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一个班级是否团结、和谐,是否有活力,和班主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关爱学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班主任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班主任要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心灵,滋润学生的心田,感化学生。

小学教师随笔30篇静待花开(教育论文师爱润物细无声)(1)

师爱是教师打开学生心里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切实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他们需要老师的尊重,爱护和帮助。记得有一天我上完课后,正想走出教室,班上的学生林文涛给我一瓶凉茶说:“老师,您的嗓子沙哑,我给您买了一瓶凉茶,润润嗓子吧!”说着就跑回了座位。拿着这瓶凉茶,我竟然觉得眼睛有些发热,仿佛我拿的不是一瓶凉茶,而是学生对老师的一颗关爱之心。看着林文涛,我不禁想起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在一个晨读时间,林文涛拿着一块湿抹布在擦黑板,我看到他那被冻得通红的小手,想都没想,就捂住他的小手捂了起来。羞得林文涛一个劲地缩回手,说:“老师,我的手很脏啊!”我微笑着摇了摇头,表示没关系。帮他捂暖了手,说:“快拿出书来读吧!”接着就去辅导别的学生去了。没想到我这不经意的举动,竟让这小家伙如此上心!用这种方式表达感恩老师。说实在的,老师关爱学生,乃份内之事,我从不奢求得到回报,但望着手中的凉茶,我知道我确确实实地得到了回报。由此可见师爱是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师尊重学生,无私的关爱和帮助学生,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人之师,又有什么能比培养出有爱心的一代更值得欣慰的呢?

小学教师随笔30篇静待花开(教育论文师爱润物细无声)(2)

二、师爱的法码应公平,不能有丝毫的倾斜。

学生是需要爱的,爱心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老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对于一些特别的学生,更要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给他们自强、自信的力量。我班的一位同学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是班上人人讨厌的学生,虽然我是女孩,可我坏得很,每天上课,总喜欢搞恶作剧,玩弄同学,我不懂事,把班上搞得一团糟。直到遇到陈老师,她像母亲般关怀我,经常把我叫道她的房间,讲她小时候与我相似的经历,讲她后来的变化,让我看到希望。在她的关怀教育下,我改掉了一切坏习惯,发奋读书,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各科成绩都排在班上前列。”我正是付出了特别的爱,让她扬起了学习的风帆。一个真正爱学生的老师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师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各种幼苗,学生似一张白纸,要看老师如何去描绘。

三、“爱是理解的别名”要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伟大而又神奇的力量。这种爱是无私的,是除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和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主动、自觉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老师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情感效应,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作为一名班主任,爱优秀学生不难,难得的是能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也要热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行为不端,成绩差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环境的变化,年龄的增长,班主任教育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们不能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小学教师随笔30篇静待花开(教育论文师爱润物细无声)(3)

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润人心田的绵绵春雨。老师纯洁、真挚、高尚、无私的爱能产生巨大的召力和推动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而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教育对象也在不断更替,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师爱,它是友爱又胜于友爱,是母爱又胜于母爱,它是春风、是雨露、是明灯,是学生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这不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