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少庚人生 金少庚人生三级跳(1)

(知音专刊封面人物)

前卫全媒体讯(通讯员/丰兴汉 左力 编辑/张东阳)金少庚,男,汉族,1970年出生,河南省唐河县人,中共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93年被《中国新闻出版报》誉为“新闻界冲出的一匹黑马”。现任唐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是全省唯一由农民靠写作破格提升为宣传部副部长的乡土人才。

他先后在中央省市三级新闻媒体刊发各类新闻稿件6000余篇,其中头版头条600余篇,先后摘取了国家、省、市最高新闻奖项,并出版有《金少庚文集》、《金少庚新闻作品选》、文学作品“梦魇三部曲”(长篇小说<村庄梦魇>、散文集<秋夜梦魇>、诗歌集<雨夜梦魇>)、长篇小说《逃离唐城 》等作品。

17岁那年,金少庚初中毕业,由于家境贫困,把上学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较好的姐姐,辍学后,在家帮父母侍弄20多亩责任田。

1986年,唐河夏收过后出现大旱,眼看秋种无望,金少庚便和同村里的几个同伴外出到河北省的蠡县打工。可是建筑队的工也不是好打的,老板变着法让加班加点,还随意克扣工钱,就连多吃一点饭,也会换来一顿臭骂。当他发现老板多次骚扰一位女工时,他和几个同伴帮了该女孩,最终导致他们卷铺盖回家。

金少庚人生 金少庚人生三级跳(2)

(知音专访刊登稿件一)

金少庚人生 金少庚人生三级跳(3)

(知音专访刊登稿件二)

回到家里,思来想去,他心里还是郁闷。于是,他寻思着用手中的笔出出心中的闷气,熬了整整一个晚上,写了一篇《我的打工经历》,并把文章寄往《河南日报》编辑部,没多久,这篇饱含农民工痛苦心酸的稿件在《河南日报》二版头题位置加编者按发表,并获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应该是全国最早为农民工处境鼓与呼的新闻报道。 

从此,金少庚就与新闻结缘。白天在地里侍弄庄稼,晚上挑灯夜战,把身边的新鲜事、不平事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及时寄往报社,那时候,他便成了白天种地、晚上写稿的“两栖农民”。他写的《唐河农民玩广告》、《说说桐河乡科技互助组》等稿件成为60多家媒体的焦点,《十七订婚十八嫁,十九就抱小娃娃》、《北京电价一毛八,唐河电价一块八》等稿件在《中国青年报》一版头题刊发,或许就是由于这个“乡土记者”心中这种责任和道义,写作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的一篇篇报道在各级媒体的版面上刊登,也使金少庚这个名字出现铅字的机会多起来,这引起了唐河县桐河乡政府的注意。

1987年10月20日,金少庚被乡政府招聘为新闻通讯员。上班后,随着接触面越来越广,知识面越学越宽,金少庚开始把报道的重点放在社会热点透视上,并迅速在全国多家媒体掀起了透视热潮,并由此获取了全国最高新闻奖。

当时,中国新闻出版报在点评金少庚的专稿中说:“中原出了个金少庚,让中国的报纸版面开始活跃起来……”

由于业绩突出,1991年金少庚成了南阳市唯一一名靠写新闻写作转为正式干部的青年农民。 

1996年,时任唐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的李建涛想加大全县新闻工作力度,点名把金少庚从乡镇借调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

回到县里,李建涛对金少庚直接加压:“你在宣传部干一年,干出成绩了留下,干不好回家。”

在新闻科,金少庚迅速进入角色,用最短的时间熟悉全县的工作重心和工作安排,盘点了可圈可点的报道题材,并着手对准各级党报采写稿件。他采写的报道视角敏锐、亮点突出、平易朴实、贴近基层,具有雪亮的新闻眼光,很受媒体的欢迎和关注。一年后,金少庚被正式调入县委宣传部。

2000年,金少庚采写的《科技魔力与传统观念的较量》在《农民日报》以整版位置推出,引起了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不少代表委员直书中央,呼吁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入手,解决“三农”问题。

2001年,他采写的《唐河科技股份制破解农业发展难题》,刊发《农民日报》、《河南日报》一版头题,在全国率先叫响了这一经验和做法。根据这一线索,新华社记者写出了《唐河大规模引进专家改造传统农业》的内参,为此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一个月内作出三次批示,让唐河经验推广全国。

1999年,金少庚出版了第一部50万字的新闻作品集《荷锄笔耕十二秋》;2005年在河南省首家出版通讯员文集《金少庚新闻作品选》,总计98万字;2007年《金少庚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为头版头条卷《庄稼地里出新闻》、社会新闻卷《天下奇缘,母女俩同一天嫁给父子俩》、散文卷《消失的河流》,总计98万字;2007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金少庚丛书》,200多万字。文集出版后,在全国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新闻作品被作为各地新闻培训班的评讲教材,受到各大媒体专家和广大同仁的肯定和欢迎。

金少庚既有对新闻的热爱,也有对文学的痴迷。随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加班加点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的村庄》(又名《村庄梦魇》),以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以及对乡村生活细腻的纪实笔法,以家乡特定历史年代为背景,三条故事线索展开,书写那个特殊年代人们身上的传奇故事。该作品,使他完成了从新闻作者向文学作家的成功过渡。

当时,他刚刚经历一场车祸,一条腿粉碎性骨折。但小说创作给了他战胜病痛的力量和勇气,他的大部分写作都是躺在病床上手写的,而且边创作边在媒体连载。即便是后来发现心脏有问题,到北京安装了三个支架,他也没有停止创作,直到稿件完成。

跟自己的新闻之路相比,金少庚的文学之路也毫不逊色。

2017年9月22日上午,唐河青年作家金少庚“梦魇三部曲”文学作品研讨会在南阳宾馆举行。针对金少庚新近出版的《梦魇三部曲》展开研讨,作家们对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梦魇三部曲》写法魔幻,情节曲折,故事悬疑,语言生动,承载着中原乡土沉重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南阳作家群著名作家周同宾、李天岑、秦俊、行者、廖华歌出席研讨会。著名作家二月河发来贺信。 

金少庚,一颗从新闻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作家,正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