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谁的青春不迷茫》之后,80后创作人刘同的情怀新作《我在未来等你》上线播出一段时间了。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1)

​豆瓣7.7分,在一众青春片里算是中等偏上的一个成绩。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2)

​其实这个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剧情故事本身,而是它所承载的东西。

因为这是一个创作者有绝对话语权的作品,相对于很多改编作品被资本挟裹,以市场为导向,原作者的初衷和故事的内核逐渐被二次创作篡改。这部《我在未来等你》算是完全没有那方面的困扰,一切都在刘同也就是原创作者的掌控之中,他曾经文字想表达的思考这部作品一定不会辜负。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3)

​因为刘同既是这个故事的作者又是这部剧的出品人,从导演、编剧到演员,都是他自己挑选的,拍摄过程参与度也极高,完全不会改编之后毁原作,反而影视化还弥补了原小说的一些不足。

所以呈现出来的这个故事相对来说是更有作者“情怀”,也更能折射80后90初生代人的真实内心。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4)

作者的情怀

说到作者的情怀,就不得不提这个故事的来源了。其实这部《我在未来等你》原名叫《谁的青春不迷茫之我在未来等你》,《谁的清楚不迷茫》原本是刘同的日记,当时他极不情愿出版,因为以后来的眼光看之前写的日记,矫情又做作,但是编辑提醒他,可以把现在觉得有多做作写在以前的日记后面,相当于就是跟以前的自己对话了。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5)

​所以,我们看到的《我在未来等你》,其实也就是类似的表达。37岁的郝回归(李光洁饰演)返回到20年前与17岁的自己对话。

告诉他好好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勇敢地追求梦想,不留遗憾。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6)

​拍摄地湖南郴州,也是刘同长大的地方,他再熟悉不过了,可以说是一部承载了他个人情怀的作品,17岁刘大志身边的风物,其实也是刘同17岁经历过的。

但,虽然是刘同的个人情怀,唤醒的却是整个80后的回忆。从街景风光到家居陈设,从游戏厅到家庭KTV都是那个年代的印记。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7)

​校园广播里的歌曲,小虎队、刘德华的声音更是唤醒了一代人的青春情怀,课间讨论还珠格格还是充满向往的状态。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8)

​因为创作者注入了真情实感,作品呈现出来的自然也是无限的贴近现实,更能唤醒80一代至90初的一辈人的回忆,一个人的情怀,也是一代人的情怀。

被叫醒的梦

这个故事是从一个37岁的颓废大龄青年在很丧的状态下,游戏时遵从内心,选了回到17岁后展开的。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9)

​17岁被称为人生的雨季,因为在从少年转入青年,人生开始面临重大转折和分别(高考),步入成年也逐渐要开始有人生新篇章的烦恼了。

年轻的时候比起怀念过往更憧憬未来,而年纪大点,就有了不一样的心境,就像剧里的郝回归,梦想着回到过去。因为那时候身边的人都还好好的,那时候一切还有希望。

他接受了自己回到17岁的现实后,想到的便是要努力影响自己,让自己以后有个更好的人生。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10)

​并且也想改变身边的人的命运。微笑爸爸是喝多了酒肝硬化而去世,重返17岁,郝回归觉得自己可以改变这场悲剧,想方设法,明示暗示微笑爸爸不要喝酒,只是屡战屡败,连自己都被灌醉。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11)

​其实也就暗示了结局,不管是真穿越还是梦一场,对于过去,郝回归应该是改编不了什么。

但是,在以局外人的身份进入自己曾经的生活后,他看待事物却和从前的自己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眼光,他开始理解自己的父亲母亲,也从一开始和17岁的自己斗智斗勇,逐渐走向了和解。

其实,认真看下来会发现,这是一个很治愈的故事,与其说是圆了重返过去的梦想,不如说是叫醒了观众失败后总想重来的梦。教会观众和曾经的自己对话,并与自己和解,接受现在的自己,珍惜当下。

刘同作品改编的电影(刘同这部青春怀旧剧)(12)

​因为,本无岁月可回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