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1)

不同寻常的一年,文学依然陪伴着我们。刚刚,2022年收获文学榜新鲜出炉,评出长篇小说榜、非虚构榜作品各5部,中篇小说榜、短篇小说榜作品各10部。孙甘露《千里江山图》,杨苡口述、余斌撰写《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王安忆《五湖四海》,弋舟《德雷克海峡的800艘沉船》分居各类榜首。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2)

收获文学榜创办于2016年,迄今已连续举办七届,力争成为当代文学创作风向标。今年新评出30部佳作,盼望这份沉甸甸的文坛收获,伴随读者走进新春佳节。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3)

盘点今年上榜长篇,孙甘露《千里江山图》、刘亮程《本巴》、路内《关于告别的一切》、王跃文《家山》、叶兆言《仪凤之门》五部小说,代表了作家在各自写作版图与文学故乡坐标的成熟探索。

其中,《千里江山图》此前曾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评论家、终评委张莉谈到,《千里江山图》由风云际会的大时代切入,塑造了陈千里等一群理想主义者感人至深的形象,语言克制、简洁而深具感染力。陌生而独具风格的“文学上海”在作品中流动,为中国文学版图重建了另一种坐标的“上海风景”——暗流涌动的城市与烟火气息弥漫的都会互为表里;理想之崇高与叙述语言之轻盈相互倚重;“千里江山”的宏阔与“万家灯火”的日常水乳交融。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4)

刘大先评价,刘亮程从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抽取元素进行当代创编,淡化了史诗的族群性和地方性色彩,让《本巴》成为具有可译性和普遍性的文本,浩瀚的写意指向于文化的展演,厚重历史焕发出诗性轻盈,从中可以看到世俗化时代祛魅之后的复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生命。聚焦湖湘地方的乡土家山,《家山》语言气定神闲、腔调笃定从容,让人得以窥见中国人的智慧和情义,也可体会本土小说美学的中和淳正与雅俗汇融。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5)

谈及《关于告别的一切》,李伟长认为,路内以告别的方式讲着爱与重逢的故事,以及必然地对逝去时间的追寻和挽留。小说中一场接一场的无尽的谈话,一段接一段的绚烂迷离的告别,一个又一个的密集的情感比喻,经由小说语言的狂流,以及由语言所照亮的无数事件,近乎铺天盖地而来,以喧哗与灿烂的形式完成对时代生活的塑造,而现代意义上的情感教育才是小说真正想要讨论的主题。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6)

在王春林看来,叶兆言《仪凤之门》类似长篇小说版《南京传》,以沉稳凝炼的叙事姿态,形象呈现南京同时也是中国自晚清至民国的现代性生成与演进过程。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7)

非虚构榜作品里,《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是走过一个世纪的老人的“天真与经验之歌”,发表出版后引发广泛关注。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8)

“时代呼啸而过,历史抽象板结,而根植于生命的记忆却鲜活如初,强韧地交织出她过往岁月的历历情景。她讲述自己,更多的时候讲述她周围的许多人、许多事,她的讲述是个人化的、日常性的,丰盈的细节勾连成繁茂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自传,这个人更关注她身在其中的生活世界。”学者、终评委张新颖认为,杨先生记忆力之强盛令人惊叹,究其原因,从她连绵不绝的讲述中就能体会到至关重要的一环:她对她的经验“有情”。历经沧桑而保持如初的“天真”,使得她的“有情”抵挡住时代和历史的“无情”,滋养着个体的记忆,脱落成一部真切诚恳的人生之书。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9)

中篇、短篇小说榜上榜作品里,文学老将与新锐同台竞技共美,迸发出艺术探索的新活力。

“王安忆中篇《五湖四海》是最后的水上人家到世界去的开拓史。在他们到世界去的路线图上,修小妹到南方去;张建设从水上到岸上,从行船到拆船,最后事业如他所愿顺长江东去,直抵上海崇明;修小弟和舟生则去往更遥远的美国。”评论家何平指出,《五湖四海》赋予改革开放时代不同生命个体、以一己之力开凿江河,通达“五湖四海”的能量。

评论家徐坤如是推荐王蒙中篇《霞满天》——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女神》《青狐》风月情浓。趁着这青山在、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颂神撩狐的《霞满天》。冷眼与热嘲,揪心与放胆,莫道桑榆晚,人间四月天。

