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要规定16两为一斤(古人为何以十六两为一斤)(1)

众所众知,现代的一斤为十两,而在古时候,一斤为十六两。

这是咋回事呢?

秦始皇平定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命丞相李斯制定全国统一的度量衡标准。

李斯很快制定出长度、钱币等方面的标准。

古人为什么要规定16两为一斤(古人为何以十六两为一斤)(2)

制定重量标准的时候,李斯拿不定主意,就向皇帝请示。秦始皇略加思索,批复了四个字——“天下公平。”

李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按照“天下公平”四个字的笔画总数“十六”,做为重量的标准,即十六两为一斤。

以铢、两、斤、钧、石为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古人为什么要规定16两为一斤(古人为何以十六两为一斤)(3)

此后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研究杠杆原理时获得灵感,发明了传统的木杆秤。

他依据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制了十三颗星,最初定十三两为一斤。

李斯重新制定重量标准后,将秤杆的星花又增加了“福、禄、寿”三星。

古人为什么要规定16两为一斤(古人为何以十六两为一斤)(4)

古人以天上的星星做秤杆上的星花,是为了警示生意人诚实守信,不能昧着良心缺斤短两。

古人认为,“北斗七星”主生,“南斗六星”主死,象征着人类的生死;

“福、禄、寿三星”代表着一个人的福气、财禄和寿命,这十六颗星在天空中看得见人类的一举一动,时刻警醒世人——人在做,天在看!

古人为什么要规定16两为一斤(古人为何以十六两为一斤)(5)

做生意的人倘若昧着良心缺斤短两,就会受到天星的惩罚。

少给顾客一两,“福星”就会减少生意人的福气;

减少二两,“禄星”就会减少他的财禄;

减少三两,“寿星”就会减少他的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