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谢绝搬运!

以下是嘉强最新写的关于书法学习的几则随笔,汇总在一起分享给大家。

书法用笔诀窍总结

书法用笔无非就8个字:中侧方圆提按使转。书写时要么中锋要么侧锋,要么方笔要么圆笔,再加上提按和使转,就基本满足了毛笔在纸上的运动需求。

中锋可以让线条圆润厚重,运笔时需要束毫行笔;侧锋可以让线条方扁开张,运笔时需要铺毫行笔。不管中锋或侧锋,也不管是圆笔或方笔,都要避免一个“薄”字,否则线条就飘忽无力,失去了书法的力量美。

行笔过程要么提笔要么按笔,总是离不开这两个动作的,而且这两个动作是要交互使用的,一味提笔书写则显得过于圆滑,一味按笔则会过于沉闷,妙处就在于提按相生,轻重相成。

书法千古不传之秘用笔三要领(书法学习心得分享)(1)

黄庭坚:书法如荡桨

黄庭坚可谓是一位“草圣”级的人物,他观船夫划桨而悟得“荡桨笔法”,谓书法如荡桨。嘉强认为这非常贴合现代的书法特点。

在唐以前因为没有高桌,写字偏小,只靠手指与手腕就能完成书写,而自从有了高桌以后,特别是纸张越来越大后,书法作品的字就越来越大。

书法千古不传之秘用笔三要领(书法学习心得分享)(2)

现在有些展览已规定最小尺寸是六尺了,八尺以上也家常便饭,而这时候书写还只靠手指和手腕其实已不够用了,需要用到整个手臂甚至整个身体的运动来完成书写,这自然就如荡桨、游泳等动作类似了。

不管公孙娘舞剑还是船夫荡桨,都需要整个手臂和身体的运动来配合,所以我们看张旭和黄庭坚的草书可以感受到气势非常的开张,云烟满纸。

书法千古不传之秘用笔三要领(书法学习心得分享)(3)

五个让你书法更加灵活生动的方法

1、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宜进行上下的错位组合,而上下结构的字则宜进行左右的错位组合,这样就显得更灵活。 2、横画或竖画之间不要平行或等距,而要错开距离,一宽一窄,以显变化。 3、收笔时不要太多的动作,而让其自然,如此会更显得自然有趣。 4、笔画之间要学会摆动,避免平行和重复,以显生动。 5、写长线条的时候尽量避免一笔而下,而应该如一段路一样,一步一点脚踏实在向前走,有时可以加速,但别像打滑一样一溜而过,否则线条会显得油滑无力。

书法千古不传之秘用笔三要领(书法学习心得分享)(4)

隶书入门学哪个帖好?

隶书入门最好的碑帖是乙瑛碑。为什么呢?嘉强下面简单讲讲学隶书以乙瑛碑入门的道理。

一是练眼力,技法比较规整而且丰富,有方有圆,笔画变化多样,可以很好地训练初学者的眼力。 现在很多人学隶书用曹全碑入门,曹全碑的风格太明显,没老师指导自学入门用曹全碑容易走偏门。

二是练规范。从乙瑛碑入门能学会隶书的基本笔法。乙瑛碑端庄凝重,没有特别强的个性,初学书法就是要在共性中学会用笔,比如乙瑛碑的逆锋起笔,收笔顺其自然等等。

三是学审美。没有共性就谈不上个性,所有的个笥其实都是在一个大框架里的,所以初学书法一定要先学会欣赏这个大框架,培养整体的审美观,为进入个性审美打下基础。

关于隶书学习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我的《隶书研究》专栏。

书法千古不传之秘用笔三要领(书法学习心得分享)(5)

书法临摹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像不像

要快速提高书法水平,临摹古人经典碑帖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当然也包括大量的读帖,但临摹本身的真正意义或目的并不是像不像,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误,认为临得越像越好,临得像当然没有错,错就错在只能像,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

所以嘉强说临摹的真正目的是象古人提问:为什么这样写?比如横画你要写得富有古意,就不要像现在那样写得过份的左低右高,你只有通过在临摹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思考,然后才能不断地获得技能。

所谓书法的“法”就是这样来的,你只是埋头苦书,却不得其法,离开帖就不知所以,如此即使再像,也无法在书法的道路上获得自己的一面旗帜。 因此,临帖前要明白临帖的意义和目的,带着问题去临帖,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快速提升书法水平。

书法千古不传之秘用笔三要领(书法学习心得分享)(6)

中国书法的美学核心

我们学习书法理论,学会看到诸如“大巧若拙“大璞不雕”“为无为”、“尚自然”、“得天倪”、“拙多于巧”、“宁丑毋媚”宁拙毋巧”、“不工之工”“无法之法”这些论述,这些都是对中国书法美学的阐述。

毛笔是软的,所以能委婉且丰富,正如我们的心,只有柔软的心才会有感人之举,一个心肠如硬铁的人是做不出什么好事的,这就是中国毛笔书法所蕴含的内在美学核心,老子也说,柔软胜刚强,虽然毛笔也能表现如如魏碑那种刚强的气象,但她的内在还是软的,所以呈现出来的刚强才不会让人觉得锋利可怕。

毛笔是软的,所以能藏秀于拙,美有秀美和拙美,秀美是小美,而拙美才是大美,中国书法是以大美为核心的,正如国人的优良传统,善解人意,不以外表为标准去衡量一个人。高人大多是大巧若拙的,所有的智者,都是尚自然得天趣的,这也正是中国书法最核心的东西。(嘉强随笔)

书法千古不传之秘用笔三要领(书法学习心得分享)(7)

书法的魅力就在于毛笔的不可控性

米芾说过,唯笔软而奇怪生焉。毛笔书法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让几千年来追随者不断,就因为它的不可控性,特别是用生宣来书写时,你要在生宣上把笔画写到非常到位非常精湛,就说明你已经把毛笔掌控得得心应手了,也最充分地发挥了毛笔的特性。

我们知道,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无穷的变化和未知中,而书法之所以具有艺术性,就因为毛笔具备了艺术的变化和未知的特征。为什么硬笔不具备艺术性?就因为它的线条变化是可预见的,即使可以通过力度进行一些微小的粗细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有限的,而毛笔的变化却是无限的,不同的笔锋长短,不同的力度大小,不同的纸张和用墨,都能呈现不同的效果。

对于书法的魅力,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观点。(陈嘉强/文)

原创文章,谢绝搬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