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樵品析成语典故】(74)

(2020.5.7)

《名落孙山》宋·范公偁(偁cheng,第一声)在《过庭录》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吴地(今苏州一带)有一人叫孙山,人称滑稽才子。有一年,孙山去别的城郡参加科举考试,同乡人托孙山带他儿子一同前往应试。结果同乡人的儿子未被录取,孙山虽名列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算是榜上有名。孙山先回到家乡后,同乡便来问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不好意思直言,便说了两句不像诗的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人生就是个大考场,每个人经历的“考试”都会很多,因而名落孙山在所难免,关键要看如何面对。当名落孙山时,是自暴自弃还是从头再来,决定着一个人的最终命运。著名物理学家、英国人法拉第经过十年不懈地努力,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这才有 了发电机的发明;我国著名运动员刘翔开始是练跳高的,没取得什么好成绩,可谓名不见经传,后来改练110米栏并经过千锤百炼,终于在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

名落孙山不要紧,要紧的的是要有从头再来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旷达,是一种意志,更是一种永不言败的境界。人生考场上,或许我们会经历无数次名落孙山,但只要秉承这种精神,最终会金榜题名。

稗官野史成语典故(村樵品析成语典故)(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