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1)

愚侄倭仁顿首拜祝

在济南历下一艺术馆,这组晚清大臣、理学家倭仁献给长辈的祝寿礼品让人震撼激动,也羡慕不已。

震撼的是这一组共四方名砚端砚艺术品得以历经百年,完美保存,实属不易。羡慕的是这位长辈当年收到的这份礼物何其珍贵厚重!

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2)

福禄

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3)

寿喜

这组福禄寿喜砚,是流行于清代的百福百禄百寿百喜砚台,四方砚台各篆刻一百个写法不同的“福”、“禄”、“寿”、“喜”,笔力雄健,端庄大气。

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4)

百福百禄

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5)

百寿百喜

清代达官贵族文人雅士之间流行赠送福禄寿喜类砚台,特别是给长辈祝寿,是最佳最贵重之礼品。所以,目前此类砚台存世量较多,但大多是单方砚台。凑足四方“福禄寿喜”已属不易,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四方作品,还是用两类端砚砚石雕刻,还是清代著名的大臣、理学家撰铭,这就更弥足珍贵!这四方砚台对研究中国砚学历史,清代文化礼仪等有重要意义。

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6)

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7)

端砚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首,产自广东肇庆,有一千多年历史。白端紫端均为端砚中的珍品,此四方砚台用两方白端两方紫端,且排列有序,极为讲究,可谓世所罕见。大家现在看到的红色的即为白端。过去有实力有名的达官文人极为讲究,专门用白端砚台来研磨朱砂墨,红白鲜明,气韵不俗。因长期使用,朱砂便在砚台上形成一层包浆,所以观感是红色。据说此类砚台因朱砂包浆不只有收藏价值还有驱祸辟邪之功能。

砚台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文人雅士为有一方珍品砚台不惜一掷千金,往往得之倍加珍惜。又因砚台大多是石质,极易保存,所以世传很多,珍品也不少。可惜世风日下,今人并不珍惜,不写字何用砚台,即是写字谁还懒得磨,直接用瓦盆盛汁矣,谁还知砚台?悲哉!曾经千金买来,视为珍宝,如今默默无闻,被世人遗忘,这是文化之悲!

米芾爱砚如命,留下许多千古传奇。可以这样说,在过去,文人拥有一方砚台就像我们现在有一块名表一辆豪车一样,甚至更甚。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倭仁送的这四方拜寿的砚台价值可能不亚于现在一栋房一辆奔驰宝马也!

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8)

倭仁名贵的祝寿砚

馆藏明代端砚(山东济南发现清代大臣倭仁送给长辈的端砚祝寿礼品)(9)

倭仁祝寿对联

这两个不同的祝寿礼品是否是一件事,值得研究。如果有一天,这两件神品走到一起,哪将是中国文化一大盛事奇迹!

我们期待着。

附倭仁简介:

乌齐格福禄寿喜里·倭仁(1804年~1871年),字艮峰,又字艮斋,蒙古正红旗人,晚清大臣、理学家。

道光九年(182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侍讲、侍读。清末北京政变后,他以讲程朱理学受到清廷重用,擢为任副都统、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同治皇帝师傅职。作为“理学名臣”、“三朝元老”参预朝政,在清末的政界和学界都充当了重要角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同治十年(1871年),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因病再度乞休。不久病逝,追赠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倭仁政治态度保守顽固,为同治年间顽固派首领。所著辑为《倭文端公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