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冬季电动车续航衰减,是所有电动车主都绕不过去的问题。

因为锂电池自身的物理特性,在低温状态下的充放电性能会迅速变差,而通过冷却液给锂电池升温又会消耗掉不少电量。所以对电动车来说,冬季一直是一项最严峻的考验。

前几天,社长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

对于老车主来说,已经能够自如地计算电耗、规划行程。

但那些刚接触电动车的新车主要怎么办?

所以这一次,社长决定亲自验证一下2020年的电动车,看看它的冬季续航表现到底怎么样,好给那些关注我们的新朋友一些参考,顺(zhu)便(yao)我社一起出去团建一番。

1、稳扎稳打的初步规划

不过在去哪这个问题上,身在北京的社长却犯了难。

100公里的北京周边游没什么挑战性,往南走的话越走越暖和,气温也没有参考价值。东北倒是个不错的选择,谁料东三省爆发新一轮疫情,不好进不好出回来还要隔离。

思前想后,我社的小伙伴们一致决定:去内蒙古的乌兰察布看!火!山!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

(夏季的乌兰哈达火山,超美)

为什么选择乌兰察布,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

地点选好了之后,找辆什么车出去又成了大难题。

350公里,如果想要舒适地开启暖风并且不在途中补电,只有NEDC续航超过600公里的轿车才有可能能实现。这一下就把范围缩小到了Model 3高性能版、小鹏P7、比亚迪汉、上汽ER6这四台车上面。

在权衡续航、空间、辅助驾驶、驾乘体验之后,社长最终选了一台小鹏P7后驱超长续航智尊版,670km的续航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充电次数。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

具体的行程规划也很简单,基本围绕着补能和火山游展开。

1月26日中午出发,去吃“公社吃货”鼎力推荐的大排骨,顺便在旁边充满电。

随后驱车350公里直达乌兰察布,在民宿附近唯一的充电桩插好充电枪。确认充进去电之后再去吃饭,车可以停民宿门口。

1月27日乌兰察布火山一日游,游够了回城里充电、顺便吃顿硬菜,吃饱喝足之后星夜兼程赶回北京,避免抗疫政策有变影响大家过年。

但就在出发前夜,我们得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我们的一个小伙伴去不成了,她对象工作的大楼出现一个疑似病例,尽管不在一个楼层,但为了不给祖国添麻烦,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和心上人一起在家厮守14天。

一行五人变成了一行四人,社长心里还有些空落落的。

于是,灵魂画手被迫营业——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

(长相厮守的两人只能以这种方式入镜了)

而我们几个也全员去做了核酸检测,确保出入各地都能万无一失。

出发!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6)

2、镇定中的小忐忑

话虽如此,但此行能不能在全程暖风、顶着限速驾驶的前提下,不充电直接到达目的地,我们几个并没有把握。而且到达目的地之后,到底能不能在那唯一有希望的充电桩充上电,桩会不会坏掉、会不会排队,对我们来说一切都是未知数。

因此在出门之前,我们做了万全的准备。先是把冷车胎压打到了规定值的前2.5、后2.7,暖宝宝、保温杯、矿泉水这些生活物资又准备了个一应俱全。

以及,出去玩让嘴闲着就约等于“犯罪”。社长还给大家备上了好吃到停不下来的花椒味锅巴、最近大减价的车厘子等水果和大小各类零食,“犯罪”是万万不能的。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7)

(就是这个,我社全员都吃到停不下来,花椒味的最好吃。我,社长,打钱!)

还有,中午当然要来一顿超(quan)级(shi)满(rou)足的大排骨: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8)

(在北京的小伙伴,可以去这家“谈骨论斤顺义店”体验一下,一绝)

在吃饭的时间里,顺便在附近把电充满。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9)

这台P7的电池有80度电可用。理论来说,如果能够把电耗控制在22.5kWh/100km的话,是完全有可能顺利到达的。

一开始的我们,也是这么规划的。

但我们的规划师千算万算,却在这里出了纰漏:他考虑了高速电耗的问题,暖风的问题,却唯独脑袋一抽忘了考虑海拔的问题!北京地区基本刚过海平线,但乌兰察布的海拔则是有1400米。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0)

我们一行人翻山越岭,过了八达岭长城之后的平均电耗已经飙高到24 。

于是,领航员启动了备案,大家在200公里后的张家口南服务区休息一下,车也在国家电网的充电桩补能。大家抱着好吃到爆炸的锅巴和刚洗好的车厘子,下个车载版b站,一边吃一边看刚好在当天举行的小鹏线上OTA说明会,这岂不美哉?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1)

但当我们所有人打开车门、准备去洗手间&洗水果的时候,无一例外,都被迎面扑来的寒风冻!傻!了!

