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孔子看来,做任何事情,预先有规划,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稳扎稳打,最终取得成功。

反之,则会陷入困境,一事无成。

做人要有人性做事才会事事顺意(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1)

当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大败,阖闾身受重伤。临死前,他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

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最终,夫差不辱父命,俘虏了越王勾践。

勾践投降,伺候夫差,牧马放羊。

三年后,获释回国。

之后,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所有准备就绪后,勾践第二次带兵攻吴,吴灭。

锥子在囊中,总会脱颖而出。

当机会出现时,做的准备越充足,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反之,人生中的大多不如意,都是因为没有做准备,或没有做好准备。

记得大学时,有一位老师经常说:“如果你们想要成功,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计划,制定一个小目标并完成它。“

的确,不管任何时代,都需要拥有事先准备的能力。

做人要有人性做事才会事事顺意(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2)

做人要有人性做事才会事事顺意(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3)

曾国藩曾写过:“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当于极盛之时,预作衰时设想;当盛时百事平顺之际,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会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许多事,若想取得成功,准备,必不可少。

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国家,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就是每当节庆的日子,妇女们都要佩带一种名叫优婆罗的花朵。

节庆前,一个穷人的妻子对丈夫说:“如果你没办法让我在节日里佩带花朵,我就离开你。”

穷人犯难了,没有钱买,怎么办呢?

晚上,他躺在床上左思量,右思量,忽然灵机一动,国王的池子里,种有很多优婆罗花,为什么不去摘几朵呢?

但怎么才能不被发现呢,穷人又陷入了深思。

最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有人发现,就学鸳鸯叫,别人一定会被骗过去的。”

于是半夜,穷人偷偷溜进了国王的池子里去摘花。

可是,还没有摘到花朵,他就被守卫发现了,守卫大声问道:“什么人?”

穷人懵了,竟失口回答:“我是鸳鸯。”

毫无悬念,他被逮住了,而且要送到国王那儿去。

途中,穷人忽然想起应该要学鸳鸯叫,于是就抑扬顿挫地叫了起来。

这时,守卫嘲笑他说:“你真笨,先前不叫,现在才叫,已经太迟了。"

倘若穷人早做准备,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生而为人,每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才能防患于未然。

千万不要临渴掘井,临饥种米。

做人要有人性做事才会事事顺意(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4)

做人要有人性做事才会事事顺意(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5)

古语有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一世者,并不可谋一时。”

只有高瞻远瞩,才能统揽全局,从而达到心想事成的效果。

西汉初期,经过文景之治,国力逐渐强盛。

面对如此盛世,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开始谋划进攻匈奴,以扫除边患。

于是,汉武帝开始着手做准备。

内政方面,他积极厉兵秣马,整军备战;

人才方面,重用有军事才华的卫青和霍去病;

外交方面,拉拢与匈奴有仇的大月氏,派张骞出使西域。

有了这些准备后,汉武帝发兵攻打匈奴,一举改变汉匈强弱关系。

有句话说的很对:“成功往往属于有计划的人”。

智慧的人,凡事都会预先做好充分准备。

有备则无患,汉武帝如果没有在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对匈奴作战也不会取得胜利。

人们常说,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

深表赞同。

中国奥运第一金得主许海峰曾在访问时说过:“我那时候拿冠军,其实就是一件事,认真准备。”

真正厉害的人,做事往往在机遇来临之前,就已做好充足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不管是修身、齐家、治国,还是平天下,都需要学习事先准备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