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一卷解释(大佛顶首楞严经浅译)(1)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若有天上的天人,他不愿意在天上,想要出离天界,超出三界。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我这个时候就为他现天人身,来为他说种种的方法,令他成就愿意脱出天界的这种方法。

若有诸龙:我们现在一般的人都认为没有龙了,或者说古来那个恐龙有多大、有多大的;这是一种不确实的说法,这个龙是有的。龙在什么地方住着呢?在龙宫里住着。龙宫在什么地方呢?龙宫在海里头。说是我们探险去测验,怎么没有测验着呢?你若能测验得出来它在什么地方,那它就不是龙了。为什么?龙是一种神物,它有神通;它能大,它这个身体大到遍虚空都可以的;能小,小如微尘都可以的。所以它可以忽隐──隐,就是隐遁了;忽现─现,就是又现出来了。它忽隐忽现、能大能小、能隐能显;它有种种的神通,变化无穷,它的神通力量是很大的。

那么为什么龙有这种神通,还是畜生身呢?这个龙,是畜生,它并不是人类。因为龙在前生修道的时候“乘急戒缓”──它发大乘菩萨心,这叫“乘急”;“戒缓”,它对修戒律上,不注重、不守戒律,只发心行道,对戒律上它不守,所以很随便的。因为它乘急,所以就有神通;因为它戒缓,不守戒律,所以就堕龙身。每一类众生,我们都应该知道它是怎么一个来源。

那么若有龙乐出龙伦:它想要出离,脱离它同类的这种生活。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观音菩萨也就现一个龙身,去给它说法,令它成就这个想脱离龙身的愿力。现在这讲到天龙八部上了。

若有药叉:“药叉”又叫“夜叉”,这一样的,都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多少有些出入。翻译成中文,叫什么呢?就叫“捷疾”,就是跑得非常快的;又叫“勇健”,他既勇猛,又有力量。这种鬼有三种:(一)地行的鬼、(二)飞行的鬼、(三)空行的鬼。在〈楞严咒〉上不说“药叉揭啰诃,啰叉私揭啰诃,毕唎多揭啰诃,毗舍遮揭啰诃”?这就是“药叉”。这个“药叉”,是个鬼王的名字;一个鬼王统理很多的鬼,所以一叫他这鬼王的名字,其他一切鬼,就都恭恭敬敬地要听号令了。

乐度本伦:那么若有药叉,想不做这个药叉鬼了。我于彼前,现药叉身:我也就现一个药叉鬼的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乾闼婆”是梵语,中文叫“香饮”;因为他是以闻香做他的食。有的时候他又在玉帝那儿给奏音乐,因为玉帝那儿,有的时候就烧上沉香木,他闻到这股香气就来了,来到那个地方,他一欢喜,就给玉帝作乐──奏music(音乐)。若乾闼婆,乐脱其伦:他想不做乾闼婆,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罗,乐脱其伦:假设有阿修罗,他愿意离开他的眷属,而不做阿修罗。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现在讲的是天龙八部,这天龙八部,《楞严经》上没有“迦楼罗”;在《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有“迦楼罗”。迦楼罗也是梵语,翻到中文就叫大鹏金翅鸟。这大鹏金翅鸟,它也是佛教天龙八部其中的一部;在这一部经上没有,或者是以前抄写的遗漏,那么这在后边那个“一切的众生”里头包着。

这迦楼罗专门吃龙的,它的翅膀,大有三百三十由旬。这个由旬,小由旬是四十里,中由旬是六十里,大由旬就是八十里。大鹏金翅鸟它膀子这么一扇,把海水就会扇得乾了;因为它力量太大了!那么扇乾这海水,龙就露出了,它就吃龙。把龙吃得没有多少了,于是龙就到释迦牟尼佛那儿求救去,说:“现在大鹏金翅鸟把我们龙的眷属都要给吃了了,这怎么办呢?请佛慈悲帮帮忙,不要叫大鹏金翅鸟吃我们。”佛就给龙一件袈裟;龙用龙角顶这个袈裟,那金翅鸟就不敢吃这个龙了。

那么金翅鸟没有饭吃了,也到佛那儿去求救,叫佛救它的命。佛说:“也没有人吃你,为什么来求救命啊?”它说:“虽然没有人吃我,但是我没有东西吃,也一样会饿死啊!你现在不准我吃龙了,我没有东西吃,就要饿死的。所以还请佛慈悲,给我想个办法。”这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对大鹏金翅鸟说:“你没有东西吃,等我给你东西吃!每逢我和我所有的弟子吃饭的时候,都送饮食给你吃,你以后不要吃龙了!”就这样子,所以在佛教里头,到中午吃东西,总拿出去一点,就是给大鹏金翅鸟吃的。虽然这部经上没有,不过我们也应该知道有一个叫“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

若紧那罗:“紧那罗”,翻成中文就叫“疑神”。疑,就怀疑;因为他像人的样子,而又有一个犄角,在头上长着,所以叫“疑神”。若紧那罗,乐脱其伦:他不想做紧那罗,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罗伽:“摩呼罗伽”(即摩睺罗伽)也是印度话,翻到中文就叫“大蟒神”。这种蟒神又叫“地龙”,前边所说那个“龙”,是可以在虚空里走,叫“天龙”;这个叫“地龙”,它只可以在地下走,而没有神通。摩呼罗伽也是佛教里天龙八部之一,假使它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众生,乐人修人:假设有这个众生,欢喜生生世世都做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所以观音菩萨也就现一个人的身体,来给这一类的人说法,令他成就他的愿望。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诸非人”,就一切的畜生、一切的众生,但不是人;或者有“有形”的,或者有“无形”的,或者有“有想”的,或者有“无想”的。这一切的众生,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有形”,就是有色相、有色蕴的这一切众生,就是有形有相的。“无形”,就是没有色相,没有色蕴了。“有想”,他就有思想的;那么有思想的众生,这其中有很多。“无想”,这无想的众生是什么呢?就是土、木、金、石。这个无形的,就是一种“销沈”,本来也是众生来着,但是它堕落,就空散销沈;它这不过是在一个时期里这样子,有的时候,还会托生去做人的。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这个名字就叫“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这个身能入每一个国家的国土去。皆以三昧,闻熏闻修:都是用这个定力,用这种“反闻闻自性”的功夫来天天熏修。“闻熏闻修”,就是熏修。无作妙力:这个“无作”,也就是和“无为”意思是一样的。无为妙力,不必像我们人想做一件什么事情,要起一个念头、打个妄想,想要怎么样做这件事情。这个菩萨他不需要想,也不需要动念,在定中就可以做一切的事情。就在闻熏闻修这个三昧定中,就可以有这个无作妙力,不需要怎么样用这个心来想它去做,这叫“无作妙力”。自在成就:很自然地就成就这种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