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三国演义里面妇孺皆知的角色。被人们看做是神的化身。熟读三国的人都对诸葛亮充满了崇拜和敬仰,因为罗贯中把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实在是太完美了,尤其是他的神机妙算和深谋远虑,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他和司马懿之间的斗法更是被人们传颂千年。可以说诸葛亮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几乎无所不能,世间罕逢敌手。

真实的三国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1)

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有一座武侯祠,殿门前有一副对联,细数了诸葛亮的功绩。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点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真实的三国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2)

今天我们再借助三国志,来盘点一下诸葛孔明的历史功绩,也看看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子。

先通过刘备三顾茅庐的视角看看诸葛亮的形象: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眉聚江山之秀,胸藏天地之机,飘飘然当世之神仙也。

用现代话说就是又帅又有气质。就这一小段儿就让诸葛亮高大伟岸,超凡脱俗的形象深入人心了。

真实的三国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3)

陈寿在三国志里面对诸葛亮有三个方面的评价:

1.治国之良才。

诸葛亮的治国能力主要体现在安抚百姓,显示威仪,广开门路,赏罚分明,秉公执法等。在三国当中,蜀国人口最少,土地最少,人才最少,却维持了40多年(公元221-263)。不能不说和诸葛亮的治国能力有很大关系。

2.强大的个人魅力。

陈寿说,蜀国百姓都敬畏且爱戴诸葛亮。虽然刑法严厉,但无人埋怨,因孔明处事公正,依法办事,人无怨言。对待政敌李严,诸葛亮也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贬为庶人。而李严也明白,孔明是唯一可以用他的人。

所以当诸葛亮去世的时候,他明白以后再也不会有人会重用自己了,于是他也因病去世。这就体现了孔明知人善任,爱才惜才。再看看司马懿是如何对待曹爽,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胸襟和气度,绝非常人可比。

真实的三国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4)

3.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三国志原文是这样说的: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这应该是争议最大的一个方面。陈寿的评价可以这样理解:诸葛亮连年发动战争却没有建立功业。所以说,随机应变这些军事才能大概不是他所擅长的。而且还用了一个不太确定的词语,大概。

真实的三国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5)

而这也正是今天我们要着重探讨的。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作为一个治世之能臣,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甚至文学才能也很出众。他毕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有缺点和不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孔明真实的一面。

1)奇谋制敌方面有所短缺。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首次出师北伐。名将魏延献子午谷奇谋。提出由自己率一支劲旅从子午谷进军与其他几路军队遥相呼应,配合作战。诸葛亮谨慎,且此路有魏军重兵把守,行军艰难,若出意外将全军覆没,故未采纳建议。

2)未能发现培养有军事才能的将领。

昔日萧何举荐了韩信,管仲举荐了王子城父,都是因为考虑到自己才能长于治国而缺少军事方面的才华。诸葛亮提拔了一个姜维,明显能力有限,担不起北伐的重任。与邓艾等名将的斗法,也只能说差强人意,胜负各半,甚至略处下风。再说,蜀国本来地狭人少,全国人口才90多万,基数太小,人才难觅啊。

真实的三国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6)

3)凡事事必躬亲,亲力亲为,过早透支了健康。

主簿杨颙劝谏说,治国理政要讲究分工协作。以家事来说,家奴负责耕种,婢女负责饮食,公鸡负责打鸣,狗负责看家护院,牛擅长干载重的活,马擅长远行,作为一家之主就可以乐享其成。这并不是主人智慧不如下人,而是一家之主必有家法,才能让家正常运转。一国之事,道理也是如此。

汉代的名相丙吉,陈平都明白什么事重要,什么事要交付给对应的主管部门去做。你如今主持政务,竟然亲自校对账簿文书,整天忙得汗流浃背,精疲力竭,这样是不是太过劳累了呢?诸葛亮听到这些话,只是说谢谢而已。

其实诸葛亮的心里比谁都明白,蜀国的处境在三国中,不论人口,土地还是经济,都是最弱的。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既是以攻为守的一种自保策略,也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和深知肩上托孤责任之重。

很多事他都看得透彻。他事必躬亲,是因为人才凋零,他怕出纰漏。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蜀国经不起折腾,所以他必须慎之又慎,勤之又勤。只有这样蜀国才能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我们欣赏和佩服的也就是他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坚韧。

真实的三国有多可怕(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