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太悲惨(平凡的世界悲惨的人生)(1)

利用闲暇的时间,读完了三部《平凡的世界》,感谢路遥先生的优秀作品,让我静下心回望那些年的岁月。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10年间,国家、社会经历太多冲突纷繁,尤其是底层人民心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用"悲惨",可能就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也明白了长辈对那段苦日子避而不谈、谈则带过了。

我把里面的人物分为三类:权利派——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实干派——实干兴邦勤能补拙;无头派——愚昧不知随波逐流。这些都是正常人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和家庭环境、所受教育密切相关。

对于权利派,以高凤阁、张有智、田福堂为首,以个人权力利益为根本追求,从不反思自身问题,在道路上越走越偏。高凤阁明里尊敬不计前嫌的田福军,暗里因为官位被占拉帮结伙不断告状;张有智可能就是全篇中田福军最大的败笔,委友重任、恬不领情、日渐堕落;田福堂就属于顽固的改革派,顾忌猜疑、只求地位,好大喜功、利欲熏心的他弄垮了堤坝、炸掉了金家,当面临责任制的大潮下,不管不问、任之由之,心胸极度狭隘;还有那些疏通关系走后门的胡永和、心狠手辣的胡永州、挖煤矿的那些干部子弟等等。权利派身上体现出各个时期均有的为官不廉、有权不为、揽富不仁。

对于实干派,大多数人都喜欢,毕竟中国人传统观念里面就是"好人有好报""脚踏实地""结局必须是圆满的",实际上,这些实干的同志命运都不见得多么让人满意,这估计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以主要的几条线来讲,就是孙少安、孙小平两兄弟,和他们相关的田润叶、田晓霞、贺秀莲,还有田福军、后期的郑文龙等等,我也喜欢他们,敢说敢做、敢爱敢恨,当然每个人都是喜剧与悲剧共存。实干派身上体现出的就是为了自己实在的小目标不断奋斗的小百姓、为了百姓安居乐业的高官领袖。

对于无头派。是最为普遍存在的人群,尤其是在当时教育程度极低的农村,不懂政治、不懂科学、不懂文化,听谁的只在于一个条件:期间自身即刻可以获利多少。包括孙玉亭在内的很多人都只看到社会在变化,却看不到为什么变化,时刻想跟上变化,却只有跟着大流走。那些洪水下的百姓、不敢出去闯的相亲,甚至在田二这个憨厚老实脑子有点问题的人被"批斗"时,大家也无动于衷;孙少安为了让同村人买上化肥好心收留至砖厂,砖厂出现问题,所有人立马调转枪头,丝毫不留情面;还记得那个16岁的小翠吗,被胡永州强奸,却属"自愿",呵呵,当时的很多人已经分不清好坏,都听"当官的""鬼神的""父母的",多少人因此走入深渊。无头派身上流淌的血就是清浊不分、善恶不分、忠奸不分的无知血液。

不知道别的读者什么喜好,各大家族中,我最喜欢孙玉厚和田福军所代表的两家人,孙玉厚和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身上都有一股深刻的倔强顽强,田福军和他一儿一女身上的刚毅开拓,二者合一必定可以不平凡,当时看到少平的晓霞之间的感情火花,突然好期待他们喜结连理,有一个"孙田"系有胆气、有魄力、有实力的小宝宝。

人物上,孙少安,作为真正贫农的长子,自幼懂事,拥有敢于拼搏的狠劲和决心,12岁便承担起这个穷到负债累累的家庭,以稚嫩的肩膀和双手支撑着老人的生活、弟弟妹妹的学业,熬过集体生活时最难熬的饥饿日子,熬过携家带口负债累累的疲惫日子,熬过面对爱情畏惧茫然的艰难日子,在困难中勇敢抓住时代的滚滚浪潮,白手起家、大胆贷款,投身制砖产业,以精干著称的他在欠下万余款时,从头再来、东山再起,为乡人谋福利,成为扶贫帮困、闻名石坎的农民企业家。面对命运的低潮不轻易低头,这样的人在那个时代车辕中势必会有所作为。生活的困难阻挡不了勇敢的人,能够阻挡的是身份的层级,村书记田福堂女儿润叶在表达爱意后,作为资深贫农,最终也没能破除阶层的差异,拒绝了城市高学历润叶(尤其是润叶多次暗示加一封表白信),在那个年代一个爱情的懦夫多么地普遍,在少平身上也同样出现了,现实的鸿沟太深,绝对不可能主动,被动的情况也不敢行动,畏缩在个人繁杂的顾虑里。好在结识秀莲这个爱恋的农村好姑娘,之后辅助他达到后面的事业高度,生的一儿一女,眼看幸福美满之时,老天还是赐祸而来,秀莲突发肺癌晚期,真的只能是一声叹息了。再说润叶,知道少安结婚时,恰又被二爸田福军的岳父徐国强以福军事业需要哄骗润叶答应和李向前的婚事,也正是这场不幸的婚姻,给两个人后面引来很多悲剧,润叶同样是有主见而倔强的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宁愿分离,直至向前酒后驾车出事截肢后方才醒悟,何必双双痛苦,这就是归属就是家,选择了相拥一生。到后面我还在思考命运太蹊跷,要是向前晚一点出现事故,秀莲过世后是否少安和润叶还有机会?好无奈啊,路遥。

