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的人怎样和别人对视(别人一好我就焦虑玻璃心)(1)

《性ai自修室》第一季剧照

原创 | 牧心

【本文原创首发于个人成长公众号:牧心微笔记 】

大家好,我是牧心。

今天我们来聊聊"同辈压力"这个话题。

01

之前我在一个很喜欢的博主高冷冷那里看到过这个话题,当时并没有太上心,直到最近有好几个小伙伴私信我,大概意思是:

明明是差不多的年纪,别人为什么都那么优秀,而自己却一无所成,非常焦虑迷茫;

看别人做什么都风生水起的,而自己做啥啥都坚持不下去,自我价值感也变得很低……

我才发现原来曾经困扰过我的问题,现在也还在困扰很多人,那么我就掏心地跟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次听说"同辈压力"这个词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某位作者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名词,后来查找资料才发现:

这个词西方学术上已经早有定义,英文叫做"Peer pressure",意思是:“因害怕被同伴排斥而放弃自我做出顺应别人的选择。”

而现在,这个词语的含义则应当再加一层含义:

即同辈人(与我年龄/地位/所处环境相当的人),已经取得的成就给自己带来的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举个栗子。

大四的你还在为找工作而四处奔波,突然听到隔壁宿舍的同学研究生和公务员双双上岸的消息,此刻,是不是觉得人生无望,自己像个废柴?

明明你们两个是同样的分数上的大学,平时的成绩也差不多少,为什么你就突然在学业和找工作上都被内卷了?

当然,这只是同辈压力的一种而已。

自卑的人怎样和别人对视(别人一好我就焦虑玻璃心)(2)

像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有太多跟自己差不多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小伙伴,甚至很多起点并不高的小伙伴,已经在很多方面远远把我甩在了身后,我自己深感压力;

而我所处的阶段和取得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也会给另外的一些小伙伴带去同样的同辈压力。

当然,探讨"同辈压力"的前提,是你们的起点/环境/年龄/地位……差不多。往上比较无上限,也没有意义。

就像我们不会去跟AB比容貌,跟MY比财力等等。

同辈压力往往会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压力,焦虑,甚至是嫉妒。

但我们不需要为此而感到害羞。

会嫉妒朋友,不是因为我们道德品质有瑕疵,也并非是我们心胸狭隘,而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所拥有的正常的心理反应而已。

“嫉妒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之常情。”

02

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呢?为什么总是沉浸在压力之中无法自拔呢?

梳理了一下自己,大概有3个原因:

第一,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别人;第二,我们没有清楚地认识自己;第三,我们对事物运行和发展的规律知道得太少。

1、我们没有真正了解别人。

想想你自己,在任何社交平台上所展现的一面,是100%真实的吗?是不是很多都经过了一定的包装?

同样的,我们所看到的别人的生活,也只是被别人包装和美化过的。

就像一座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上的一角,而冰山的下面,藏着很多的沮丧/不满/压力/愤懑,这些都是别人不会轻易在外人面前所显露的。

这样想虽然有一些"心机",但确实有一些道理。

同样也可以理解的是,你只看到了别人冰山上面光鲜亮丽的成绩,却没有看到别人冰山之下为之付出苦行僧般的克制努力,没有看到别人具体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哪里。

自卑的人怎样和别人对视(别人一好我就焦虑玻璃心)(3)

2、我们没有清楚地认识自己

认知自己太难了, 毕竟是一个千古难题。

那我们可以从简单的层面来去理解。我们知道也很清楚,自己总是喜欢盲目地去放在单一的维度上去跟别人比,但遗憾的是,从来没有想过:

为什么要去比?比的是什么?别人擅长的点,你擅长吗?

别人做到今天这个成绩花了多长时间?你能看到的时间,和你所看不到的时间,都要算在里面。

而且,我们也很少静不下心,去思考自己的热情所在是哪里。

事实上,我们应该去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热情所在,而不是今天想跑到这个赛道上,明天想跑到那个赛道上,却从来不考虑一下:什么赛道才是我自己最合适的,最能发挥优势的,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能够创出一片天地的?

