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8个月、240天,你现在的分数能考什么大学?

750x60%的基础分=450分,勉强能上个本科,某些高考大省连本科都上不了,你只能去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学一个不咋地的专业。

750x70%的基础 部分中档题的分=525分,也许这个分数你能上个二本、一本,但你选择不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甚至为了挑个好点的专业,你本来能上一本的分,不得不去读个二本。

750x80%的基础分 中档题分数=600分,你能上个211大学,但你也要乖乖排队等着大学来挑你。

750x90%=675分,这个分数你已经是妥妥的能上个985大学了;如果你能考到700分,放眼望去,全国的大学任你挑选。

看到了吧,高考就是这么现实,你分数越高,选择的权力就越大。

高三本科300分怎么提高成绩(天命大专逆袭顶尖211)(1)

可能你现在还在毒奶自己:“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你要知道,考上个985/211大学就意味着你超过了90%的同龄人,意味着你以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等都比别人更有优势。

我至今记得某位老师说过,别觉得学历代表不了什么,看看去清北招聘的都是什么企业?再看看在你们专科、二本招聘的是什么企业?

这就是现实。你的大学,也把你分成了三六九等。

还有,你家里有矿吗?你家里能支持你出国留学吗?能让你二三十岁了还这么无忧无虑的躺平吗?大部分人的家里都不能吧!

考个大学出来还不是一样的给别人打工吗?但你大学都考不上,别人可能连打工的机会都不给你。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是你改变自己命运的拐点。

高考最后8个月了,还没醒悟吗?

现在你躺平的每一秒,都是再给别人让路。我去年带过一个高三学妹,清醒了之后就是发疯的努力!最后8个月她进步了300多分,从开始的200多逆袭到了高考568分。

8个月提了300分,她付出什么?

每天只睡4-5个小时,天天熬夜刷题到1-2点才睡;戒掉了手机,放弃了所有社交,一个人独来独往,一天说不过10句话;吃饭就是在打战,跑操都在拿着纸条背单词、背公式概念;你碰到一个题不会就放弃了,她能反反复复研究5-6遍,不搞懂就不罢休。

你躺着给别人让路,她发疯的努力让所有人给她让路。

高考逆袭到568分,也许这不是最好的成绩,却是她拼尽全力为自己争取到的最最最好的分数!

能在高三提了300分的人,努力是底线,这4个提高学习效率的铁律也必不可少:

第一

质量>数量

有效的搞懂1道题,真的比你埋头苦刷100道题有用;有效的学习2小时,会比你低效学到2点更有用;有效的记忆方法,会比你死记硬背更有用。

所以,你现在的学习是在追求质量,还是数量?你以为的努力是别人熬到1点,你就熬到2点,别人刷1张试卷,你就刷10张试卷吗?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了,成绩还没提高,甚至不进则退!

你把原因归咎成自己天赋不行,实际上是你只关注了数量,忽略了质量,付出了太多的低效努力,就是在浪费高三时间而已。

如果你是这样的,最后这200多天也会被你浪费掉。怎么改?

✅做题

深究题目材料,找到考点和题眼,明白题目考什么?深究题型和解题套路,按照考点给题型归类,形成题型思维。做过的题整理成错题本,错题反复去重刷和研究。

✅知识点

必须搞懂每个符号/名词是怎么来的,什么意思,该怎么去用。你要去深究这个知识点代表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怎么考察的。对每个知识点多问问这几个问题,如果都能回答上来,证明你真的理解了。

第二

过程>结果

最能体现的就是高三的考试和做题。

这次没考好代表你的努力是没用的吗?这个题做不出来就说明你脑子笨,什么都做不好吗?

很多同学就会格外在意高三的每次考试,一有月考/模考/联考就觉得非常重要,一定要先去复习这次考试的东西,也因此打乱了自己的高考复习节奏。这种追求短期红利的做法,直接就影响了最终的高考红利。

过于在意某次考试的结果,没考好的对着分数自我怀疑好几天都找不到学习的状态,甚至想要放弃。

只要不是高考,成长过程绝对是大于结果的。高考才是你的最终目标,不必为了小考破坏高考复习节奏,而每次考试之后,你要去分析这次考试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接下来该怎么解决它们。

这个成长的过程,才能真的对你高考有用。

第三

处理反馈>反馈本身

以前我一直给学弟学妹遇到问题要及时反馈,看过的课本知识点,及时用一张草稿纸回忆自己刚才看了什么,把记住、理解的写下来,没记住、不理解的也要记下来;做过的题是什么知识点不会,是哪个步骤卡住了等等,及时反馈、及时找到自己的问题。

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及时去处理反馈,处理问题。

明知道自己基础不好,那个板块知识点没掌握,还不去补,反馈再多的问题但没用处理,最后问题只会越积越多,你越学越累。

及时反馈本身很重要,这是我们自我反思的过程,但处理反馈更重要,解决掉你反馈的问题,才能一点点进步。

第四

用限时提高效率

还有240天,那等到200天的时候再努力吧;

今天是周日,那我等明天周一了再开始努力吧;

现在是10点22分,那我等10:30了再开始复习吧……

多少人就是被这种想法,消耗掉每分钟、每天、每个月……最后临近高考才突然觉得什么都来不及了,后悔不已。

很明显,你就是不会给自己限时,导致时间观念不够,做事总是犯拖延症。

研究表明,人在给自己要做的事情规定好时间之后,目标感会上升、专注力也会上升。所以,在你学习计划/任务、平常的小事上,给自己规定要完成的时间,比如:

✅课间10分钟要复习20个单词;

✅晚自习45分钟要写完数学xx专题的20个小题训练;

✅晚上睡前用30分钟完成今天的学习复盘,及时反馈并规划好明天的处理办法;

✅还有,吃饭要几分钟、洗澡到几分钟、上厕所、从教室回家/宿舍等等。

给自己限时,会提高你完成任务的效率,并且节约出更多的学习时间。

我用高三最后一年的时间完成自我救赎,换来了一份世人眼中的体面,天命大专,逆袭顶尖211

我也曾跌入无助深渊,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

一对一学习指导,问题分析,方法重塑,计划制定,学习监督,跟踪学习

维信:Morii_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