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

阅读导航→

01 全面质量控制制度模板

02 工厂质量控制流程模板

03 制程质量控制流程模板

04 质量控制策划方案模板

05 质量控制计划表单模板

生产工厂质量管理和流程(工厂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

质量控制

一、全面质量控制制度模板

全面质量控制制度

第1章 总则

第1条 目的。

为贯彻落实“质量第一、客户第一”的质量方针,加强本工厂质量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工厂质量控制目标如下。

1.实现全年无重大质量事故。

2.实现一等品率达 %以上。

3.创建优质品牌形象,提供一流质量服务。

第3条 管理责任划分。

1.总经理对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标准等进行审批,并提出改进意见。

2.质量管理部对本工厂执行国家的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和工厂的产品质量全面负责。

3.技术部门和设计部门要从设计、工艺规定、操作条件及技改措施等方面保证产品质量。

4.安全部为现场工作提供安全、适宜的生产环境。

5.销售部按合同要求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广泛收集顾客意见。

6.财务部负责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7.各生产车间必须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上岗员工熟练掌握操作方法,认真遵守操作条件和工艺卡片,搞好工序控制,保证生产、贮存、运输和装卸环节中的产品质量。

第2章 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

第4条 质量控制标准及检验标准的范围

1.原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

2.半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

3.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

第5条 质量控制标准及检验标准的制定

1.质量控制标准制定要求如下所示。

(1)质量管理部会同生产部、销售部、技术部及有关人员依据各项工作操作规范,并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顾客需求、本身制造能力以及原材料供应商水准,分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填制“质量控制标准制(修)订表”.

(2)质量控制标准制(修)订表要求一式两份,报总经理批准后,质量管理部留存一份,技术部留存一份,并交有关单位凭此执行。

2.质量检验标准制定要求如下所示。

质量管理部会同生产部、销售部、技术部及有关人员,将检查项目规格、质量标准、检验频率、检验方法及使用仪器设备等信息填写“质量检验标准制(修)订表”,交有关部门主管核签并经总经理核准后分发给有关部门。

第6条 质量标准及检验标准的修订

1.如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制造过程改善、市场需求以及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时,质量管理部可对各项质量标准、检验规范予以修订。

2.质量管理部每年年底至少重新校正一次,并参照以往质量实绩,会同有关部门检查各规格标准及规范的合理性,并予以修订。

3.质量管理部填写“质量控制标准制(修)订表”、“质量检验标准制(修)订表”,说明修订原因,交有关部门主管核签并报总经理批示后,方可凭此执行。

第3章 原材料质量控制

第7条 原材料订购依据有三类,具体如下所示。

1.工厂原材料质量验收标准。

2.按国家及行业内部标准。

3.对于既无工厂质量标准又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原材料,可按生产厂家的质量标准订货。

第8条 每批原材料进厂时必须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化验单,否则不予接收。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需由供应部门指定专门岗位存档备案。

第9条 质量管理部需在采购的原材料进厂入库前通知技术部相关人员配合其进行常规检查,检查时要本着“随时进厂、随时检查”的原则,不得延误。

第10条 各种进厂原材料的质量证明,生产部需设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质量台帐,记录原材料名称、数量、进厂日期、生产厂家、质量标准等内容。

第4章 制程质量控制

第11条 生产部需严格控制制程质量,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制品不转序,不合格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库,并能够及时发现异常,迅速处理,防止扩大损失。

第12条 生产车间和技术部门应加强工艺管理,强化工艺纪律,做好工艺文件、工艺更改、特殊工序、不合格品的控制及工艺状态的验证工作,使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

第13条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总检。

1.自检:指由各班组内部按照质量标准对其的生产加工对象进行质量把控。

2.互检:车间各班组需在下道工序接到上道工序的制品时,确认上道工序的质量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

3.总检:技术部进行总体把关,对产品进行检查。

第14条 生产过程中申报检验的规定。

1.操作人员完成本工段生产后,必须经过质量检验人员实施首检确认方能转入下一工段继续生产。

2.班组人员在自检与互检中发现异常又无法确认是否合格时,应及时报检。

3.每个工段生产完成转下一工段时,班组人员需报检。

4.产成品入库前,相关人员应及时报检。

第15条 发生异常情况的处理规定。

1.生产部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当班生产主管进行处理;如因工艺备品质量或设备因素不能调整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立即停止生产作业,待找出异常原因并加以处理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生产作业。

2.技术、质检人员在抽检中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至当班主管;如因工艺备品或设备问题导致异常情况无法进行处理时,技术、质检人员有权责令停止生产作业,并向生产主管或相关领导汇报情况,待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生产。

3.产生异常的原因与某部门工作相关时,生产部门应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异常,不得延误。

第16条 生产过程中关于不合格品的赔偿规定。

1.生产过程中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不得追究操作者责任。

2.对于属人为责任但操作者在自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操作者应对超出规定指标范围的部分承担所造成经济损失的 %的赔偿。

3.在互检中发现的上一工段产生的不合格品,应对上一工段操作人员给予加倍赔偿的处罚。

4.自检与互检均发生漏检和误检,被总检查出时,应对自检、互检人员同时给予赔偿处罚。

5.产品出厂因质量不合格被用户退货,应对上述三方面人员(自检、互检、总检)同时给予赔偿处罚。

第5章 成品质量控制

第17条 质控主管应对预定缴库的批号逐项依“制造流程卡”及有关资料审核确认,并组织缴库工作。

第18条 质量控制专员需对缴库前的产成品应进行抽检。若有质量不合格的批号且超过管理范围时,应填写“异常处理单”,详述异常情况并附拟定处理方式,报质量管理部经理批示后交有关部门处理及改善。

