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日前,中央文明办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中的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其中,对出现材料造假问题的4个城市和测评成绩未达到80分的9个城市予以通报批评因材料造假而被点名批评,对涉事城市简直就是一记响亮耳光创建手段不文明,也好意思称“文明城市”?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创建文明城市过程的缺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创建文明城市过程的缺点(创建手段不文明)

创建文明城市过程的缺点

徐刚

日前,中央文明办公布了全国文明城市中的28个省会(首府)、副省级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其中,对出现材料造假问题的4个城市和测评成绩未达到80分的9个城市予以通报批评。因材料造假而被点名批评,对涉事城市简直就是一记响亮耳光。创建手段不文明,也好意思称“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全面评价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也是反映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去年,“创城”是高频词汇,不少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为迎接测评做了大量工作,确实带来环境卫生好了、文明素质高了等显著变化。但也应该看到,很多地方是“临时抱佛脚”,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只好做做表面文章,甚至出现上述材料造假问题。

这样的情况,令人痛心、让人警醒。

除了那4个城市,中央文明办还通报了其他地级市的造假行为,说明类似问题并不是偶然的。而严肃通报批评,就是在敲响警钟:文明城市不是纸面文明。对评测材料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应付检查,不仅与“文明”背道而驰,对其他城市也是不正当竞争,尤其伤害市民的信任和创建积极性。

创建文明城市不容易,保持全国文明城市更难。测评中关于停止某地资格一年的通报,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应该也有不小的触动。过去,有的地方沉浸于“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老思维,根本没有领会“文明城市”的本义。如果只看中“全国文明城市”这张牌子,或者牌子到手就睡在功劳簿上,自然不会有好的测评“成绩”。

城市文明不文明,最有发言权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百姓。对于那些被通报批评和停止资格的文明城市来说,这次测评也指明了提高“ 文明城市”含金量的方向——保障民生、增进公共福祉,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让城市更有人情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陆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李 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