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联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M2同比下降1.3%,创下1959年开始跟踪该指标以来的最低水平。有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告诉相关记者,美国M2同比增速转负,正激发越来越多华尔街投资机构押注美联储今年可能只会加息一次,加息幅度仅有25个基点。本期内容,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广义货币(M2)的相关知识。

广义货币m2通俗解释(广义货币M2的威力)(1)

一、何为广义货币

广义货币(Broad Money)是“狭义货币” 的对称。狭义货币 (M1) 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由于各种定期存款一般可以提前支取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把它算作货币,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便于分析和控制市场金融活动。依此类推,储蓄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易转手的短期债券等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准货币,也可按其流动性状况囊括进来,通常用M2、M3等作代号进行分类统计,依次递增的准货币在流动性上依次递减。各国中央银行对这些分类指标的规定有所不同,广义货币分类指标的多少在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

二、MO、M1、M2的关系

了解完M2的相关内容后,你对于M0与M1又有何见解呢,且随小编来一探究竟。

M0是指流通中现金,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MO、M1与M2的关系如下:狭义货币(M1)=M0 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广义货币(M2)=M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 信托类存款 其他存款。

三、广义货币(M2)的市场意义

广义货币(M2)对于市场的调节作用也有其重要的作用,小编接着为你讲一讲。

广义货币m2通俗解释(广义货币M2的威力)(2)

M2包括了一切可能称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反映的是货币供应量,体现社会总需求变化和未来通胀的压力状态。简单来说,M1反映了社会现实的购买力,而M2不但反映现实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M2增加,通俗来说就是央行放水了。至于放水是好事还是坏事,得看放出来的水是去了哪里,也要看你手里的资产增值速度有没有超过放水的速度最好的结果是放的水进了实体经济,企业扩产,工人收入增加,进一步就能刺激消费,推升经济发展。但实际过程往往没有那么高效,钱变多了变热了,自然就会奔着更高效的方式去。如果放的水进了楼市,那就会推升房价上涨,对手里有房的人来说就是坐享增值;对手里没房的人来说,就需要用更多的钱才能入场。

一般而言,股票市场的潮起潮落是资金流动的变化引起的,若进入股市的资金逐渐增加,则股市逐渐活跃,股价会逐渐上涨;若进入股市的资金逐渐减少,则股市人气会逐渐衰落,股价会逐渐下跌。从最近十多年的历史看,每当M1比M2低很多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新的牛市将会拉开序幕;而M1比M2高很多时,牛市行情会结束。

我国股市背后的制度性基础是我们关注的要点。一般情况下,当M2增长速度超过M1时,经济活跃程度在下降,经济增长处在走下坡路的状态。此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应该是下降的,1996年、1999年、2005年都是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股指大幅度上涨的原因在于政策的干预,每当经济出现疲态,政府即会出现放松货币,多余的货币首先选择进入股市,推动股市大幅度上涨。

当股市活跃之后,老百姓将储蓄资金投资到股市中去,储蓄资金便成了企业存款,则表现为M1增长速度不断增加。但经验数据表明,当M1超过M2且超过22%之后,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最长的是2001年上半年,持续了5个月)。这可能意味着后续的储蓄资金转化为股市投资资金的动力耗尽了。当M1大幅长时间超过M2且都超过22%表明市场流动性泛滥,会导致通货膨胀,这时央行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收缩流动性。此时,股市中的钱会撤回到银行,导致股市下跌。

广义货币m2通俗解释(广义货币M2的威力)(3)

好了,本期关于广义货币(M2)的内容,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各位小伙伴们也都有所思考吧!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踊跃留言,我们下期不见不散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