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这个词大概意思大家都知道,最普遍的解释就是四种不同的妖怪,或者说传说的中的鬼怪,可是问哪四种不同的妖怪,怎么个不同法,又几乎没人答得上来而《国语辞典》把【魑魅】解释为,传说中山林间害人的精怪人面兽身四足,好魅惑人,为山林异气所生【魍魉】则解释为,山川中的木石精灵百度百科中认为,【魍魉】是瘟疫之神的,是颛顼之子所化,【魍魉】也代指影子而还有一些人认为,魑魅魍魉,并不是妖魔鬼怪,而是自然界中很少见的现在已经灭绝的动物或者植物而【史記·五帝紀註】认为,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魑魅魍魉的典故是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魑魅魍魉的典故是什么(魑魅魍魉指的是什么)

魑魅魍魉的典故是什么

【魑魅魍魉】,这个词大概意思大家都知道,最普遍的解释就是四种不同的妖怪,或者说传说的中的鬼怪,可是问哪四种不同的妖怪,怎么个不同法,又几乎没人答得上来。而《国语辞典》把【魑魅】解释为,传说中山林间害人的精怪。人面兽身四足,好魅惑人,为山林异气所生。【魍魉】则解释为,山川中的木石精灵。百度百科中认为,【魍魉】是瘟疫之神的,是颛顼之子所化,【魍魉】也代指影子。而还有一些人认为,魑魅魍魉,并不是妖魔鬼怪,而是自然界中很少见的现在已经灭绝的动物或者植物。而【史記·五帝紀註】认为,螭魅,人面獸身四足,好惑人。

我认为,尽管上面的解释有源于一些史书记载,但是它们的解释都是错误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像《西游记》里面那样的妖魔鬼怪,也没有人真正见过鬼的样子。所谓神鬼,大多指的都是人心,或是人的精神。比如,我们可以看一些关于神的成语,什么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神魂颠倒,貌合神离,精神抖擞,心旷神怡,心神不定等等,大部分成语指的都是掌管人身体里面的那个东西,而不是天上或者山中的神仙。鬼也一样,指的是和神相反的,掌管人另外一面的身体里面的东西,比如,魂,魄,魔。都是身体里面的东西。所以,真正的神是什么?我们看【神】字,带有一个【申】字,那么【神】其实就是物质的延伸。这是形而上学,什么是形而上学,也就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学问。即是,没有物质基础就不会有神。我们现在上学,学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但是这个唯物论还是有许多问题解决不了,比如我们的精神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思想,怎么解释呢?没办法解释,而古人早就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就是物质的延伸,物质组合在一起并不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他还会产生一些别的东西。我们的科学仪器检测不到的东西。这个东西其实坚持了物质主义,但不是唯物主义,而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学问。那么【神】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由精化气,气化神这样得来的。所谓精神精神,没有精就不会有神,没有精则如油尽灯枯,生命不再燃烧。精和神对立又统一。所以,神和鬼更多是我们内在衍生的东西,而不是天上地下或者山中或者水中的鬼怪。

【魑】,右边是一个【离】字,【离】字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讲过,从八卦中,我们可以看出,“离中虚”,所谓【离】其实就是“中空或中虚”这个概念。比如玻璃,琉璃等为什么叫做【璃】?因为玻璃也好,琉璃也好,都是透明的,而透明也是中空或者中虚的表现,不是摸不到才叫做中空,看不见的也是中空。我们再看,篱笆为什么叫做篱笆呢?因为篱笆通常也是中间有很多洞洞的,也是中空的。再看【蓠】指的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菜,也叫做龙须菜,龙须菜也是半透明的,也有中空的概念。然后,再看【螭】字,上面我们说,【离】指的是中空或者透明,当然透明指的也是中空。那么【螭】要么指自己是透明的虫子,要么喜欢挖洞,钻洞的虫子,因为洞是一种空。《说文解字》里面对这个字解释为,地蝼。【娄】我们也讲过,是镂空之意,也就是中间有很多洞洞的意思。所以,【魑】是什么呢?要么是让你离心离德的鬼,要么是让你偏离路线的鬼,要么是让你掏空身体的鬼。像梦游一样,没有心,到处游走。这和上面说的一样,讲的是我们的内心。当然,自然中也有一些其他东西会让你变成游离状态,比如,中一些毒气,瘴气,或者被一些病毒侵扰,而古人在不知道是病毒侵袭的情况下,有可能认为是鬼怪所为,所以叫做山中【魑】鬼。