后排的小伙站了没半分钟牙齿就开始打冷颤,扫完e充电的码赶紧跺着脚躲回车里:“这还没到乌兰察布就这么冷呐!这要明天还不给我冻成冰棍儿啊?”

此时的车外温度才零下3℃,距离明天天气预报中的零下20℃,还差得很远。

好在全程32℃暖风开着,一人抱一袋零食看直播,在车里还是很温暖的。

不过这里提一句:虽然P7的车载版b站视频很全,但没有直播功能,建议后续可以补上,我们最后是下了车载版微博看的直播。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2)

在简单地休整过后,电量也充了30度,再怎么豁着开,到达乌兰察布也是绰绰有余了。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3)

之后唯一的考验,其实只剩下乌兰察布的那根充电桩,它离高速出入口并不远。

验过了核酸报告和行程码、一路相安无事地到达之后,我们发现这根桩孤零零地立在一个建设中的房地产售楼中心大门口,这波操作未免有些奇特,建在售楼中心门口的充电桩我确实第一次见。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4)

(过几天,社长会和大家聊一聊这根桩和它的主人的故事)

好在这个星星充电的桩还是很给力,没有车占位、不需要排队、充电速度也完全能接受。电耗的话,大家可以用这张图作为参考: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5)

(按照NEDC标准,零下14℃、暖风全开、100-120高速一路狂奔、海拔升高1400米的严苛工况下,基本是2:1掉电)

到这里,这场乌兰察布之旅,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3、城市中的烟火气

一顿特色烧烤驱散冬日的寒冷之后,下一步就要驱车前往民宿了。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6)

本来社长想带大家住一下蒙古包的,但蒙古包只有草原上才有。冬天的草原光秃秃的会影响观感,而且太冷,还不如等明年夏天再来体验乌兰察布的另一面。

关于酒店和民宿之间怎么选择的问题,酒店相对来说会更加正规,怎么选都大概率不会错。民宿则需要从图片、描述、评价等多方面去考量,踩雷的概率会更高。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7)

(社长选的这家,综合来看还不错)

不过民宿的好处在于所有人可以住在一起,行动方便的同时欢乐也会更多一些。所以社长毫不犹豫,转身就投了民宿一票。

好在这家民宿没有让精心挑选的社长失望,无论是装修还是基础设施,都称得上超出预期,在精致中还很有几分家的感觉。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8)

(不过热水有些抽风,大概这种基础设施还是酒店更靠谱)

一夜之后,赖了一会儿床的社长决定带大家去感受一下城市里的烟火气。

早点铺子,当然是烟火气最先弥散出来的去处。

老少食客们在这里点下三两份吃食、冒着热气囫囵下肚,再抹抹嘴奔向远方,渐渐消失在清晨的阳光中。人们开始一整天的生活,一座城市也于此开始一整天的运转。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19)

这家呼市烧麦羊杂店开了十多年了,15元小份、20元大份的羊杂汤,放到北京价格也不算便宜。但这码到碗口的肉量——颇有几分牛肉夹烧饼的感觉,特别实在。北京同等价位的羊杂汤,肉量最多只有这的三分之一。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0)

问了一下老板娘,她说外地朋友来愿意喝汤,但本地朋友来只吃肉,所以羊杂肯定得放得高高的。至于味道偏咸口也是因为本地朋友不喝汤只吃肉,我们去的冬天外地朋友来得少,就按照本地人的口味做了。

餐桌旁边还备上了几瓶北京二锅头,似乎是特意提供给那些嗜酒的食客的。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1)

嗯……果然有几分蒙古汉子的做派。

在路上,各类建筑上有不少蒙文,但基本没听本地人说过蒙古语。可能是教育普及的缘故,人们说的都是汉语,蒙文似乎仅作为独有的文化交流方式存在着。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2)

(蒙汉双语的中国建设银行)

不过烟火气最浓郁的地方,还是菜市场,尤其是老城区街口的那种。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3)

炒瓜子的老大爷弯着腰把空壳挑到一旁,旁边的机器旋转着,冒着氤氲的雾气。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4)

菜市场里的手工莜面鱼鱼,是莜面混着山药粉做的,长得很像小鱼,也是当地每家每户都会做的特色面食。听说炒肉的时候放点进去,吸收了肉汁的莜面鱼鱼非常好吃,可惜这次没有机会试试了。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5)

