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音译外来词

进入汉语的一些音译外来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比如:尼古丁(nicotine),荷尔蒙(hormone),沙发(sofa),模特(model),卡通(cartoon),克拉(carat),海洛因(heroin),摩丝(mousse),比基尼(bikini),威士忌(whisky),马拉松(marathon)以及沙拉(salad)等等。

到目前为止,汉语是使用时间最长的语言,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融合扩展能力,这是由深厚的中国文化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跃成为吸收英语词汇的大户。在借用词汇方面,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译法,而且还善于在借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例如,“酒吧”一词译自英语的bar,当时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加了个“酒”字来表示物品的含义。这种音译加意译相结合的巧妙方法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当外来词是单音节的时候尤其是这样,近些年来出现的一系列“吧”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如:网吧、氧吧、迪吧、贴吧……受博士、硕士、护士、战士、爵士、影士、角斗士、大力士等的影响,英语中的taxi和tips在进入汉语时就被贴上了“士”的标签,称为“的士”和“贴士”,尽管它们指的不是人。再比如:正是因为有了英语的cup,现在很多比赛一律都冠以“xx杯”。因为有了“水门事件”丑闻(Watergate Scandal),所以就有人在这方面做文章,结果就出现了,有人明白有人感觉一头雾水的各种各样的“门”,如“诈骗门”,“捐款门”,“棱镜门”……由“出租车”的粤语叫法“的士”演变出来的“的哥”、“的姐”、“打的”、“面的车”、“摩的车”;还有由“黑客”引发出来的“博客”、“微博”和“博文”等等。这些都是语言中的连锁反应。

虽然有大量音译外来词进入汉语,但我们在用英语跟他人交流的时候,很少会用音译的mantou(馒头),tangyuan(汤圆),zongzi(粽子)和qipao(旗袍)等等。为什么我们会对汉语文化特有词汇的音译如此畏缩?由于历史等原因,在使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有不少中国人对本民族特有文化词汇的音译羞于启齿。对于“干杯”和“加油”这一类的词语,有些人要查字典或“不耻下问”,希望能知道某个中国特有文化词用英语怎么说。为什么这些人没想到最简单得体,直截了当的音译呢?在很多场合,有不少中国人在语言表达方面缺乏自信心,而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人这个特点看得很清楚。国际友人最初把“饺子”称为Chinese dumplings,后简称为dumplings,中国人也沿用这种说法,把饺子说成dumplings。其实,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英语中的dumplings具体指的是何种食物。英文中的dumplings类似于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种面食,跟“疙瘩汤”或“拌汤”差不多,类似新疆的“拉条子”。在国外,食品连锁店的包子也用dumplings,而美国快餐连锁店麦当劳的食品,稍有区别就用不同的名称。命名是一种文化,饺子还是音译为jiaozi更好。

在饮食文化方面,中国特有而西方没有的,还是以音译为妥,原汁原味,对方也觉得新鲜。可口可乐、巧克力、白兰地、威士忌、麦当劳、三明治、沙拉、吐司、汉堡这样的音译名称很自然地就被中国人接受了,道理反过来也一样,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也很乐意接受饺子、包子、粽子、元宵、汤圆、馒头、油条、粉条和木耳的汉语拼音音译名称。总之,就像存在于人名和地名翻译拼写中的问题一样,中国人翻译本国特有文化词汇的时候底气不足,有时想把“豆腐”说成bean curd,有时又想说成tofu(日语“豆腐”的音译),总之一般不会自然地使用doufu(汉语拼音)。法国菜和意大利菜是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美味佳肴,法国饭馆和意大利饭馆的菜单基本都用母语,译成英语的少。相比之下,多数中餐馆不翻译菜名和食品的名称,而只提供食品的英文解释,例如:

包子:Bun stuffed with minced meat , wrapped in leavened dough and steamed

粽子:Pyramid-shaped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

油条:Long,deep fried,twisted dough stick

麻花:Deep fried three dough sticks twisted together

粉条:Thin noodles made from mung bean starch

煎饼:Flat cake of millet flour batter baked on the griddle

人们对“龙”的翻译一直争论不休。《东方时空》栏目曾对此做过专门报道。新浪网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2%的人反对将“龙”翻译为dragon。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不用dragon一词,那么该如何翻译?问卷调查显示,有48%的人赞同使用loong,有46%的人赞同使用long。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中国特有文化名词的翻译,人们还没有调整好心态,还在音译和意译(解释)之间徘徊。大多数人在翻译中国特有文化名词的时候,总希望请教外国人或查阅英文词典,自动放弃了命名的权利和机会,这种做法实际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表面看起来,顺着他人的话说是为了方便他人,但实际上这种不够原汁原味的译法降低了本国产品的价值。韩国人坚持沿用soju(音译汉语的“烧酒”),终于,soju在2008年被《韦氏词典》认可并收录。如此开放的日本也从没有放弃使用shochu(源自汉语的“烧酒”)一词。然而在宴席上,当中国人向外宾介绍“白酒”时,总是将“白酒”译为不伦不类的spirit,liquor,alcohol,wine,Chinese vodka,fire water或Chinese whisky等等,极少有人能对外宾自信地说baijiu,带有汉语声调的báijiǔ,而不是洋腔洋调的baijiu。

中文中哪些英语是外来词(英语与汉语的交流)(1)

西方龙(dragon)的典型形象,一般是邪恶的象征

中文中哪些英语是外来词(英语与汉语的交流)(2)

中国龙的典型形象,一般代表着喜庆和吉祥

注:

英文单词spirit泛指西方国家的“烈性酒”,包括威士忌(whisky),白兰地(brandy),杜松子酒(gin)和朗姆酒(rum)。liquor泛指含有酒精的任何烈性酒(有时用hard liquor),但不包括葡萄酒和啤酒。alcohol指“酒精”或“乙醇”,泛指葡萄酒、啤酒、白兰地和威士忌中含有的酒精成分。wine单指“葡萄酒”,没有别的含义。中国人进餐时喜欢饮用白酒,而西方人的佐餐酒是啤酒、葡萄酒或香槟(champagne),不可能是威士忌、白兰地一类的烈性酒。

汉语中的英文略缩语

英文略缩语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略缩语是字母式,即略缩语中的字母需要逐个读出来,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I(消费物价指数),DJ(音乐主播),EMS(特快专递),GDP(国内生产总值),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ID(身份证),PK(单挑),SOS(紧急求救信号),USB(通用串行总线架构),VIP(重要人物),WTO(世界贸易组织)等等。第二类略缩语是单词式,即把略缩语当做一个单词来读,例如:APEC(亚太经合组织),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OPEC(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SARS(非典型肺炎),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

一方面,音译外来词、英式表达以及英文略缩语在汉语中的广泛使用是一股难以阻挡的洪流;另一方面,音译外来词、英式表达、英文略缩语,甚至包括现代汉语的“欧化”语法都是注入汉语的新鲜血液,他们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汉语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外来词的借用现象会更加普遍。新词出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化的交流离不开语言之间的相互模仿和借用。词汇的发展、补充和创新其实也是语言发展演变的自然过程。或许是受英语的“he”和“she”的启发和影响,1920年,刘半农在英国留学时首创汉字“她”,随着他的著名情诗《教我如何不想她》的问世,“她”像天使一样来到汉语中。

中文中哪些英语是外来词(英语与汉语的交流)(3)

《教我如何不想她》

2012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一场风波。问题的焦点在于这一版《现代汉语词典》在附录和正文之间加入了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239条“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西文字母和汉字混用的,共46个,如α粒子、 AA制等;第二类是汉语拼音略缩语,共5个,分别是GB、HSK、PSC、RMB、WSK;第三类的数量最多,基本都是英语单词或词组的缩写,如:TV(television)、USB(universal serial bus)、Wi-Fi(wireless fidelity)等。对于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做法,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反对者认为这是“玷污”汉字的纯洁,要求反对“文化入侵”,而支持者则认为:随着文化交流的加速,现在的“字母词”越来越多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词汇,成为了现代汉语的一部分,因此《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这些常用的字母开头的词语情有可原且是大势所趋。当前围绕《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争论,不禁让我们想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发生的英语“外来词的争论”(Inkhorn Controversy)。在英语发展演变过程中发生的“外来词的争论”持续了100多年的时间(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在那段特殊时期,英语经历了巨大而不可避免的变化。了解英语历史上发生的“外来词的争论”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有利于认识现代汉语正在历经的变化。当然,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在同一语系中借用外来词和跨语系借用外来词是有区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