第19条 对质量控制专员复检不合格的批号,如质量管理部经理无法裁决,质量控制专员应将《异常处理单》报总经理批示。

第6章 产品质量服务管理

第20条 销售部门应建立客户服务制度,制定客户服务计划并定期进行客户巡访服务活动。

第21条 客户的巡访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和事项。

1.征询客户对产品的建议、诉求。

2.帮助客户解决其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等问题。

3.及时向客户介绍和提供新产品或产品质量改进的信息。

4.及时做好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合理提出产品质量改进的建议与意见。

第22条 对客户投诉事件的处理。

1.销售部门接到客户投诉反映产品质量问题时,应立即收集相关资料(如订单编号、产品规格型号、数量和金额、发货日期、客户要求、产品工艺技术方案和质量标准等),并根据工厂相关规定做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2.对受理的客户投诉事件,销售部门应及时填制“客户投诉处理表”,报送主管签批处理意见。

3.销售部门将签批的“客户投诉处理表”传递至工艺技术部、质量管理部、生产车间等部门。

4.销售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质量问题调查分析与责任认定,提出解决处理的方案,编制质量问题分析报告,报主管经理审核决策。

5.销售部门向客户说明拟定的质量问题处理方式与结果,如客户对方案满意时,销售部门向主管汇报情况,执行处理方案。

6.销售部认为客户投诉不成立时,需积极同客户进行协商,以有效解决问题。

第23条 产品质量意见征询与处理。

1.每批产品发货出厂前,销售部会同质量管理部门编制“产品质量意见征询表”,并随同产品合格证一并发送至客户手中。

2.销售部在巡访时,应将客户对产品使用意见、质量要求和改进建议填至“产品质量意见征询表”相关栏目中,并请客户签字确认。

3.销售部调查分析市场上同类产品、替代品、新产品的质量情况,并做出对比分析,查找本工厂产品质量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质量改进的意见。

4.销售部定期收集、整理、分析“产品质量意见征询表”并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反馈,必要时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专题会议,针对客户所提意见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完善质量标准。

第7章 附则

第24条 本制度由质量管理部制定,报总经理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第25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生产工厂质量管理和流程(工厂质量控制管理制度)(2)

质量部

二、工厂质量控制流程模板

生产工厂质量管理和流程(工厂质量控制管理制度)(3)

三、制程质量控制流程模板

生产工厂质量管理和流程(工厂质量控制管理制度)(4)

四、质量控制策划方案模板

质量控制策划方案

一、目的

为确保产品的质量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减少无效劳动,特制定本方案。

二、质量控制程序策划

(一)设置质控点

1.质控专员应根据关键原则、特殊原则及纠错原则设置质控点。

2.质控专员设置质控点时应主要考虑以下两点,如下。

(二)质量控制实施

1.采购部、仓储部及生产部应配合做好生产各种原材料及辅料的控制工作。

2.设备部应做好设备控制及维护工作,确保其精确度。

3.生产部应配合工艺技术部做好对产品质量起重要作用的工艺技术的管控工作。

4.生产部应做好半成品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监督检查质控效果

1.质控专员应对工厂各质控点进行监控,确保各制程按规定的方法和顺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2.质控专员需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工作。

(四)质量异常处理

1.质量异常情况判定。

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质检专员可判定为质量异常。

(1)不良率过高或质量问题大量出现。

(2)控制图曲线有连续上升或下降趋势的。

(3)进料不良,前一道工序不合格品纳入下道工序中。

2.质量异常处理要点。

(1)质控专员在质量检验中发现质量异常时,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并填写“异常报告单”,通知质量管理部及相应生产部门。异常报告单填写应注意下图所示的三个问题。

◎ 同一异常在已填单后的24小时内不得再填写

◎ 填写应详细,尤其是异常内容以及应急措施

◎ 如果本部门为责任部门,则先对异常情况进行确认

(2)质量管理部应设立质量异常登记薄,并判定责任部门,通知其妥善处理;质量管理部无法判定责任部门时,则会同其他部门共同判定。

(3)责任部门确认后,该部门应立即调查质量异常原因(如无法查明原因则会同有关部门协商),并拟定改善对策,经总经理核准后实施。

(4)质量管理部对改善对策的实施进行检查,如果仍发现异常,则再请责任部门重新调查,重新拟定改善对策;如果问题得到已有效处理则向总经理报告。

(5)质量管理部对质量异常发现及处理过程所涉及的一切文件进行整理归档。

三、质量控制效果评估策划

质量管理部需收集、分析质量控制的效果及成本投入的相关信息,对质控效果进行评估,判断质量控制措施是否适用、经济、合理。

五、质量控制计划表单模板

生产工厂质量管理和流程(工厂质量控制管理制度)(5)

#工厂##模板##管理#

本文由弗布克原创,版权归属弗布克,欢迎转发,禁止转载,抄袭、洗稿,侵权必究。

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

1.本资源编号:875。

2.关注 评论 转发,然后私信“资料”。

更多相关资料可点击下面“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