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姓孔,而是姓子,孔氏。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1)

先秦时期姓表示血缘所出,代表血统,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氏则是以封地和官职等所获家族称号,实际上是姓的分支,可追溯到父系氏族社会。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姓超过一万个,但原始的姓其实很少,主要有姬、姜、姒、嬴、妘、妫、姚、姞(上古八大姓)、风、子、己、祁等十几个。

先秦时期,姓和氏是不同的,姓是一个部落的统称,而氏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子”是殷商的国姓,也就是说他是殷商人的后代,与商汤、商纣王是一家子。我们经常说孔子是鲁国人,实际上孔子祖上是宋国人,后来才移居到鲁国的。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2)

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从前,有个鲁国,往里,有个孔子。

当年周武王灭商后,按照当时的礼仪与信仰,灭人国家不灭人祭祀。殷商人的祖先还要被其后人祭祀,周朝统治者认为若不祭祀,这些殷商人的祖先会给周人捣乱,于是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在商人的旧地管理殷商遗民。

后来武庚作乱,被杀,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封为宋公,管理殷商遗民,这就是宋国的创建者。微子去世后,传给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宋泯公长子叫弗父何,本来他应该当国君,但他却让国于弟弟鲋祀,弗父何自己做了卿,孔子先祖由天子变为诸侯,再变为公卿之家。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3)

弗父何之曾孙叫正考父,据说《诗经》中的《商颂》就是他整理的,他也是卿,辅佐了宋戴公、武公、宣公。正考父之子叫孔父嘉,子姓,名嘉,字孔父。孔子六祖孔父嘉曾任宋大司马,也是卿,后来孔子姓孔就跟这位叫孔父嘉的六祖有关。

古人以爷爷的名字或者字号为氏,其实不一定,准确来说应该是以本支中影响力大的先祖的名字为氏。像孔子家族的“孔”氏,就来源于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

因为他名字中有个“孔"字,后人就从其名字中摘出为氏。汉以后,氏就变为姓,姓与氏没什么区别了。孔父嘉在宋国的一场变革中,被一个叫华督的阶示,己的石弟二代或第三代人因为此事而从宋国移居到了鲁国,所以孔于出生于鲁国,也与这位六祖孔父嘉有关系。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4)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也不姓“叔”, 爷俩都姓“子”,是殷商贵zu的后裔。按现代人的习惯,孔子应该叫“子丘”,字“仲尼”,叔梁纥应该叫“子纥”,字“叔梁”。

“孔”是孔子的“氏”,而不是“姓”,只是如今我们已经将“姓”和“氏”混为一谈了。

叔梁纥是个大力士,但他有个遗憾就是家里没有能主持祭祀的儿子,孔子可能有九个姐姐和一个有残疾的哥哥叫孟皮。孟是大,仲是二。仲尼的称呼也可见孔子排行老二。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5)

叔梁纥是晚年才生的孔子,大约在他66岁的时候,娶了15岁的颜徵在,不久就有了孔子 大概因为年纪相差太大,不合礼法。孔子3岁的时候,叔梁纥就去世了。15岁时,母亲也去世了。

当时鲁国的权被“三恒”,即鲁恒公的后代,季孙、叔孙、孟孙控制着,其中势力大的是李孙氏。这一年,季孙氏要宴请士这个阶层的人来吃饭,想看看有多少人还能为其所用。孔子听到消息后,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士,那么自己也应该是士,于是也去参加宴会。

结果到了门口,他被季氏的家臣阳虎拦住 阳虎说季氏请的是士,而不是孔子,言外之意,不承认孔子是士。士是最后一个等级,失去这个身份,在当时就很难再做官了,年轻的孔子就这样要失去自己士的这个身份了。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6)

孔子19岁结婚,20岁左右生了一个儿子。想必大家都知道孔子的“十五而志于学”“学而时习之”等等名言警句。也因为好学的名气渐渐大了,所以孔子生儿子,连鲁国的君主鲁昭公都知道了。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鲤鱼给孔子,表示祝贺。 国君给孔子送礼,就意味着承认了孔子的身份,孔子靠着自己的好学赢回了士的身份。

