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贯南北的107国道从河北磁县穿境而过,在磁县县城南5公里处的刘庄村东有一座小小的陵园,陵园坐落在刘庄村与107国道和京广铁路之间,穿过铁路涵洞就能看到醒目的红色围墙。

陵园坐北朝南,南面的大门敞开着,没有人看守,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篆书匾额,上书:“兰陵忠武王”五个字。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1)

兰陵王墓大门

北齐名将

兰陵王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神武皇帝高欢长子高澄的四子高肃封爵,高肃,字长恭,高肃这个名字知名度很低,反而是他的字号高长恭为人所熟知。

高长恭的父亲高澄是北齐奠基人高欢的长子,本来有希望继承老爹的家业登上帝位,谁知就在他紧锣密鼓策划取代东魏静帝元善见时,他的家奴却突然刺杀了他。高澄意外被杀,便宜了他的弟弟高洋,高洋平定叛乱后取代东魏,建立了北齐。

高洋称帝后,并没有亏待大哥的子嗣,封他的几个儿子为官,不过高长恭似乎没有几个哥哥运气好,一直到高洋即位八年后才给了个小官。高洋死后,高长恭的堂弟高殷即位,才封他为兰陵郡王,他的封邑兰陵位于今天山东兰陵县兰陵镇,是南北朝时齐、梁两朝皇族萧氏的郡望。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2)

兰陵王墓文保碑

史书记载高长恭“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什么意思呢?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温文尔雅,暖男一枚,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帅锅,妥妥的小鲜肉,不知是谁搞的排名,甚至将高长恭名列古代四大美男子(潘安、高长恭、宋玉、卫玠)之一。

高殷说实话对他这位堂兄还算厚道,毕竟高殷本身也是厚道人嘛,高长恭在高殷在位时跻身朝廷中枢,历任尚书令、大司马、太保、太尉等要职。高长恭虽然是个大帅哥,但你不要以为他就是靠出身和脸蛋吃饭的,事实上高长恭是北齐后期绝无仅有的大将,参与了一系列大型战役,打出了赫赫战功,跻身南北朝时期的名将榜。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3)

兰陵王墓

高殷在位不久便被叔父高演废黜,后来高演、高湛兄弟俩轮流在位,不过这兄弟俩对高长恭这个小侄子都还不错,谁让高长恭能打呢,他们还指着他击退外敌呢。

南征北战

高长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中带兵作战,他参与的第一场大战就是河清二年(563年)的并州之战。

那一年,北齐死敌北周大将杨忠(隋文帝杨坚父亲)联合突厥合兵自恒州南下并州,企图夺取北齐重镇并州(今山西太原),高长恭奉命参加了这场阻击战,将北周人和突厥人赶出国境,初战告捷,打出了自己的威名。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4)

邙山大战

当然高长恭真正的辉煌还是著名的“邙山大捷”,这也是北齐和北周战争中最大的一场胜仗,是北周永远的噩梦。

邙山大捷发生在并州之战的第二年,也就是河清三年(564年),这年十二月,北周发兵自长安东出潼关直扑北魏故都洛阳,双方在洛阳城北的邙山兵戎相见。

武成帝高湛派高长恭与并州刺史段韶、大将军斛律光前往洛阳救援被困在金墉城中的齐军,北齐援军听说周军声势浩大,在邙山列阵几十里,吓得不敢靠近。高长恭见齐军怯战不前,情急之下便自告奋勇领着他的五百亲兵狂飙突进,一鼓作气冲进周军的包围圈,一口气冲到金墉城下。

城中守军见城下冲过来一支打着北齐旗帜的骑兵,便喊话问来者何人?

史书记载“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见《北齐书·高长恭传》)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5)

邙山金墉城之战

这里的胄应该是一种带有面罩的头盔,现在很多人都以讹传讹认为高长恭戴得是面具,有种流传甚广的说法说高长恭长相太柔美,小鲜肉嘛,怕上战场震慑不住敌人,反而令自己的军队泄气,于是打造了一幅面目狰狞的怪兽面具戴上杀敌,我觉得这个更多的是一种戏剧舞台上的表现手法,高长恭真正戴得应该是一种带有面罩的头盔,毕竟在战场上保命要紧,面具几乎没卵用,头盔加面罩才是安全的组合。

城中守军见来者居然是他们的兰陵王,赶紧打开城门派弓弩手接应。北齐军内外夹攻,大破周军,这场仗是北周输得最惨的一场败仗,从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北周丢弃的兵器辎重,一败涂地,全线崩溃。

