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古代有一种刑罚叫“株连九族”,这“九族”到底包含哪九族?如果女儿已经外嫁到他姓,算不算在内呢?

其实这个概念在古代就存有多种解释,例如“三族”和“九族”之说:

“三族”,一种说法是:“父母、兄弟、妻子”;

另一种说法是:“父族、 母族 、 妻族 ”。

这两种说法,古人也有分歧。现在大多数人比较认可前一种说法。

株连九族都是亲戚吗(株连九族包含哪九族)(1)

至于“九族”,也存在不同意见和说法。

一种说法是:“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

另一种说法是:“九族者,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沈家本《历代刑法考 ·刑制考》)。

其中“父族四”指:

1.自己全家老少;2.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老少;3.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老少;4.出嫁的女儿及外孙全家老少。

株连九族都是亲戚吗(株连九族包含哪九族)(2)

“母族三”指:1.指母亲的父亲(外祖父)一家;2.母亲的娘家(外祖母)一家;3.母亲的兄弟姐妹(姨母、舅父)及其儿子全家。

“妻族二”指:1.指岳父全家老少;2.岳母的娘家全家老少。

可见“株九族”是一种很重的刑罚,之所以要牵连这么多人,为的是就是斩草除根、消灭一切可能存在的复仇力量,以免后患。那当然是“宁可错**,也不可少*一人”。

株连九族都是亲戚吗(株连九族包含哪九族)(3)

那么“九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说法呢?实际当中又是怎么执行的呢?

“九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实际事例中,往往是一种“虚称”。在传统文化中,“九”代表至高之数。故“九族”之说并非实指,实际指代的是:

有亲缘关系的所有族系及其支系。说白了,同辈上下三代只要沾亲带故,甚至连交往亲密的朋友都将受到无辜株连。

封建统治者也不愿意制订完全明晰统一的范围和标准,这样有利于他们手握更多的话语解释权。兴致所至、随心所欲地临事拟旨。只要认为存在隐患的,就一定要清理干净,斩草除根才好。

株连九族都是亲戚吗(株连九族包含哪九族)(4)

就连族刑连坐法的实践家商鞅也说:

“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

所以,嫁出去的女儿毋庸置疑是算在其内的,并且包括上下三代:

1.父辈出嫁的姑母连带姑母儿子一家;

2.同辈出嫁的姐妹及其姐妹子女(外甥)一家;

3.下一辈的女儿及丈夫(女婿)一家。

株连九族都是亲戚吗(株连九族包含哪九族)(5)

明朝大家方孝孺曾被燕王朱棣诛灭“十族”。由此可以看:出什么“九族”、“十族”只不过是一种“虚称”罢了,宁可错一千个,也万万不可少一个!甚至包括交往亲密的朋友、师生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