再说少平,简直就是一个精神斗士,感觉有点类似保尔柯察金(哈哈),和田晓霞算是一类人,爱好读书,思想清奇,但孙少平走过的路可谓坎坷荆棘,读书以丙菜黑面馍填肚皮,毕业后回乡没当几天老师就外出闯荡,只能做小工揽活,一天最多也就2块5,即便是进入煤矿工人行业也是恶劣环境中高强度的体力活,每天工资也就多了2块钱。但是,少平对苦难有着不同的认识,他不把苦难当作折磨,反倒是很"热爱"苦难的生活,直接将这种"热爱"升华到了哲学高度。在我看来,他在巨大的苦痛中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和高尚道德,以及面对困难的从容淡定和自得其乐,才使得这个人物显得十分高大。当然,可以说他的成长进步和晓霞有80%以上的关系,当初绝望时给他希望给他知识天地的就是晓霞,后面不断的寄书鼓励,书信中满满的就是"人生导师"人设,少平拥有了善良的特性,学校时,先后救下伤害过他的侯玉英和郝红梅,真的是理性的善良,可见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已经到达不一般的高度。到后来为救被包工头胡永洲欺辱的小女孩小翠而不惜自毁饭碗、与黑恶势力势不两立、给予全部收入给小翠回家,有种宁死不屈的傲气。可是"人生导师""爱情禁果"田晓霞在洪水中救人而亡,同为善良的少平在下矿时为救班中小兄弟,半脸被砸、终身毁容,这时最好朋友金波的妹妹金秀表达了爱意,文末只是以信件方式进行了拒绝。我感觉以他的价值观肯定不会再让别人增添负担,惠英嫂也不可能,只是纯粹师徒关系,我希望他可以考上矿大,迎娶金秀之类真爱之人(仅仅是希望)。

事实上,三部看完后,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晓霞,思想有深度、思维有广度,爱情很执着、恩情不忘记。她不像丽丽那种以思想为基准,不在乎肉体的执念,也不像润叶梦想在生活中缺失了,更不像秀莲这些农家女对丈夫绝对的依靠,她虽有自己真爱的人,但不在乎对方条件,并且以思想的贯通、专一为基准,她为少平极其执着、牺牲了很多,有人说她应该去考研,但我认为她的最大梦想做个记者实现了,就没必要追求高学历,毕竟当他和少平差距太大之后、距离也会越来越远。要我选一个角色的话,只有少平了,踏实善良勇敢就够了,少安总还是有点愚昧、肤浅、懦弱的。

看这本小说虽然是在手机上看的,但是真的看哭了好多次,感觉很压抑,感觉这就是生活,少安没有选择润叶是因为他选择了"面包",秀莲就是踏实的"面包",可就在少安事业正盛之时,她却要走了;晓霞要是活着,少平也很难和她走到最后,浪漫和现实的差距摆在面前,没有那么多的"灰姑娘""灰小伙",也许他和王嫂最后能在一起,概率在60%以上;金波找不到草原的罗曼蒂克了,不是抗战时期了,姑娘学不会等待;红梅和润生虽在一起,可他也是经历了人生太多痛苦;润叶和向前和好,是因为善良,虽算是体会到人妻的幸福,但是向前的终身残疾注定命运的悲惨。怎么想也想不到小说中有谁是没有经历过"苦难的哲学"的,可又有多少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正确看待苦难呢,逃避了多少,得到了什么,让人真的很回味。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