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库存量管理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降低存货成本,另一方面在于使物料充分配合生产的需要。库存量管理主要涉及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1)何时补充库存

即订购点的确定。如果订购的时间过早,存量增加,就会既增加物料的储存成本,又占用资金;如果订购的过迟,生产线上物料已经用尽,而新料尚未进厂,就会造成停工待料,甚至失去商机。

2)补充多少库存

即确定订购量的问题。如果订购的过多,则存量增加,那么不但增加物料的储存成本,且占用资金;如果订购数量过少,就会导致订货次数的增加,从而引起订购成本的增加,甚至得不到经济订货的折扣,而且有断料的风险。

3)库存量如何维护

即确定库存水准问题。存量水准有最高和最低存量的限制。最高库存量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某项物料的最高存货量;最低库存量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能确保生产所需的最低物料库存数量。

库存量的计算方法为:

从上图可以看出,库存=平均需求 安全库存。安全库存可以用下式表示:

安全库存是否等于最小库存(进行合理的安全库存量)(1)

其中,Za表示在显著性水平为α、服务水平为1-α的情况下所对应的服务水平系数,它由统计学中的标准正态分布的原理计算得来。Za与α之间的关系(部分)如下表所示。

安全库存是否等于最小库存(进行合理的安全库存量)(2)

由上表及SS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服务水平1-α越大,Za就越大,SS就越大。

二、安全库存的实际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安全库存的计算类型与公式主要包括两种。

1、在提前期LT与订货周期T为固定的情况下,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库存是否等于最小库存(进行合理的安全库存量)(3)

2、在一般情况下,需求是变动的,提前期LT也是变动的,假设需求D和提前期LT相互独立,则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库存是否等于最小库存(进行合理的安全库存量)(4)

其中,σLT+T是提前期的标准差;Davg是提前期内的平均周期需求量。

某商品日平均需求量为100件,顾客的需求服从标准差为10件/天的正态分布,提前期满足均值为6天、标准差为1.5天的正态分布,且日需求量与提前期是相互独立的,试确定95%的顾客满意度下的安全库存量。

由上述说明得知:σ=10,σLT+T=1.5天,Davg=100件/天,LT T=6,服务水平为0.95对应的Z=1.65,由此可得:

安全库存是否等于最小库存(进行合理的安全库存量)(5)

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251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全库存中,统计的是过去的数据,而以过去的数据预测将来是有风险的,此外,安全库存还会受到企业库存周转率指标的影响。库存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设计和调整安全库存量。

标杆精益(ID:benchmark_lean),始于2012年,是中国专注、专业、用心的精益管理微信杂志,旨在宣传与推广正宗精益思想,传播正宗精益文化、理论、工具、方法、案例等先进的精益生产体系,帮助企业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品质,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是被企业认可的精益资源平台,精益在线学习平台,精益人才交流平台。

是精益思想的践行者,致力于企业正宗精益管理系统构建。掌上精益,随时随地手机了解最新精益资讯,每日干货不停歇,做出更多专业、有趣、有用的优质文章,成为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