“乍看写的是一男二女之间的离离合合,深入一层,赵松《谁能杀死变色龙》给出的仿佛不是人物的性格或独特选择,而是一种无欲无求的漂浮状态,刻画出某种属于时代的共同表情。”黄德海评价,在小说最深处,那种看起来无所事事的状态,打破了某些原本封闭空间,让人有机会再次面对看似虚无的人世,在荒凉中发掘出一种因开阔而来的生机,扩大了人可能的生存和伦理选择。

杨庆祥认为,葛亮《浮图》延续了《燕食记》以“饮食写世道人心”的进路,小说中的饮食不仅仅是味蕾的感觉,更是文化积淀和生命记忆。三代人,数个家庭,几个男女,红尘嚣嚣,欲望浮沉,最终都不过是命若琴弦的拨动。

千里江山图争议(千里江山图居长篇榜首)(10)

“一架航班、三四位平行人物、万千机运和莫测欲念,在疫情爆发前夜辐辏出神秘交汇又擦肩而过的故事。明暗交界是弋舟特有的美学风格,他对物理人情有近乎实证式的体察,就好像在《德雷克海峡的800艘沉船》中将超越性的精神领悟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细密纹路中;更难得的是弋舟对世界的一种直觉把握能力,这种能力在作品中往往显影于某一物品、事象。”金理谈到,这是隐喻,笼罩着人物命运与情节走向;这又是“物自体”,抗拒被阐释。小说诱引着读者去误解疑似的凶案,仿佛疫情逼迫着人类去正视理性的局限。而在解决生活提出的难题的同时,必须永远保持对生活本身的虔敬。

评论界注意到,短篇小说“以小博大”的美学探索体现在更多作家笔下。在何平看来,东西的《飞来飞去》直面时代的隔绝和对冲,以及中国式家庭的暗流涌动。它所接引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是短篇小说介入公共议题的活力以及文体意义审美的以小搏大。

2022收获文学榜榜单

短篇小说

1. 弋舟《德雷克海峡的800艘沉船》 《十月》2022年第3期

2. 陈各《狗窝》 《收获》2022年第2期

3. 李晁《雾中河》 《作家》2022年第4期

4. 莉莉陈《回向》 《野草》2022年第3期

5. 徐则臣《玛雅人面具》 《北京文学》2022年第11期

6. 牛健哲《造物须臾》 《人民文学》2022年第9期

7. 李宏伟《云彩剪辑师》 《天涯》2022年第5期

8. 杨知寒《百花杀》 《当代》2022年第3期

9. 东西《飞来飞去》 《收获》2022年第5期

10. 蒋一谈《浮空》 《天涯》2022年第3期

中篇小说

1.王安忆《五湖四海》 《收获》2022年第4期

2. 王蒙《霞满天》 《北京文学》2022年第9期

3. 赵松《谁能杀死变色龙》 《收获》2022年第5期

4. 葛亮《浮图》 《十月》2022年第3期

5. 张炜《橘颂》 《当代》2022年第5期

6. 孙频《棣棠之约》 《钟山》2022年第4期

7.张翎《疫狐纪》 《北京文学》2022年第5期

8. 常小琥《变脸》 《上海文学》2022年第1期

9.马金莲《母亲和她的第一个连手》 《长江文艺》2022年第3期

10.宁不远《莲花白》 《西湖》2022年第7期

长篇小说榜

1.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收获》长篇小说2022年夏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

2.刘亮程《本巴》 译林出版社2022年1月

3.路内《关于告别的一切》

《收获》长篇小说2022年春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

4.王跃文《家山》

《当代》2022年第6期 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年12月

5. 叶兆言《仪凤之门》

《收获》2022年第1期 九久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8月

非虚构榜

1.杨苡口述、余斌撰写《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名人传记》2022年1月-12月 译林出版社2023年1月

2.刘涛、百合《素锦的香港往事》《读库2202》新星出版社2022年4月

3.赵柏田《银魂:张嘉璈和他的时代》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

4.王梆《贫穷的质感》 单读·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4月

5.师永刚《无国界病人》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8月

作者丨许旸 图片来源丨出版方

编辑丨Johnny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