【魅】,右边是一个【未】字,【未】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字指的是被薄薄的一层东西蒙住的意思,比如蒙昧,蒙的意思就是被蒙住,可以是眼睛,也可以是心,也可以是知识面。比如【蒙昧无知】。【昧】呢?《说文》里面把这个字解释为,爽,旦明也。也是就是早上太阳将要出来又未出来,天蒙蒙亮那种感觉。也叫做拂晓。是一种浅浅的,薄薄的,像是被纱布蒙住看到的感觉,又像是光线昏暗,或者是曝光过度的相片的感觉。所以这个字可以组词为,昏昧,蒙昧,或者组词为爽昧。都是在形容犹如被浅浅的,薄薄的东西遮住的感觉。我们再看,什么叫做【昧良心】呢?字典里面的解释是,违背本意。这样解释其实是有问题的,什么叫做违背本意?本意又是什么?本意可能有好,也可以有坏啊?违背了好的还是坏的?而良心一定是好的。什么是【昧良心】,就是“好像用浅浅的,薄薄的东西把良心遮住,蒙住,不让良心发现。”注意,为什么是【昧良心】而不是【蒙良心】呢?因为良心如果受到太大的蒙蔽,可能就会自我发现觉醒。从而阻止你做事情。所以得用一种朦朦胧胧,舒服又温柔的方式把良心遮住,这样它才不会阻止你。这是坏心对良心所作的舞弊行为,就如同考试的人对监考老师做的贿赂行为。这种行为是温柔舒适的。是朦朦胧胧的。是似看得见又好像看不见的。对于我们的【味道】其实也是一样,味道是我们自己看不见,但是能够感受的一种迷迷糊糊,朦朦胧胧的,不是非常清晰的感觉。所以【味】字也带有【未】字。然后再看【寤寐】,【寤寐】我们知道是假睡,什么是假睡?就是眯着眼睛,并没有睡。眯着眼睛,我们知道就是只隔了一层眼皮,甚至有时候还能微弱地看到外面。比如猫啊,狗啊,狐狸啊,都喜欢寤寐,也可以说是假寐。其实这个时候,它们还能感受到外边的危险的。从隔得眼皮或者说入睡的程度来说,都是一种浅浅的,薄薄的状态,和我们说【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说的【未来】其实就是隔得比较近的时间段。它和【将来】有什么区别呢?【将来】指的是“像搅拌的混浊的水浆一样,复杂多变,混浊不堪,看不清到底会发生什么”。而【未来】呢,则是像被纱布遮住了眼睛一般,看得似清非清。所以,【未来】和【将来】这两个词是不能乱用的。它们是有内在的表达动机的。那么带【鬼】字的【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像纱布等温柔的东西遮住你眼睛或者良心的鬼。它强调的是轻柔,温柔,让你舒服,让你没办法发觉。比如魅惑。魅惑用的是常常是美色。美色会让人难受吗?它是让你变得舒服,爽快,从而蒙蔽你的良知或是准则底线。是温水煮青蛙式的温柔之死。等你发现,可能为时已晚。所以,【魅】强调的是让人舒服,让你察觉不到的鬼。这个鬼可以是什么呢?可以山中的大雾,安逸的生活,或是美色,或是金钱,或是谎言等。但一定不是那种奇形怪状,一看就很吓人的妖魔鬼怪。因为那种东西根本起不到蒙蔽人心的作用。

【魍魉】,字典对这个词的解释为,山川中的木石精灵,也是错误的。因为根本不存在,如果有,那也是电视剧或者小说对人心具象化的描写。罔,指的就是【网】,犹如在一张大网中,走不出去,也如烟雾缭绕,看不清方向,比如我们现在说,我们对人生非常的迷茫或者迷惘。就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被困在里面,看不清未来。【魍】不就是这样一只使人迷惘的鬼吗?再看【两】,【两】是什么意思呢?【两】其实就是模棱两可。所以【魉】就是让你混淆视听,让你分不清善恶的鬼。其实也是让你迷失方向的鬼。我们看【伎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伎】这个词有分叉,小的,技巧等意思。为什么和【俩】组词呢?实际上是就变化出一模一样的东西,让你迷惑,很难分别真假,虚实。比如《西游记》中有一集叫做“真假孙悟空”,其实就是变成两个很难分辨真伪的孙悟空,除了如来谁都分不清。也就是说,【魉】指的是变出了两个或者多个一模一样的东西,让你很难分清事实真相,不能明辨善恶黑白,让你很容易混淆的鬼。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魑魅魍魉】其实指的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迷惑你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