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战称霸模式中有一关,专门讲述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在这个特定的游戏关卡里,以刘备为核心的蜀汉政权正处于最巅峰的发展时期。

为了打通荆襄北伐的通道,关家父子,周仓廖化悉数出阵,蜀汉东线的精锐们能出的都出了。游戏为了壮大蜀汉的声势,还大老远把冯习和马良都给拉过来了,玩家扮演曹仁这边的防守可谓鸭梨山大。当然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吕蒙后面捅了二爷刀子,关羽大意失荆州,自己也兵败身死了。此番战败给蜀汉造成了巨大冲击,到底这个影响在游戏里有多大,今天就利用可视化图表来给大家盘一盘。

樊城之战前后,魏蜀吴三家的游戏控制城池数量:

在战役之前,蜀汉除了掌握益州在游戏里的5座都市,还有荆州湘江以西的江陵、武陵和零陵。此外加上汉中和刘封孟达才拿下的上庸,一共实控了10座城。如果不是为了暂时稳住孙权,把湘江以东的江夏、长沙和桂阳割给东吴,他们甚至有13座城池。孙权那边在襄樊战役的时候,实际只有8座城,正因为背后捅了一刀才占领了荆州全境。

二爷不慎栽了跟头,瞬间把蜀汉的有效城池丢了一半。江陵、武陵和零陵是直接被吕蒙攻取的,上庸是连锁反应被曹丕顺带扫掉,至于建宁的叛变也是因为刘备报仇失败兵力折损才诱发的。三国志11最值钱的就是城池,游戏里没了城池即宣告该势力灭亡,二爷丢掉的是国运啊!

樊城之战前后,魏蜀吴三家的游戏兵力对比:

游戏之中没有了城池,给玩家带来首当其冲的影响就是人口基数和征兵上限的困扰。襄樊战役的蜀汉集团最多现役兵力是18.4万人,北面曹魏的30.2万还要扣除一部分守卫长江和辽东的兵力,所以当时的确在荆襄是处于被动守势的。这个时候只要关羽突破了襄阳,对于曹老板的威胁确实不小,当然在“老三”孙权的眼里,曹刘哪一个当大哥对于东吴都不利,权衡利弊自然还是先把长江以南都稳住比较要紧。捅曹老板的话,孙权最多捞一个合肥,还狠狠拉了一波大BOSS的仇恨;捅关二爷能得到江陵、武陵和零陵,刘备想揍他他也还能招架得住,这都是人之常情。

事实证明先拿下长江以南的荆州对孙吴的助益总体上是大于北伐的,这个在游戏里也能体现出来。从孙权在游戏里的立场来看,只要西边守好江陵,东面不丢庐江,割据整个东南安稳过他的小日子绰绰有余,何必为了一个寿春引得四方问候。只是悲催了蜀汉,到了后主刘禅时期就剩下5座城市和不到10万的游戏开局兵力,这个水平是真没办法匡扶汉室了,还不如曹魏的一个军团。

樊城之战蜀汉的直接人才损失:

关羽、关平、赵累都是被俘杀害,周仓是为了二爷自刎“殉情”的,因战败就挂掉了四个。刘封也因为拒绝援助关羽的原因被降罪,最后自裁身亡,孟达畏罪就跳反到曹丕那边去了。这六个人都是在游戏的战斗和经营领域算得上优良品质以上的人才,至于糜芳傅士仁那俩渣渣不配上榜,大家心里有数就好。尤其是神将特技的关羽和枪将特技的刘封,游戏里一下子少了两个硬控,玩家的心都碎了。

间接诱发夷陵之战的蜀汉人才损失:

马良在游戏中几乎达到了准一线的军师水平,能吏特技量产武器相当的高效,前期很多的中小型势力都很难拥有智谋和内政如此高的谋士,可惜阵亡在夷陵。黄权和王甫都是可以放心丢在大后方搞生产的,冯习、付彤和张南也要比那些歪瓜裂枣的武将强得多,为了帮二爷报仇,他们也是死的死降的降。关二爷要是知道襄樊战败的连锁反应这么不可收拾,一定后悔自己当初的轻敌冒进。

诸葛亮在受命托孤之后,就是接到了这么一个精锐战将和优质谋士都死了一半的破烂摊子,接下来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为了给关羽和刘备填坑了。成也关羽,败也关羽,这是历史的写照,亦是游戏给我们的启示。在游戏中委任军团,最好还是让他们后方经营生产,前线打仗这种活儿连关二爷都不一定干得好,咱玩家还是自个儿亲力亲为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期待各位参与文章末尾的投票,多谢大家的关注支持。

游戏里你完全信任你的委任军团长吗? 单选

0人

0%

完全信任一切事务

0人

0%

生产后勤和防御可以信任,进攻自己来

0人

0%

只信任生产和后勤,进攻守城都自己来

0人

0%

一线都是自己来,军团长都在后方补给

0人

0%

压根不设军团长,忙前忙后都是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