3、 我们对事物运行和发展的常识知道的太少

认知的局限会让我们陷入到压力的窠臼中逃不出来。

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少。

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博古通今,而是说:我们的常识太少了。

举个栗子。

拿做自媒体这件事情来说,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靠风口就能起来的事业了,它更需正确的价值观 长期的学习能力 长期优质的内容输出能力 新媒体专业技能等等。

如果你没有做起来或者没有做很好,那就反思一下这四个方面,哪里做得不好,就去补充那个方面,而不是自怨自艾,压力和焦虑爆棚。

不了解别人,不了解自己,又对事物正常发展的规律和常识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视而不见,觉得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运气或者"风口",而自己的失败却是因为资源、机会的匮乏或者童年的阴影等等。

不能合理归因,又缺乏必要的常识。所以同辈压力来了,也无法平衡内心,只会越来越焦躁。

自卑的人怎样和别人对视(别人一好我就焦虑玻璃心)(4)

03

如何缓解同辈压力?

1、 觉察这件事情的普遍性。

知乎大V高冷冷也讲过自己处理同辈压力的故事。她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在"什么年龄段该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这件事情上,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否匹配相应的年龄这件事情上,很多人的焦虑,都是同等的。

我们的父辈/祖辈及以上,我们这一辈,以及我们的后代,都会有相似的焦虑存在。

但是"什么年龄段取得什么成绩",又是有些主观的,也就是没有固定的答案。

我可能觉得只有做到E那样才叫成功,但有人却觉得做到F就很厉害了。

人外永远有人,天外永远有天,我们没看到的/没听到的/没接触到的还有很多。如果这样去比下去,恐怕要累死了。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这事儿是真的。

我想起9年前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懊恼不已的时候,导师告诉我两句话,让我受益至今:

"第一个摘到的苹果,不一定是最好吃的苹果"。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走好自己的路。"

这两句话在你生活中任何一个想去比较的时刻,都可以拿出来看看。

如果你实在觉得对自己不满意,忍不住去比较,那更简单,努力去改变自己就可以了。

如果你觉得别人领先了你很多年,那你就把现在的时间用到极致,缩短自己达成目标的时间;或者,你多活几年不就是了,毕竟,现在都是"百岁人生"时代了。

自卑的人怎样和别人对视(别人一好我就焦虑玻璃心)(5)

3、利用同辈压力的积极作用。

同辈压力一定是不好的吗?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处理得当,可以化作榜样或者偶像的力量。

很多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灯塔式的偶像的存在,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同辈压力的积极作用,鞭策自己,同时找到让你感觉「有能量」的圈子和朋友。

4 、与经常给你压力的人保持距离

如果有人实在让你觉得不舒服,那么你就远离TA。

没有别的原因,也不要苛责自己,觉得自己心胸狭隘,可能就是你们能量场不对付,获得不了那种积极正向的能量,那就保持距离就可以了。

5、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同辈压力的背后,也是我们过于关注团体,忽略自己真正需求而产生的「副作用」。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统一”不如“适合”,对自我的了解越清晰、越深入,我们就越有能力屏蔽掉那些不相关的声音。

跟认识自己一样,这个问题也很大,很难。这个没有办法给出具体建议,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想要的也不同。

你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想要的这件事是你的刚需,你有足够的渴望,那么就想尽办法去实现它。管什么同辈压力呢,反正你们要的东西又不一样,对不对?

以上是我缓解同辈压力的心法,当然,更重要的是我把缓解压力焦虑付诸于行动。

行动治愈一切,价值感胜过无谓的矫情。

自卑的人怎样和别人对视(别人一好我就焦虑玻璃心)(6)

04

傅首尔在一次关于毕业后要不要去参加同学聚会的辩题中曾这样辩论到(大意):去,一定要去,看到别人的成功,我能修心。

哈哈,是不是很可爱。

因为同学本是同辈,面对越来越大的差距,除了一方面要继续努力,以期待(奢望)缩小这个差距,另一方面,就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心。

压力会带来一些痛苦,通过修心,可以慢慢缓解这种痛苦。

但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依然还是:了解别人,知晓常识,认清自己,改变自己。

最后我想说:

虽然努力不一定能让我们比别人更好,毕竟每个人的起点和价值观不尽相同。

但是,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自己的赛道上,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中,获得一些价值感,慢慢地靠近"自我实现"的那个上限,那么焦虑和压力都会随之降低,正向的能量也会慢慢靠近你。

你不用担心300天后的苹果该怎么摘,你只需要摘好今天的苹果就可以了。

最后,祝愿每个人都能摆脱同辈压力消极的一面,拥抱真实又特别的自己。

-END-


作者简介:

牧心,北师大法学硕士毕业;职场二宝妈;全网5w粉丝学习博主;

个人成长公粽号:牧心微笔记

甘于平凡,但不甘于平庸;关注我,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