打扫战场后,欣喜若狂的北齐军将士高举头盔,载歌载舞歌颂他们的大将军兰陵王,这首名为《兰陵王入阵曲》的乐曲后来流传甚广,甚至到了唐代还被选入宫廷乐曲名录,成为“军舞”的一种。盛唐时,日本遣唐使来到长安,将大量唐代文化传到日本国内,其中就包括这首《兰陵王入阵曲》。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6)

兰陵王

功高震主

邙山大捷后,当时在位的皇帝高纬是高长恭堂弟,他有一次召见高长恭亲切地说:我的哥呀,你每次打仗都那么玩命,单枪匹马深入敌阵,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可咋整?怕是后悔都晚啦。

听了皇帝堂弟的亲热话,高长恭有点激动,脱口而出一句后来令他肠子都悔青的话:

都是为了咱家的事嘛,哥没想那么多。

本来堂兄弟聊聊天,说是家事也没错,北齐王朝不就是他老高家的嘛。可高纬不高兴了,心里琢磨这是谁的家事?不对,这是谁的家?是我的家,你一个家奴还想抢班夺权不成?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7)

兰陵王墓

这件事后小肚鸡肠的高纬便恨上了高长恭,处处给他小鞋穿。高长恭也察觉到皇帝的不友好,心中恐惧,为了避祸他不得不选择了自古以来那些功高震主之臣屡试不爽的绝招——自污。

为了让皇帝放心,被迫自己恶心自己,往自己身上泼脏水。

高长恭在定阳做官时开始大肆贪污纳贿,主动伸手问人索要钱财,他的一个属下就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作践自己呢?

高长恭没有说话。

那人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透,他又说:莫非是大王邙山大捷后功高震主,害怕皇上嫉恨而自污保全?

高长恭点头。

那人叹道:大王错啦,如果皇上真想治你的罪,就凭你贪污纳贿这一条就够了,你这不是自投罗网嘛。

高长恭无奈只得讨教对策,那人说最保险的办法还是——装病

辞去一切职务,回家闭门不出,谢绝访客,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是唯一的办法。

高长恭按照那人说的回去就上奏辞职回家养病,结果没过几天传来战报,南朝再次出兵侵扰淮河边境,过去每次都是高长恭领兵出战,这次他害怕皇帝再次命他出兵,整日里忧心忡忡,自言自语说我去年脸肿了,现在为啥不肿了呢?

一代名将沦落至此,怎不令人唏嘘哀叹。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8)

兰陵王墓

含冤而死

从此以后,高长恭不论大病小病一律不吃药,甚至主动找病受,坐等重病不治暴死拉倒,也许只有重病在床,皇帝才会打消对他的猜忌吧。

只能说他太天真了,想要皇帝打消对他的猜忌,只有一个办法——他死了。

可惜当时高长恭才三十多岁,正值壮年,怎么可能会暴病而亡?混球皇帝高纬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高长恭暴死,等不耐烦了索性不等了,派人送去一瓶毒酒让高长恭谢主隆恩吧。

高长恭端着毒酒悲叹道:我忠君报国,何曾有负于上天,为何要遭此冤杀!

他的王妃郑氏说:要不再去求见皇上求他开恩吧。

高长恭叹道:皇上哪是你想见就见呢。

说罢将毒酒一饮而尽,年仅33岁,将星陨落,自毁长城。

荒唐的高纬亲手毁掉了北齐最后的长城,他很快也尝到了苦果,高长恭死后仅仅四年,北周大举进攻,北齐灭亡,高纬在逃往南朝途中被俘押回长安,几年后全族被灭门。

国破家亡,罪有应得,只是可惜了一代名将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9)

兰陵王墓

魂兮归来

高长恭死后葬于当时的首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西北漳河北岸,一千年后高长恭的墓碑无意中出土,当时地面已经没有了墓冢,人们根据墓碑出土的位置又给他堆砌了一座小小的封土堆,并修建了陵园,算是给后人营造了一片追思高长恭的园地。

兰陵王墓如今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至今尚未进行全面的科学发掘,对地下墓室情况尚不清楚。

兰陵王高长恭的著名战役(威震敌胆的一代名将)(10)

墓前烧完的纸灰

1992年,来自日本奈良大学的友人来到兰陵王墓前在《兰陵王入阵曲》在中国失传一千多年后再次演奏起这首传奇乐曲,雄浑悲怆的乐曲回荡在一片苍茫的兰陵王陵园上空,仿佛在召唤着忠魂英灵的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