孔子这时候正好还没有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见到国君送来鲤鱼,于是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鲤”:孔鲤,字伯鱼。可以说孔子才是首个转发锦鲤的人。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7)

伴随着孔鲤来到人世,后浪们的故事就此拉开序幕。然而,这个被众人祝福的儿子,从小却生活在父亲耀眼的光环下,自带的锦鲤体质并没有显现出来。孔鲤常待的地方,就是家里,堪称宅男典范。即便他成年后,鲁哀公下聘书给他,他也以身体有疾谢绝了。

因为孔鲤心里明白,自己不像父亲的学生那么有天赋,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他也深深体会到,不仰仗父亲的低调生活,有多么的踏实。

面对师兄师弟,孔鲤一直没有嫉妒过他们,即便父亲每次举荐的只有学生,从来不是他这个儿子。孔鲤也不会埋怨,父亲因为忙于工作而冷落了自己。更不会依仗父亲的名气,在外面四处宣扬炒作。

他,虽然平凡。但是一个谦虚豁达的好孩子。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8)

孔子的后人中出了不少名人,如第十一代孙西汉孔安国。是有名的经学家;第20代孙中有我们都熟悉的孔融。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但孔融让梨之后却又是另外一番行为。

长大后的孔融与曹操不合,经常讥讽他,如曹操禁酒,孔融反对,而且频频反对。曹操进攻邺城,袁绍家的妇人女子很多被掳掠,儿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绍之子袁熙的女儿甄氏。

孔融就讽刺曹操,给曹操写信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心想有这事?孔融说以现在发生的事来看。应该是有的。曹操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在讽刺自己父子两个。但由于孔融名气大。曹操也无可奈何。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9)

曹操被封吴平侯,封地离都城仅仅三百余里。孔融就说:“千里之内,不封诸侯”。

曹操终于实在受不了孔融的冷嘲热讽,终把他杀了,罪名居然是不孝。这可不是随便给他按的罪名。

孔融虽然是孔子的后裔,但却是一个反伦理的哲学家,他通过孝道推出了吃人肉合理,又通过吃人肉合理推出了孝道本身没有存在的必要,通过巧辩来对人类道德进行拆毁。

孔融生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建安年间的他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就是说按照儒家伦理,吃人肉到底是不是正当的行为呢?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10)

晋朝杨泉《物理论》中记载:“在孔融眼里,管秋阳两兄弟是同父母所生的,所以不能吃,而那个倒霉的同伴不是管秋阳父母所生,所以可以吃,而且与吃鸟兽差异不大。孔融认为人饿起来的时候,聪明者可以把底下(愚蠢的人)吃掉,就像吃一只猩猩或者鹦鹉那样。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吃人在哪种情况下是合法的的呢?随随便便吃人,那当然不必讨论,这肯定是不合法的了。为了特殊目的,比如为了家庭传承,是否就应该是合法的了呢?

《孟子》里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不孝的行为有三类,而不娶无子,导致祖先无人奉祀,是为严重不孝。儒家的孝道是一种维护家族,维护人类的道德观,维持家族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没有生下小孩就死掉了,那么很显然你是不孝之子。孝道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说,要在你死之前把你父亲的血统传下去,这样才算是尽孝道。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11)

在孔融总结出吃人合理论以后,他的性格变得更加乖戾了、更加喜欢挑衅社会了。如果孝道本身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家世也不是目的,那么吃人也就变得没有必要了。他接下来就发明了新的理论,就是“母亲跟小孩子的关系,纯粹是由于爱情的发展而产生的副产品,所以孝道本身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整个儒家的理论都被他解构掉了。等他的理论发展到这一步,而且还大肆宣扬的时候,曹操就不得不杀了他。

孔子家谱为啥没有孔融(孔子后人怎么样了)(12)

孔融作为汉朝末年很狡诈的诡辩家,他根据白马非马的逻辑游戏,先是通过孝道推出了吃人肉合理,又通过吃人肉合理推出了孝道本身没有存在的必要,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虚无主义的结论。

其实就是说儒家和人类本身都是没有存在必要的。 推到这一步,孔融自己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孔融被杀从这一点来看确实非常公平。

有很多大学者研究说道:孔融只有死,残暴的曹操如果说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诛杀孔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