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模范教师名单(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1)

汪昌祥,是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尼麻隆村一名普通退休教师,教龄已逾四十年,他一直扎根偏僻的山村小学,倾注全部心血教书育人,先后曾荣获湟中县劳动模范、西宁市劳动模范、全国启功教师奖,省部级劳动模范。在汪昌祥看来,荣誉只代表了过去,当他看到乡村教育和孩子们读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无怨无悔地致力于“愿将春雨化甘霖,乐送玫瑰闻余香”的公益事业。多年来,他拖着病体,常年奔走于政府部门、部队、企业、商会、学校等,积极争取善款,开展爱心扶贫、助学、助残、助老等活动,共筹措款物折合100多万元。他的事迹影响和感动着身边各行各业的人,继而发展到很多人追随他,成立了“汪昌祥爱心服务团队”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汪昌祥继续发挥着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劳模的责任和担当,怀着对人民对山村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无私奉献,不忘初心,用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传承和弘扬了助人为乐、敬老慈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他那甘于奉献的人间大爱彰显了“缺氧不缺精神”的高原劳模本色,演绎了退休不退职的精彩人生!

淄博模范教师名单(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2)

汪昌祥

同事眼中的汪昌祥:坚韧不拔的红柳树

海明威《老人与海》里有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垮!这句话放到汪昌祥身上是再合适也不过的了。“他生命力太强了,”汪昌祥的同事李国孝说:“1991年汪昌祥老师身患胃癌,除此以外,汪老师每天还受到丙肝、低血压、胆囊炎、椎基底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折磨,至今他先后住院治疗30余次。病魔并没有将他击倒,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他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精心备课到认真上课、细心批改作业到课外辅导,他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教学上,倾注在每个学生身上。汪老师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到学校,生炉子,烧开水,直到上完前两节课才吃早饭;放学后,他又等到学生把所有作业都做完,才锁好门,最后一个离开学校。如果有学生因病不能到校,他就在放学后赶到学生家里,给学生补课。由于病痛和营养跟不上,很多次,他在课堂上虚汗淋淋,险些趴倒在讲台上,只好扶着讲桌休息一会。长期病痛加之高强度的教学任务,他一直咬牙坚持。我们劝他注意休息,他总是憨憨一笑了之。别人问他“干嘛这么拼命?”汪老师笑笑说:“我没钱做手术的时候,是全校师生你一元,我一元的捐助才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我再不为孩子们做些什么,心里过意不去啊!”

淄博模范教师名单(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3)

女儿眼中的汪昌祥:忙碌不止的工作狂

女儿汪治娟说:自我有记忆起,好像父亲的字典里只有“忙碌”两个字,好像他总有做不完的事。退休后,已经六十多岁拖着病体的父亲,每天过的比上班族还要忙碌,母亲时常抱怨做好了饭就是等不来父亲,我们做儿女的看在眼里也是无比心疼。记得在十年前,在CUI抢救了整整两个星期后,(期间医生下达5次病危通知书)父亲在醒来后第二天的奇葩要求让我哭笑不得,他叫我去趟书店,给他买几本不同类型的小学一二年级练习册研究。都说久病成医,二十年前农村医疗条件差,父亲硬是学会了自己给自己输液的本事。很多时候自己扎针练习输液两只手都肿成了青紫色的馒头,但他仍不放弃直到熟练掌握。2005年我从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毕业,我学的是比较热门的英语专业,原本有机会在湖北一所待遇非常好的学校任教,但是父亲执意要我回家乡做乡村教师。我从一开始的堵气、对立,反抗到最终妥协,也慢慢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现在的她在湟中四营中学担任英语教师。“人活着总是要有一些精神的,不能唯利是图”。父亲这样教导儿女。她说:“父亲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我们家为此也付出了很多,母亲和我们以前很不理解他的行为,但看到经由他努力,很多家庭困难的孩子以及残疾朋友等弱势人群重新融入社会,重拾自信、自尊和人生坐标,觉得父亲所做的这一切非常有意义有价值。”

淄博模范教师名单(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4)

伙伴眼中的汪昌祥:鞠躬尽瘁的孺子牛

“贫困的学生(哈)寻资助(啊),帮助别人(者)乐开花(呀)!……” “汪昌祥爱心服务团队”的李玉梅唱着自己编写的贤孝,歌声在拦隆口镇尼麻隆村的田间地头飘荡,飘过山村的山山水水,传向四面八方。而奏响这支爱心曲的,是汪昌祥和他的伙伴们。“和汪老师能够结识加入他的团队,是因为早几年前,小姑子的丈夫和汪昌祥老师是同病房病友,汪老师在了解我小姑子家庭困难的状况后不顾自己身染重病,毅然伸出援手一直捐助小姑子家孩子从高中到大学的学费,改写了我小姑子一家人的命运。我在退休后也加入了汪昌祥老师的团队,四年时间里,在汪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每天早出晚归,从了解受助者基本情况到走访入户; 从甄别资助者到履行各种手续;从建立受助者档案到收集完善材料;从资助对象的确定到资助款的发放到位;从最初的个人行为到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团队。汪老师为无数个贫困家庭送去了爱心与温暖,用坚持不懈的爱心帮扶行动,点燃了一个个山区贫困家庭的希望。” “汪老师为了公益事业呕心沥血,自己却是一个终身服药、间歇化疗的患者,很多时候,他实在坚持不住,就去住院治疗一阵,每年至少要住上三四次医院,就是住院看病的时候,只要情况稍有好转,一刻也闲不住,见缝插针寻找爱心人士,寻找资助项目。汪老师为了更多争取到资助项目及工作方便,电话费及车费以及自己个人捐助已经花去两万多元,对这些他从不提及,无怨无悔”!

淄博模范教师名单(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5)

受助者眼中的汪昌祥:弱势群体的守护者

在乡村学校中,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失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胡玉生是湟中县拦隆口镇帮隆村的学生,他说:“我于2015年考入山西技术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筹莫展,家里的顶梁柱——父亲已于2012年去世,母亲改嫁离开了这个家徒四壁的家,留下年迈的爷爷和年幼的妹妹,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上得了学吗?学费从哪里来?”汪昌祥了解到胡玉生家的情况后,四处奔走打听哪里有捐资助学的渠道,经由他多方努力游说协调,胡玉生得到一家国企捐助的一万元,最终得已顺利入学。不仅如此汪昌祥接连找了好几位爱心人士捐助胡玉生大学四年期间每年一万元的学费,解除了胡玉生的后顾之忧。“汪老师还时不时地提着米面油去看望我爷爷和妹妹,每次都握着我爷爷的手嘘寒问暖,到家就四处打量,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添置的,见到上七年级的妹妹就悄悄往妹妹兜里塞上几百元钱。汪老师就是我的父亲啊!”胡玉生眼含热泪动情地说。现在的胡玉生在校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课余时间勤工俭学,生活费自己基本能够解决,胡玉生受到汪昌祥老师善举的感召也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服务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薪火相传,回馈社会。(西宁晚报)

淄博模范教师名单(永不褪色的劳动模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