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线创效“急先锋”——记连铸连轧厂连铸车间技术员杨学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连铸连轧设备基础施工工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连铸连轧设备基础施工工艺(记连铸连轧厂连铸车间技术员杨学雨)

连铸连轧设备基础施工工艺

做产线创效“急先锋”

——记连铸连轧厂连铸车间技术员杨学雨

杨学雨是连铸连轧厂连铸车间技术员,他负责连铸产品质量改进和质量设备管理。“质量在我心中、效益在我手中”是这位车间技术员常挂在嘴边、践行在工作中的行为准则。他善于钻研、总是想在先干在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技能优势,抓生产稳定、质量提升、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为CSP生产贡献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

这是一名“全能”状元

2015年公司第二十五届职工暨第三十一届青年五项全能技术状元获得者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杨学雨,这五项全能内容包括:英语、计算机、协作、演讲和体能。那一年,杨学雨经过层层选拔、过关斩将,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里所说的“全能”可不是仅仅体现在这一场比赛中,它的范围触及工作、家庭、人生规划。从中包工、连铸主控到车间技术员,参加工作将近十年的杨学雨差不多将连铸各岗位都干了个遍,对连铸工序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这为他研究提升产品质量、制定改进措施奠定了基础。再加上他善于钻研、想法独特,总能找到问题的突破点,他总结的《结晶器捞渣法的改进》大大降低了漏钢率;提出并完成的《CSP产线品种钢保护浇注控制系统的应用》项目,获公司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三等奖;参与的《CSP连铸机在线处理卡坯操作法》获公司2018年度先进操作法。

“学无止境”,杨学雨在学习的道路上从未懈怠过。繁忙的工作之余,他还刻苦钻研新技能和新方法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技能水平以及业务管理能力,并考取了材料工程专业研究生,取得了CATTI三级翻译资格证书,这个勤奋的青年努力将自己变得更优秀。

产品质量在心中

“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没有质量就没有发展”,产品质量在杨学雨的心中排在第一位。可连铸工序的边裂缺陷也一直是杨学雨挂在心头的一大“患事”,边裂缺陷是含铌钢汽车板的常见质量缺陷。“有压缩空间便是有希望!”原意向困难发起挑战的杨学雨一头扎进降低边裂质量缺陷攻关中。

“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材性能也会影响其性能”,杨学雨认为钢水在凝固过程中合金元素含量和析出行为会影响钢的性能,但是,若有元素含量不适,则会对钢韧塑性和强度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产生裂纹缺陷。在此基础上,他查阅资料、对钢种成分进行大量统计分析后发现,砷元素在超过0.1%时会使钢的脆性大为增加,而过量的铅元素会在凝固过程中使钢的低温脆性急剧升高,极易引发产品裂纹。而钢水中这两种元素过量的来源便发生在炼钢过程中废钢的加入环节。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杨学雨主动联系三炼钢厂转炉车间,积极与其沟通相关工作。转炉车间严把废钢质量关,做好废钢筛选工作,避免了大批量无用合金元素的出现,保证钢水质量,进而大幅减少了铸坯缺陷产生率。9月份钢水中这两种成分合格率达到了100%,实现了边裂降级率为零的好成绩。

在行动中降成本

面对当前公司的生产形势,每一名职工都体会到了紧迫感、责任感,大家纷纷挑起重担,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参与到提质降本增效工作。在这场战役中,杨学雨冲锋在前,想办法、出点子,付诸实施,取得了累累果实,为产线节省了不少成本。

众所周知,CSP产线连铸机拉速快,需要加入足够量的保护渣,来保证结晶器和铸坯坯壳之间的润滑和传热。保护渣采用渣盘存放、人工推入的方式,从结晶器上口加入。细心的杨学雨发现,保护渣在渣盘以及在推入过程中存在流失和非主观浪费的现象,“如果彻底遏制这种现象,定会大大降低保护渣消耗量,节省出来的也是效益。”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研究,杨学雨发现保护渣的浪费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平台风机的风力、二冷风机吸力将保护渣吸走;二是推保护渣用力过猛,部分保护渣被推倒结晶器上口南侧与捞出的碎渣条混合,无法继续使用,导致浪费。

于是,杨学雨设计、制作了结晶器保护渣围堰,将渣盘前方延伸平面改为向下弯曲的弧形面,伸出的弯舌正好扣在围堰内侧斜面上,做到渣盘前舌与围堰内侧斜面接触无缝隙,有效地避免了风力吸走保护渣,造成其流失的现象。同时,还优化了保护渣加入方式,规定保护渣采取勤加少加的原则,上限不得高于结晶器面板上沿,下限不得低于铜板上沿;计划浇次的最后一炉开浇时主控要告知中包工这是浇次最后一炉,中包工视情况尽量少加,争取浇次结束时渣盘内不剩保护渣,围堰内无过量的保护渣。双管齐下,保护渣降本增效实现了最大化,每月节省出成本3.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