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云,坚持原创,为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讲述成体系的文化,欢迎关注。

越南南方地名(深受汉文化影响)(1)

我国城市的名称都很有深意,例如河东、重庆、太原、洛阳、安阳、长安等等,每个地名都有诗词画意的感觉。其实,这种类型的地名并非中国独有。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周边各国的影响非常大,例如越南、韩国等等。尤其是越南,越南国内的地名与我国严重重叠,例如重庆、安阳、长安、河南等地名在越南都能找到。那么,越南为何拥有与中国类似的地名呢?

越南南方地名(深受汉文化影响)(2)

一、越南深受中国文化的长期影响

首先,我们讲一下越南的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东方六国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在北方,从匈奴手里夺回了河套地区。向南则派遣了大量的军队南下,征服了面积辽阔但人口稀少的百越地区。百越地区的面积很大,包括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北部等地。换句话说,从秦朝开始,越南北部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在此以后,虽然越南曾经短暂脱离中原王朝的统治,但毕竟没有泛起什么太大的风浪。在东汉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二征姐妹。在越南历史上,这这对姐妹非常有名,反抗汉朝的统治。从秦朝到唐朝,越南北部地区一直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越南。越南地区使用汉字,几乎和中原没有什么区别。在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越南趁机脱离了南汉政权的统治,这是越南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越南南方地名(深受汉文化影响)(3)

宋朝建立以后,逐步统一了割据的各国。由于主要威胁是北方的辽国,宋朝根本没有精力重新平底越南地区。虽然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统治,但是在各方面仍有中华文化的印记,使用了科举制度等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越南的服饰虽然与中原王朝出现了差异,但仍属于中原王朝汉服的衍生品。与此同时,中原王朝的宗藩体系,越南也充分继承。中原王朝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属于宗主国,周围的国家则是自己的藩属国。例如琉球、高丽等国家,都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越南也是其中之一。越南属于中原王朝宗藩体系的一员,同时自己也建立了一套“小宗藩体系。”越南国王对内称皇帝,强迫周围的部落和小政权称臣,几乎照搬了中原王朝的模式。除了宗藩体系以外,越南在地名、人名等各个方面,都大量借鉴了中原王朝。

越南南方地名(深受汉文化影响)(4)

二、越南的地名与中国地名经常重名

由于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越南很多地区的地名在命名的时候,借鉴了大量的儒家经典或者中华文献。这样的情况在越南北部尤为明显,例如太原。在中国境内,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在越南也有一个太原市,而且也是地位重要的城市。河南省在中国内陆很有名,是中国的产粮基地之一。在越南北部,也出现了河南省。此外,还有重庆、西宁等城市,在越南北部都能找到。最经典的还是越南的省会河内,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河内名将方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河内基本上指的是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有“黄河北岸,殷商畿内”的含义。越南的首都也叫河内,而且在历史上有很多个名字。在宋朝统治时期,由于长安已经改成了雍州,越南的首都开始自称“长安。”在明清时期,北京被称为顺天府。越南借鉴了这个说法,自己的首都被称为承天府。言而总之,在各方面学习中原王朝。

越南南方地名(深受汉文化影响)(5)

甚至包括官员制度、服饰制度等等,中国古代王朝出现的尚书、御史、巡抚等官职,在越南基本上都能找到。在行政区划方面,越南的国土面积本来并不大,但也划分了很多个省份。划分省份的结果是一个省只管理两三个市,一个市管理两三个县。其实从面积来说,越南的一个省可能还不如我们的地级市。去过越南的朋友,肯定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越南国内,北部和南部的地名差异很大,简直是两个世界。北部地区的地名汉文化气息浓厚,南方地区则是正宗的东南亚风味。这是因为北部靠近中原王朝,受影响的程度比较深,南方地区受到的影响则比较小。在语言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在越南北部,找一个会说汉语的路人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到了南方,这个密度已经大大降低,从北部人和南部人的口语发音上也能看出很大的不同。

大家可以在文章下留言,作者会挑选相关内容,与大家慢慢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