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沧州市南皮县的石金刚的历史。

沧州南皮石金刚传说(沧州的石金刚)(1)

南皮县在沧州的存在感很强,这里走出了著名的张之洞、张之万兄弟。这个县的得名历史超过了2000年,当时齐桓公伐山戎时,为了整治军械,就在这里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当时远征军所用的皮质器械多,所以本地有了“南皮之说”(为了区别北部的皮城)。

南皮县的石金刚是本地的著名历史文物,其建设历史超过了1100年。

沧州南皮石金刚传说(沧州的石金刚)(2)

根据《南皮县志》等资料的记录,南皮县石金刚的建设断代为唐朝。即便以唐朝灭亡的907年计算,这俩石像的建设历史也超过了1100年。不过,金刚是佛寺内遗物,原来的兴化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

沧州南皮石金刚传说(沧州的石金刚)(3)

张之洞

北魏统治者提倡佛教,寺庙在河北遍地开花。后来明朝初年,一度得到了重建,公元1494年,因年久失修而颓败的寺庙再度被重建。1871年,清朝晚期时,曾做过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张之万为寺庙题词,手书“慈云永护”的匾额。

张之万是道光年间的状元,他能为家乡寺庙题词,为本地的这座寺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沧州南皮石金刚传说(沧州的石金刚)(4)

公元1888年,光绪皇帝御制“道达天人”的匾额,这座寺院蒙上了皇家风采。

清朝民国鼎革之际,沧州战火连绵,因为战乱,这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寺庙最终毁于战火。兴化寺历经丧乱,屡次得到重修和建设。当年统治者重视寺庙还拨款对其进行过重建。但是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河北沧州是主战场,这座寺庙最终没逃过炮火的打击。

到了新中国建立时,原来规模宏大的兴化寺只剩下了两座石雕金刚。新中国建立后,南皮县本地政府将两座石雕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和安置。

沧州南皮石金刚传说(沧州的石金刚)(5)

现在的南皮石金刚中的东像石金刚为双手合十胸前的造型,两臂托锏。而西像的石金刚两手扶锏杵地。两座石像连同石座总高2.96米。在石金刚保护亭的旁边,还有不少断碑石像,残缺不全。

这两座南皮县石金刚造像分别由太行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雕刻线条细腻,雕工精致,铠甲上浮雕云龙纹。金刚造型威武雄壮,目光炯炯,正气凝然,为古代石雕艺术珍品。石金刚造像形象饱满,是唐代雕刻艺术的珍品。

沧州南皮石金刚传说(沧州的石金刚)(6)

张之万

作为有1100多年历史的南皮石金刚造像,它们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和渤海地区的佛教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