入内的巷子两边排满了年货,卖家一声声招呼着,品种也一应俱全。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6)

这些在十几年前还是过年走亲访友的硬通货,如今似乎已经成了寻常的物什,不禁让人感叹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之快。

但迅速发展之余,传统的民俗文化也不能丢。家家户户贴春联、倒福字的传统,在这里还依然延续着。社长的小伙伴也在这里给姥姥家选了一副,老人家年纪大了,寓意平平安安。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7)

在菜市场里感受过烟火气之后,大家决定一起去体验当地特色的蒙餐。

但不幸的是,我们首选的映山饭店大汗宫由于冬季游客太少,在今天开始正式歇业闭餐,只能在门口眼巴巴地留下张照片这样子。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8)

(看上去就很有蒙古特色)

在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自驾游的时候去各地的景点/饭店之前,一定要提前确认营业状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好在我们的规划师依然有备选方案,在另一家蒙餐馆点的手把羊肉、锅茶、奶酪饼、拔丝奶豆腐、驼肉馅饼这些,颇有几分蒙古特色。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29)

(这家叫牧马人奶茶馆,第一次吃可能会有些吃不惯)

来到内蒙,第一个想到的美食一定是羊肉。

这手把羊肉是自选肥瘦和部位,小块七八两、大块三两斤,任君选择。旁边也有焖牛排,牛羊不分家。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0)

而且这边的羊肉似乎和北京有些不同,即使只用高汤煮也没有膻味,很香。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1)

不过社长最喜欢的,还是这里的锅茶。听说当地牧民也是同样的吃法,值得推荐。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2)

在内蒙特有的咸味奶茶中,会熬进去牛肉干、奶酪、奶皮、奶豆腐、炒米等多种材料。混合着这些食材的香气,蘸着粿条嗦两口热奶茶,整个人的灵魂都得到了释放。

一通风卷残云之后,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最严峻的考验: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3)

驱车,前往100公里之外的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

4、不虚此行的北国风光

如果有一个问题是“乌兰察布到底有多冷”,那这两张图,一定是最好的说明。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4)

(放在车门板一夜就冻成冰棍的矿泉水,24小时都没完全化开)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5)

(结了冰花的小三角窗)

而且在出行之前2天,天气预报就已经精准地预测到了当天下午会下雪。果不其然,一出门就已经开始飘雪。P7的玻璃上,也积了晶莹剔透的一层。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6)

我们的驾驶员,换成了团队里日常座驾就是后驱车的小伙伴。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要让社长把这句话加进来(来自直男的问候):

“雨雪天气,尤其是后驱车主,一定要格外小心。动作要尽可能轻柔,缓打方向缓加油。驾驶安全无小事,从驾驶意识做起。”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7)

这一路除了我们是台后驱车之外,没有任何一台后驱车。最多的就是霸道、途乐这类略有些硬派的四驱越野,也不乏LX 570和QX80这种豪华版。偶尔也有两台开得飞快的别克,一看就是本地老司机。

但对我们来说,快那5分钟并不重要,安全到达才是目的。

不过老司机们,倒是经常会回头看一看P7,毕竟在这个北方的小城市,新能源车本就不多,P7更是少见: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8)

(开路虎的大哥也不能免俗,抽烟的间隙端详一会小鹏P7)

除了后驱车在冰雪天气会增加一点不安全因素之外,低温和大风也会影响续航。空调系统需要全功率制热,电池管理系统也要给电池保温。好在昨天晚上已经基本充满,不用担心回不来的问题。

不过开在高速上,路面被大风吹来吹去的雪花还真是头一次见: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39)

甚至在行驶中途,对面还来了一辆闪着警灯的铲雪车,让我们一度怀疑会不会回不来。

好在出高速服务区之后雪就停了,让我们长舒了一口气。如果来到火山之后因为大雪封山无法进入,可就太遗憾了。

老规矩,进出高速都要检查核酸报告、行程码,不过在这里规划师多留了个心眼,问了问警察叔叔火山哪里好玩。

得到的答复大概是这样的:

“这大冷天的哪有什么好玩的!明年夏天再来他不香吗!现在有一座火山封了,只能在外面看看12345号火山,6也过不去了!”

