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端午节了,悉尼许多超市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究其粽芯来说,有蛋黄的、火腿的、咸肉的、鲜肉的、大枣的、栗子的、豆沙的、花生的,琳琅满目。从外形来看,有方形的、三角形的、漏斗形、四角形、还有枕头形、圆形等,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就口感来说,有甜的、咸的。就出产日期而言,有冰冻的、新鲜的。买粽子的多半是华人,也有少数其他种族的人买。

端午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月节、龙舟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民间纪念端午节有吃粽子、挂菖蒲、熏艾草、喝雄黄酒等习俗,还有赛龙舟等活动。

在中国,一般家庭过端午,都忘不了吃粽子。虽然粽子的品种日益繁多,但两个基本元素是不变的,一个是粽叶,一个是糯米。粽叶的香和糯米的糯,给我们带来嗅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还带来对亲人、对历史的许多回忆。

我记得小时候的粽香味似乎比今天的更浓郁。那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大部分家庭都是自己动手做粽子,还没到五月初五,许多人家就开始采集粽叶和糯米。做好的粽子,除了自己吃,各家之间还互相交换。看谁家做的粽子好吃好看。

我母亲喜欢做一种碱水粽。母亲做的碱水粽,拿出去很受左邻右舍的欢迎。我曾经仔细观察过母亲是如何做碱水粽的。

端午节前几天,母亲就早早地准备了糯米、食碱(小苏打)、箬叶和席草。要包粽子的先天晚上,母亲就把糯米放水浸泡,把箬叶、席草用清水浸泡软化,次日早晨,她把浸泡的糯米用筛子滤掉水之后,加入一些食碱,糯米的颜色变成了金黄色,很好看。再把浸泡好的箬叶洗干净备用。包粽子时,每个粽子取2片叶子,折拢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两大勺(二两左右),用筷子插几下让米粒紧实,再捞取两张箬叶插入尖角斗形粽的左右两边。先将两边的竹箬向里折拢,再将前后的竹箬向里折拢,裹包成四角相等,中间稍有隆起的长形五角米粽,或者是三角形或圆锥形的样子。然后,用席草从左到右五花大绑。有时候,母亲还在粽子里放入红枣片、花生仁、香肠肉等东西,使得粽子吃起来更有嚼味,营养更丰富。有一次,母亲往粽子里塞香肠,我站在旁边直滴口水,因为我小时候最爱吃香肠而又很难吃到一次。

母亲还告诉我们最简单的包法:取两片粽叶叠好(不用叠太整齐),做成一个三角漏斗状,注意尖部要紧闭,以防漏米。用勺子往漏斗中舀入糯米,用多余的叶子将糯米包起来,用线绑好即可。

粽子要包得紧,才经得煮,又耐看。在包的过程中手不能放松,否则容易散架。我和弟弟看着母亲包粽子,有时也学着包几个,但总是包不紧。在母亲手里,那碧绿的粽叶,弯的自如,填入米粒后,手掌活动几下,就成形了。

碱水粽的正确做法 难忘母亲的碱水粽(1)

图1

煮粽子,我最积极,因为有得吃了。那时烧煤火,我先把炉门放到最大,用家里最大的一个蒸锅装好水,烧开,放入粽子,让水没过粽子,盖好锅盖,上汽以后煮二、三个小时,那浓浓的粽叶的清香,就在我们住处四周飘散开来。我和弟弟常常等不及滚烫的锅子完全冷却,就揭开锅盖,用筷子夹几个放到碗里。用剪刀剪开席草,撕开粽叶,煮熟的粽子热气腾腾,清香扑鼻,晶莹剔透,色泽橙黄,入口软糯,碱味清醇,粘而不腻。

吃粽子时,必须用剪刀剪断捆扎粽子的席草或绳结。多少年以后,我想起剪开席草这件小事,如果把它浪漫地诗化,这不就像是为家庭的幸福节日而剪彩吗?因为,那时太清贫了,包粽子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事情,是一种期盼的奢侈。成年之后,我才意识到那时候的幸福和富有的标准很低,就是平时能吃上一顿好饭,节日吃到可口的食品,过年穿上新衣服。 

碱水粽的正确做法 难忘母亲的碱水粽(2)

图2

碱水粽的正确做法 难忘母亲的碱水粽(3)

图3

端午节那天,正式开吃粽子时,父亲还端出白糖、咸鸭蛋、酸菜和其他菜肴。全家人坐在一起,父亲和母亲总是让我们兄弟俩先吃,我和弟弟吃饱后,他们才动筷子。我做了父亲后,才彻底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么地深厚无私!

我上学以后,有一年端午,母亲教我们包粽子。我问母亲,粽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她告诉我,粽叶既可以用箬叶也可以用芦苇叶,好闻好包好看就行。她当时可能也说不出粽叶的具体分类和功效。

后来,我查资料才知道,粽叶分多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使用的种类各不相同,常见的为芦苇叶、箬叶,以及种类繁多的其他粽叶,如:桂竹叶、月桃叶、芭蕉叶、荷叶、粽巴叶、竹笋壳等。

中国南方一般用箬叶。箬叶(Indicalamus Leaf)属百合科,它的地下部具有粗状根茎,叶柄直接从地下茎上长出,一柄一叶,带有挺直修长叶柄的片片绿叶拔地而起,故名一叶兰,因其果实极似蜘蛛卵,又名蜘蛛抱蛋,终年常绿,叶形优美,生长在广袤的丛山峻岭中,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是一种取之不竭的财富。箬叶拥有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多种氨基酸和挥发性的芳香类物质成分,气味芳香,还具有活血通络、清热利尿的作用。过去主要靠野生采集,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现在人工栽培箬叶,是人们又一致富好途径,成为山区百姓的“绿色银行”。

碱水粽的正确做法 难忘母亲的碱水粽(4)

图4

碱水粽的正确做法 难忘母亲的碱水粽(5)

图5

粽叶要包紧,可以经受长时间蒸煮,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细菌进入。那时,没有冰箱,母亲包的粽子确实可以放置较长时间。

我参加工作后,有一年回家探望父母。正好舅舅送外婆到我们家来住,那时快过端午了,舅舅带来了乡下产的糯米、还有箬叶、席草等。外婆和母亲又做了一回粽子。外婆年纪老了,但做起粽子手脚还算麻利,比我们还包得快包得好。外婆和妈妈那双灵巧的手,把她们对儿女子孙的爱深深地裹进了粽叶里。所以,我们吃她们做的碱水粽子感觉味道格外不同。

改革开放以后,物质逐渐丰富起来,市面上的粽子品种越来越多。母亲也逐渐进入老年,体弱多病,自己家里就很少做粽子了。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有十年多了。她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温馨的故事和珍贵的回忆,尤其是少儿时期的快乐时光里那些挥之不去的“城南旧事”。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年端午我都要吃粽子,平时偶尔也买粽子吃。我吃过无数个粽子,吃过很多种粽子,但是,母亲亲手做的碱水粽软糯醇香、粽味悠长,它始终是我的最爱。

在悉尼看到的粽子形形色色,就是不见碱水粽。我想自己包,又弄不到粽叶、席草等材料。有一年过端午,我还买了几个河南出产的思念牌蛋黄肉粽,这粽子吃起来味道还可以。我的洋女婿可能是第一次吃到中国的粽子,觉得味道非常好。我告诉他们,如果奶奶健在的话,一定会给你们包粽子。她老人家包的碱水粽可能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粽子。他们会心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