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5

学习历史需要的思维模式(读历史学管理I要区分什么是自不量力)(1)

不读历史的领导不是好老师

• 江湖人称“王老师”

• 在过去的15年,服务于全球500强的综合金融集团,历任培训总监、营销分管总

• 2014年后在中国最大财富机构旗下创办高端教育品牌

• 后独立创业至今,专注金融行业的营销策划、课程研发、人才培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出身从来都起决定作用。不过总有偶然,有这么两个中国男人,出身真低,文化水平真不高,却创业成功且坐稳江山。他们的成长奋斗史,值得探索。走进两个草根男主的人生,讨论一些关于他们的身前身后事。

——王羲侹

111 不要为一点虚名而动用实力

作为一个创始人,朱元璋绝对是历代最操心的一位,《皇明祖训》涉及那是方方面面、里里外外,他还开了一张清单,按照东南西北的方向,把朱家大明怎么和周围的邻居打交道都定下规矩。他告诫后世子孙,周围这些邻居不是在山的那边,就是在海的那边,去抢他们一点点土地和人口,也没啥大意思,千万不要仗着自己有实力,贪图胜利虚名而动用武力,原话是“切记不可”。老朱一共点了15个邻居的名字,一个一个点评:谁比较听话、谁比较狡猾、哪个千万别理、哪个特别爱做生意、如果要交往多长时间接待一次就行了……他指出一个方向,西北边疆要小心点防备,重点加强。

112 信息不通,沟通就不畅

要问朱元璋给哪个邻居的评语最差,那就是:日本。他对日本真是没好感,他留下点评:“正东偏北:日本国(虽朝实诈,暗通奸臣胡惟庸,谋为不轨,故绝之)”。大白话:这小子装孙子,实际上很虚伪狡猾,还和我手下那个坏蛋胡惟庸勾勾搭搭的,绝对不许交往!朱元璋对外其实一直挺平和,但真是被日本气到不行。他本来的想法是只要给老大哥面子,其实都好说。结果,日本那边过来的人就没打算好好沟通,嘴巴特别硬一点都不服软,于是朱元璋很生气,派使者带着国书去开骂。但那个时候隔着大海,要揍日本也不方便,而很多真实情况其实也都都不掌握,实际当时的日本国内正闹成一锅粥,南方北方打来打去,谁是日本国王都没搞清楚,还有一些残兵败将索性就做了海盗,到中国沿海来抢东西。所以老朱对从日本来的人一概拒绝接待,宁愿老死不相往来。总之,中日这冤家梁子,那个时候就结下了,自此之后,是非不断。

113 有时候要区分什么是自不量力,什么是勇气可嘉

在点评周围的邻居中,有一个还是朱元璋给起的名字,而且名字用到今天。那就是:朝鲜。朝鲜原名:高丽,那一直是跟着元朝,也是没办法那时候蒙古人太彪悍,高丽不得不出钱出力还送美女。现在朱元璋把蒙古人赶回草原了,就给派人通知高丽说现在改朝换代了,你们也自当是我的子民,要跟我混了。高丽跟着蒙古人时间也长了,内部也有投靠蒙古人的一派,于是闹出各种事情来,竟然头脑发昏到敢杀朱元璋派来的代表,这下老朱怒了,正要发飙。没想到那个高丽国王更飙,他索性又去投靠蒙古了,蒙古人乐得做好人,顺水人情给开了个空头衔,发了个任命书。这位高丽国王当真了,还派出了4万军队主动来找麻烦,勇气可嘉啊。

114 新人新气象要有新名字

高丽国王蠢萌,但他派出来的人可不傻,摆明了当炮灰吗?老子不干。这四万兵的头头是李成桂,这位老兄可没敢和明朝约架,他索性调转枪头,带着四万大军轰轰烈烈地打回了老家,把国王给废了,索性自己挂起招牌来,这就是后来的朝鲜李氏王朝,自此这个李朝待机时间达五百年,先跟着明朝混,明朝倒下又跟着满清,直到甲午战争。老店新开,为了获得明朝大哥的支持,李成桂派人上门,申请废了原来高丽这个名字,请求老大给起一个新名字。朱元璋认真考虑,大笔一挥:朝鲜,取“朝日鲜明之国”的意思。从此这个古老半岛有了崭新名字。

115 给好处也是有套路的

除了把国门外的邻居做了一番交代,朱元璋对于皇帝这个工作岗位也做出种种关照,这种关照是细致入微的。他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后代怎么当领导怎么给下面小恩小惠,他说:如果内部发生了灾情,就要减免灾区的份子钱,哪怕没有灾对于老少边穷的也可以适当照顾一下。他特别关照了一句:减免这个动作,不能形成惯例,放在心里,临时决定,这样的美事只能皇帝自己干,不能被人预先知道,不然被提前曝光,好名声就被别人占去了,这些别有用心的人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的。不得不说,朱元璋很会做人,为了子孙后代这种套路都传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