿到教师资格证,她于是主动辞退幼儿园生活老师的职务,后被一个私立学校聘用,工资是原来的4至5倍,由于教学出色,很快成长为学校骨干教师,学校总是想办法尽量稳住她,生怕她跳槽,工作一晃都是十多年过去了,她再也不担心被解聘,用她的话: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言语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自信与满足。

我的一位舞友丙,有次与她聊天,问起子女情况,她说一儿一女都在武汉买了房,只是大学刚毕业,都未成家。我羡慕她能在武汉全款买下两套房,实力扛扛的。她于是跟我讲起她艰辛的打拼历程。

八十年代初,迫于生计从农村来到县城,只有小学二三年级水平的她,只有从事最累最肮的工作,比如餐馆的洗碗工、环卫工等等,收入低,更要命的是她患上严重的腰肌劳损,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活,丈夫老实本分,撑不起这个家。最困难的时候,在出租屋屋只能一日三餐用唯一的红辣椒作为下饭菜,真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孩子们的学费都成了问题。有一天,一个亲戚听说了她的冏境,建议她学刻章,本小利大,养家糊口应该没什么问题。于是她在亲戚的张罗下,在主街道找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门店,买了一个二手电脑,“张记刻章”便开业了。开业初期,由于她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几十年没接触文字,早年学的字都忘光了。她每天空下来就拿来孩子们的课本阅读学习,白天向店里请的一个员工学习,晚上安顿好一家大小,坐在灯下背书,孩子们就是她的老师。她没有学过汉语拼音,更没有学过英语,为了工作,硬是将26个字母背下,并在键盘上准确记下其相应位置,背下字根,学会了五笔输入法。她从最初拜师手工刻章,到后来电脑刻章,到后来新增打字复印业务,与时俱进,业务越做越好,在这个行业做了几十年,积累了财富,生活与初来县城相比,真是天翻地覆。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她说她要感谢当初自己的那种狠劲,如果不是狠下心来学习,不知道现在还在哪里打零工,孩子们也许因为生活的困迫,早已缀学打工,一代一代传递着贫困。

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你不出局谁出局?忽然想起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