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绝对是卡尔•马克思最具天才性的创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这个社会一切关系都是利益 人的社会本质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这个社会一切关系都是利益 人的社会本质是

这个社会一切关系都是利益 人的社会本质是

“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绝对是卡尔•马克思最具天才性的创见!

马克思超越了拿着手术刀到头颅和骨骼里面去寻找“人”,抱着显微镜在肌肉切片中寻找“人”;还超越了从意识、意志,从语言、思想,从德行、感情中去挖掘“人”;更是超越了从制造工具、耕种田地等行为姿态中去概括“人”。

在生命本质上,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没有区别。但在对利益的占有方式上,人类与其它生命物种开始分道扬镳。其他生命物种选择的是“物态性排他占有”,所以它们依然处于自然社会;而某支生命物种选择的是“权益性排他占有”,于是,这支生命物种衍变成为“人类,”建立起了“人类社会”。

看官主意,不是“人”选择了权益性排他占有,而是选择权益性排他占有而成为了“人”。说到底,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选择了全新的利益占有方式。

马克思指出,构成社会基础的是“关系”。离开生命体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社会”不复存在,同时,生命体也不复存在。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何谓“一定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社会关系”,说到底就是利益关系。因为,一切“关系”都是生命体们依据自我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出来的。选择散居、还是群居,取决于利益最大化;选择上天、还是入地,取决于利益最大化;选择卵生、还是胎生,取决于利益最大化;选择寻觅食物、还是生产食物,取决于利益最大化……甚至连要不要“父子关系”、“母女关系”,都取决于利益最大化……

不同的利益关系、不同的权益秩序,形成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社会形态。生命体在选择不同的利益关系、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社会形态的同时,也就选择出了自己的存在本质。

“物态性排他占有”与“权益性排他占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利益关系、利益秩序。前者依凭的是“自然力量”,后者依凭的是“利益权利”。凡选择依凭自然力量来确定利益关系、利益秩序的生命物种,必将永远地处在自然社会状态下;凡选择依凭利益权利来确定利益关系、利益秩序的生命物种,必将衍变为“人”,并进入人类社会。

某支生命物种之所以从自然社会里脱颖而出,将自然社会里其他生命物种远远地甩在身后,唯一的、最具决定意义的,就是他们选择了“权益性排他占有”。

“权益性排他占有”的本质:群体内成员彼此相互承认、维护其所拥有的对利益的权利。由于群体内所有成员相互尊重利益占有、利益积累和利益交换,这就为稀缺物的创造开辟出了巨大空间,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的天地分离埋下了重要伏笔。以至于万年之后,人类看不懂自然界那帮兄弟,自然界那帮兄弟也根本看不懂人类了。

再重复一遍,不要到脑容量里面去寻找人、不要到肌肉骨骼里面去寻找人,也不要到行走方式上去寻找人、不要到创造行为上去寻找人,人不是某种物质条件的产物。人的本质不在于拥有两只手、不在于能优美地直立行走,也不在于会拿起石头、木棒满山遍野地撵兔子、不在于能扛起锄头去刨地。人的最根本的社会本质,就在于懂得了“权益”,懂得了哪些应该是自己的,哪些应该是他人的。所以说:人的本质就是“权益”。

为了印证上述结论,不妨做两个两个逻辑假设:

一,在地球上,绝不存在第二个选择“权益性排他占有”的生命物种。

倘若有一天,我们看见四头牛在分配一堆干草,其中有一头牛把分配给自己干草的一部分交给另一头牛,说是归还上一周的欠债;之后,三头牛逼迫另一头牛拿大顶一个时辰,因为昨天它偷食了尚未分配的干草。我的妈呀,这还是牛吗?我们还敢说这仅仅是一群牛吗?!

倘若有一天,人们发现有一支生命物种,既选择了“权益性排他占有”的利益关系,又依然处于自然社会生存方式之下,我们只好说:人的本质依然无解。反之,只要找不到这样的生命物种,就不能无视人的“权益”本质。

二,只要放弃“权益性排他占有”,人类必将回归大自然。

选择一座有百所高等院校的城市做实验,在这座城市取消“权益秩序”,没有尊老爱幼、没有礼让女士,没有论资排辈、没有先来后到,总之,没有“应该”。一切物品皆以每个人所具有的自然力量获取,谁更凶残稀缺物便归谁。十年后我们再回到这座城市,我们还能看见穿着衣服在路上行走的“人”吗?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看不见了。再次来到这座城市,仅带很多食物是万万不行的,一定要带猎枪。否则,那些十年前毕业的大学生会把你和你所带的食物统统吃掉。

大学生还在,他们依然用两条腿走路,他们还会讲好几国语言,他们脑子里还装有大量的数学、物理公式,他们就缺一条:没有了“权益秩序”,作为“人”的一切行为消失殆尽。是啊,失去了“权益”本质,人就不再是“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