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分类:

钢的热处理(热处理工艺)(1)

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缓慢冷却下来,或通过相变以获得珠光体型组织,或不发生相变以消除应力降低硬度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目的和作用: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或压力加工性能

2.经相变退火提高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改善加工工艺性能,为下道工序做准备。

3.消除铸锻焊轧冷加工所产生的残余应力。

正火:一般将钢件加热至Ac3或者Accm40-60℃,保温一段时间,达到完全奥氏体和均匀化,然后在自然流通的空气中均匀冷却,大件正火也可采用风冷,喷雾冷等以获得正火均匀的效果。

目的和作用:

调整钢件硬度,细化组织及消除网状碳化物,并为淬火做好准备。

1.低碳钢工件得到更多细小的珠光体组织,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消除共析钢中的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作准备

3.作为中碳钢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先热处理,减少淬火缺陷

4.要求不高的普通结构件的最终热处理

5.用于淬火退修件消除残余应力和细化组织,防止重新淬火时发生变形与开裂。

淬火: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120-3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获得均匀细小的马氏体组织或均匀细小马氏体和颗粒渗碳体混合组织。

目的和作用:

1.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2.淬火后经中温回火或高温回火,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回火:将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Ac1一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取出以一定方式冷却下来

目的和作用:

1.降低脆性,消除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

2.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

3.稳定工件尺寸

冷处理:将淬火后的工件,在0℃以下的低温介质中继续冷却,一般到-60--80℃,待工件截面冷却温度均匀一致后取出空冷。

目的和作用:

提高工件硬度,抗拉强度和稳定工件尺寸,适用于合金钢制成的精密刀具、量具和精密零件,如量块、铰刀、高精度齿轮等,还可使得磁钢更好地保持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