“算了来都来了,去看看吧。不过晚上可别住乌兰哈达啊,没你们住的地方。”

拿到了非正式的“官方许可”,可以到火山区去看一看,这次乌兰察布之旅就算不虚此行了。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0)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1)

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这里的景色居然比想象中还要美!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2)

以下,多图杀喵(流量不足的小伙伴们,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3)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4)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5)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6)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7)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8)

(P7后摄像头中的火山和雪景,堪称高清)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49)

(在火山区的牧民养的羊咩咩和骏马)

当然更没想到的是,这里居然这么冷……虽然气温只有零下12℃,但由于大风的存在,体感温度已经逼近零下20℃,两片暖宝宝 羽绒服 靴子 帽子 手套完!全!不!抗!冻!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0)

(留下这张合照,已经是我社小伙伴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而且每次下车拍照,过不了两分钟就得赶紧跑回车里暖和一会儿。单是支个三脚架,就已经耗散掉了我们几乎所有的热量。

我社最年轻力壮的小伙更是在拍合照之前冻出了鼻涕,鼻涕又冻住了……原谅社长不厚道地笑出了声,说好的北方人抗冻呢?!

同样需要抗冻的,还有我们的小P。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1)

在经历了2个小时开满暖风 座椅加热的洗礼之后,小鹏P7的续航也从280 一路掉到了220 ,大约是1小时4kWh的样子。经验尚浅的小伙,甚至有了里程焦虑:“要不咱关会儿空调吧,我真怕咱回不去啊!”

不过身为老司机的社长胸有成竹,经历了艳阳高照、余霞成绮再到月上眉梢之后,拍够了美图的社长终于心满意足地启程了。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2)

(天色渐晚,头顶的太阳已然换成了月亮)

这块路牌也好像在提醒我们,是时候离开这里了。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3)

虽然归程没了雪的洗礼,但大风依然存在。太阳落山之后的气温,也在直线下降。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4)

回到充电桩的时候,地面已经被冰雪覆盖。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5)

NEDC续航还剩54km,电耗差不多是这样: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6)

但意外的是,我们刚插上枪准备去吃饭,居然来了一台蔚来EC6!呼和浩特牌!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7)

不过,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狗头),我们下次再说。至于充电,一桩两枪,正好。

5、略显曲折的归程

我们一行四人在晚上的特色烤肉店“酒”足饭饱之后,踏上了回家的路。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8)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59)

(这家店叫铁帽烤肉,类似于炒菜的方式做烤肉,最后用“手工春饼”卷上,真香)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60)

(这个看起来很像酒,其实是内蒙本地的特色汽水,我们一人干了一瓶)

一开始还有个小插曲,在出高速的时候被当地民警调查,以一个小伙伴的身份证报警为由,要求我们上高速掉头回乌兰察布。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61)

如果想当晚回北京,只有一个选择:自行联系那个小伙伴的属地派出所,并且给当地民警回电,确认无问题后才能放行。

在一个小时的不断沟通中,问题终于解决。此时已经是晚上11点多,车外冷风呼啸,气温已经低到零下18℃。

但车内暖风开满,不穿外套也感觉不到寒冷。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62)

(这个空调温度,后来就一直没变过)

由于返程的海拔会不断降低,尤其是过了八达岭长城之后,会有一段很长的下坡路。不能说疯狂回收动能,至少电耗能少很多,剩余电量是完全足够把我们每个人都送回家的。

但出于保险起见,我们还是趁着在服务区去个洗手间的时候,插枪充了十几分钟电。

结果也和我们预估得差不多,返程的电耗只有19.2kWh/100km,往返的平均电耗在21kWh/100km左右。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63)

(第一个小伙伴到家时的车辆状态)

最后一个小伙伴插枪充电的时候,NEDC续航还剩下61km。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64)

这也就是说,即使不充电,电量也刚好够用。

社长问了一下小伙伴们这次出行的整体感受,那个第一次坐电动车自驾的小伙的看法,更有代表性一些:“在这次出门之前,我从没想过开电动车自驾往返1000公里,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小鹏进藏自驾(零下20400公里)(65)

6、写在最后

其实这位小伙的看法,也正好是我们在这次乌兰察布之旅中,想要告诉大家的。

2020年的新能源车,自驾出行已经不再是难事。

而刚刚步入2021年初,车企们就已经开始新一轮的续航军备竞赛。

还记得在2015年普遍的续航里程是多少吗?200公里。

短短的5年时间,新能源车就实现了从200公里到600公里的跨越。再过两三年,1000公里都很有可能会成为常态。

比燃油车还长的续航,会彻底摆脱里程焦虑和用车不便的困难。

到那时,遍布大街小巷的新能源车,会成为这个新汽车时代最美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