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布汉印作业的第113方,就是这方:

初学篆刻可以从哪方面入手(在篆刻中的重要性)(1)

(汉印:武阳亭侯)

这是一方东汉官印,大小是2.31厘米宽,2.25厘米高,临摹选石还是老规矩,可以用2.5厘米见方的石料,因为这是一方刀感强烈的印章,选用青田石效果更佳。

说说印章上的字数:东汉又重新将一般的官印拉至标准的西汉初年的四字印。这跟中国古老的“五德始终说”有关,所谓的五德始终说,是战国术士邹衍的观点,他认为每个朝代时期有跟自己的国运相关的五行属性,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发展,五德始于黄帝,黄帝是土德。此后夏朝木、殷朝金、周朝火”,是谓,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照此下来秦当是“水德”,水克火。中国的五行又与五种颜色一一相对,秦代属水德,五色属黑,因此我们看秦代多用黑色服饰,到了汉代应当是土德了吧,但刘邦认为自己是黑帝,秦朝时间太短不作数,汉初仍用秦制,对应黑色,对应数目字三,沿用秦制,配以印章的“印”或“玺”,构成四字印面,因此汉初的官印仍是秦制的四字印,服饰也是黑色为主。

(注意蓝色与绿色笔画在刻制时一定是两笔)

初学篆刻可以从哪方面入手(在篆刻中的重要性)(2)

(不管长短,不管姿态如何,线条是独立的,审慎地完成)

图中示意的都是直接连贯的两笔,在新手刻印时容易将这两笔当成“一笔写成”来刻制,而实际上,东汉印章由于制作方法是凿制,大大减少了曲笔精雕细刻的使用,而多用或纵或横的线条来构成印面文字,而纵笔与横笔交接自然也就是两笔,刻这种细线条风格的凿印风格,一定不能按后期的“满白风格”(也是东汉印章的典型风格)去处理线条。每条线条有它的独立性。

临摹中,一条线、一条线地去认真完成,把每一根线条很好的完成,并逐步学会处理每一根线条与其他线条的关系,处理好每一根线条在一个字中的位置,进而处理好每一个字在印中的们置,最后达成完整的印面。

(【老李刻堂】之225,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