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址真的是个大事,如果从绝对的硬件设施和流量来说,商场绝对是充满着诱惑性的,比如在商场里开店一看就比什么社区、门面之类的有面子多了;比如在商场里开店,自带流量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营销成本;甚至可以说,在商场里开店,员工上班和吃饭都能更方便。

但是,即使有诸多便利,我还是不看好进商场,尤其是教培机构进商场。

为什么?

当学徒去连锁店还是私房店(餐饮还是服装店)(1)

商场这种房东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存在

商场靠什么挣钱?肯定是房租,而且房租都是一年一涨。不管是自营的物业还是分包的物业,挣的钱都是房租上每年加价的钱。商场在最开始招商的时候都有各种促销优惠政策来吸引你的加入,我在重庆还见到多那种年租期半年的商场,这对于个人创业者本来就不宽裕的口袋绝对充满着这诱惑性。

然而,进来容易出去难。你在商场里如果生意好,那一定会给你加钱,一直加到你承受不住为止,从而让你自己选择离开。这意味着每一年的经营成本是在逐年递增的。如果你生意不好,照样还是会给你加钱,因为你的店面对他是没有价值的。

说到底,商场就是一个流量中心,商场之所以能吸引足够多的人进入,就是因为自身的流量属性,而流量属性靠什么来支撑,其实就是四个字:推陈出新。无论是新品类的加入还是新营销形式的创新,都是为了有更多新的内容来去吸引顾客。而这种流量单单靠商场的营销活动肯定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要通过商场内部的内容的更新迭代来实现。

当学徒去连锁店还是私房店(餐饮还是服装店)(2)

如果你不能带来流量,你就离走人不远了

买的没有卖的精,你进商场是因为看上了流量的优势,即使更高金额的租金你还是愿意进入,是因为你是希望花钱买流量。而商场的想法是,我把你招进来是希望你能给我带流量,如果有一天商场发现你不仅带不来流量,而且还在吃商场的流量,那商场为什么要留着你?

对于商场来说,一定会致力于引入大品牌,甚至还能有房租补贴,因为这些大品牌是属于品牌背书,海底捞、优衣库、华为等这些品牌店基本上都开在商场里,而且这些大品牌实际上时候非常强的议价权,和商场之间是一种长期合作的关系。

而对于那些小品牌或者个人创业的店面来说,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你能带来流量的时候,你尽可以去商场里开店,你一定能赚到钱。如果你要吃上涨的流量,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光一个房租就能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不可能赚到钱。

商场实际上又是个地产生意,如果商场的人流量一直上不去,那就意味着资产在贬值,光靠现成的房租就会真的很辛苦,而且商场一定是希望自己的房租能租的更高,因此不断的迭代升级是必不可少的动作,而那些小店面就是首先被替代的对象。

当学徒去连锁店还是私房店(餐饮还是服装店)(3)

和商场的合作很多时候不会太愉快

首先你要知道的是,凡是能投资商场这种项目的都不是什么凡人,或者不是什么个人行为,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团队,而且这个团队的各方面能力还都不会太差。否则,拿地、贷款、招商等等工作基本上也驾驭不了,当你一个个体户在面对这样的群体的时候,能一切顺利真的是命好,万一有点意外或者变动,很多时候你都会感到无能为力。

比如相应的法律文件,商场方一定是有最专业的法律顾问和律师团队来设计出最能保障商场方利益的条款,而你作为一个外行甚至连看都不会看完,就别说完全看懂了。而即使是明显的商场方的临时调整,换位置或者延期开业之类的行为,你根本也没有能力去讨个说法。

尤其是那些还没开业的商场,谁都无法判断开业之后到底会有多少人流量,对于个体投资者而言基本上就是一场赌博。而即使是看起来人流量不错的商场,你能拿到什么合适的位置又同样是个问题,且在商场内经营会受到各种诸如时间、广告、用电等的各种限制。

有些人说,我已经进了商场怎么办?或者说我就是一心想进商场。当然有的店,就把尝新消费、捡漏消费做得非常好,从而晋级为从众消费,并一路打怪升级,成为品牌消费和目的地消费的店。不能说是没有,但是这个概率真的很小,很多商场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所以,你还打算进商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