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桥是为了纪念大连市与日本国北九州市结为友好城市,分别在北九州市公园中建立由中国投资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亭——“大北亭”;在大连海滨风景区中的老虎滩景区与燕窝岭景区之间,建一座近海临山横跨山谷由日本投资设计的公路桥——北大桥。该桥梁于1984年5月1日动工,1987年5月1日竣工。以上文字就是官方给出的北大桥介绍。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大桥的设计指导者是我国著名力学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数理力学系主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钱令希教授。20世纪50年代,他就以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的身份相继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的规划设计工作。作为南京长江大桥上部结构协作小组副组长,钱老带领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和土木两系部分师生进行南京长江大桥“桥式方案”的研究与设计(北大桥是和上述两座我国著名大桥不同结构的桥梁,北大桥是当时中国跨度最大的悬索桥),记得每年初春,当然是为了避开旅游高峰期,钱老都会乘坐公务红旗牌轿车在工作人员(或者亲属)搀扶下从大桥的东侧缓步走到西侧,那时他已经是耄耋老人但依然精神矍铄。偶有三三俩俩游人从身边走过,绝对不会想到这位脸上始终有着和蔼笑容的老人就是这座大桥的构造者,这样的情景我有幸见到三年。

据了解内情的人透露,这座大桥的建造都是中方单独出资的,日本人只是象征性的赠予了一个一米多高的铜像,可能是为了顾及“中日友好大业”的面子,对外还是称日本捐赠的大桥,内幕是否如此?不知属于哪个级别的“秘密”了!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1)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2)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3)

中国船舶工业公司760研究所的试验码头。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4)

这就是导游介绍给游客的“沉船礁”和“将军石”

黑石碑刻以及黑石雕像基座就是日本人的“赠呈”之物。雕像现在不知在哪个“有关部门”保存着,这是一尊什么样的雕像?为何它会“销声匿迹”在“有关部门”的冷宫里?

当时滨海路脱胎于战备路,没有现在这么漂亮。当时的燕窝岭,十八盘,棒棰岛就像一个天生丽质而又土里土气的村姑,在这座现代化大桥面前有些相形见绌。大桥通车伊始,这桥就是整个滨海路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一处热闹的景点,用现在话说是“网红”之地,当然这尊雕像也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一睹芳容之物。

雕像是一个一米多高妙龄少女,穿着锯齿样裙摆的裙子,手里拿着一束不知名字的花朵,从表观造型看像是欢迎远方的朋友,但时间不长,有上了岁数的老人就发现,雕像手里的花束像极了“罂粟花”,就是大连老百姓说的“大烟花”,并且不只一两个老人这么说。也许不久这“谣言”传到相关部门领导耳朵里,我想他们一定是“偷偷摸摸”来过这里察看,最后以大桥地处偏僻之地,雕像有被盗窃之谀为名,就把雕像“收藏”到大桥东头靠海一侧的桥头堡里,每逢重要的日本友人来大桥参观,就像请神一样把这小铜人摆放在基座上,如,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当时在任首相桥本龙太郎来大桥参观时,小铜人就像天外飞仙一样悠悠忽忽就精准“降落”在石基上,博得日本友人一声声“耀西,耀西”的赞叹声(基座上白钢牌子“爱,岩野勇三”,为当时北九州市市长)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5)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6)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7)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8)

北大桥没有建成前,滨海路在此被分为两段,车辆只好绕过现在760研究所,走一个“U”形线路。大桥修成了,整个滨海路天堑消失,但整个路况路容还是一条简易公路,没有石头修的“道牙子”,没有现在那么宽,有的地段还是碎石铺地,滨海路只是一个简陋纯观光路线,再加上那时私家车是稀罕之物,夜间整个滨海路没有机动车辆,所以就在离东桥头堡大约50多米道路狭窄处“有关部门”安装了一个大铁门,夜晚这道铁门就把整个滨海路彻底封锁掉了。不知道老大连人有没有此记忆?当然了,有此记忆最多的人们是那时谈对象,“压马路”的年轻人,不知道三十多年过去了,当他们领着儿孙再游北大桥时,是否好意思对后辈们说起爬铁门被挂破裤子的“囧事”了。

桥头上“北大桥_崔荣汉”的几个大字是当时大连市长崔荣汉题写,“汉”字像极了“泽”,外地游客几乎百分之九九念成“泽”,还有那百分之一的有“文化”人心里是有着怀疑态度,但是经过一阵心里挣扎,还是念成“泽”,这也给导游们为游客插诨打科提供了一个“话题”。

北大桥不知什么时候被说成爱情桥,每到结婚旺季,办完中午酒席的新人们都扎堆到这里拍照,结果从大桥一直到海通堡被结婚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其实这哪是什么爱情桥,在跨海大桥没修好以前,这里就是“自杀桥”,每年都有二到三人在此跳下,好在这恶名现在让位给了跨海大桥。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9)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10)

大连北大桥地址 我所知道的大连(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