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媒体资讯,看到一篇文章说“今天的大学生该多看书了”,这让俺一下滋生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难道“昨天”的大学生“少看书”就是理所当然的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多读书不要浪费时间?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多读书不要浪费时间(千万别说没时间读书)

多读书不要浪费时间

翻阅媒体资讯,看到一篇文章说“今天的大学生该多看书了”,这让俺一下滋生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难道“昨天”的大学生“少看书”就是理所当然的吗?

点击链接进去一看,原来有点标题党的意味。文章其实说的是读书的重要性,或者意义什么的,基本上都是属于嘴和耳朵都起茧子的老生常谈。

看官别想多了,笔者没有轻慢的意思,反倒是觉得基于阅读本身的重要,怎么强调都不过,新学期伊始,再次反复弹奏老调调确实也很有必要。

想不到的是,该文后面的跟帖:虽然大家都认同阅读的不可或缺,但在排位靠前的评论中,“没时间”阅读论调居然有不少人点赞支持。比如“很多强制性的活动,把时间都霸占了,每天很忙却感觉什么都没学到”。也就是说,这部分人大概觉得自己的读书时间被剥夺了。大约这种说法不是空穴来风,“强烈建议学校减少不必要的活动,留给我们更多的自由时间”,这样的说词——也就是望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也引发了共同的感触,再加上“老师布置各种各样对学习意义不大的作业”,以及班委、学生会、协会的事,整天“忙得莫名其妙”之类……总之,言外之意就读书没有时间了。这实在是有些让人意外。

关于阅读的必要,我们有很多理由,从宏观角度上说,诸如文明进步、社会发展什么的,差不多是年年讲、月月讲,同样频繁的布道,还有立基于个人立场的劝诫和感悟,像职业进阶,素养提升之类,甚至“颜如玉、黄金屋”这种陈词滥调亦是不绝于耳。

当然,作为不读书的群类,各种理由、借口也有,而且还很充分的样子。比如读书无用的切身经历:研究了无数发财学著作结果最多只是变身发财学专家,罕有成为财主的——倒是“不读书”的有不少人发了财。还有就是十年寒窗所学,足以应付现实中的工作要求,等等。客观说,这些个理由虽然有点荒唐,但您还真不好说服持有这些观点的人,况且阅读本身的结果,也未必就是单向地奔向美好、奔向远方。试想,阅读如果缺失思考,那还真就不如不读。而另一面,思绪繁多的阅读,却又很难不滋生背离旧理念、旧价值观的胡思乱想,更别说现实世界中那些不良学者专家因为读书坏主意倍增的现象了。

事实上,虽然我们劝导全民阅读,但我固执地认为读书只是部分人的事儿,故而若干人理由充分地走不阅读的路,我觉得也是正常的。

然而,说到没时间读书,这种理由就很扯了。

读书并不是需要沐浴斋戒、正襟危坐才能从事的活计,也非学堂里聚精会神的洗耳恭听,闲暇时光,碎片时间都可以阅读,不是吗?不说大学生,就一般人而言,个人觉得平常日子里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时间,即便真的课业、工作很多,或者还有繁乱的生活日常加身,但如若您真想读书,“时间”的寻获真不是事儿。简单说吧,早起半点钟行不?或者晚睡40分钟可以吧?放下手机半个小时对每个人来说都完全不是问题,这没错吧?闲逛时刻步履加快一点,紧缩出几十分钟,聊大天和娱乐时间减少一些,想来这些也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再不济,电视少看一个钟点,或者发呆发愣、家务伴随的时间咱听听书,这可以有吧?现在听书跟随手机无处不在,上下班时间改玩游戏为听书,这不难吧?不错,那些需要字斟句酌的理论书不适于“听读”,但故事性很强的文学名著——尤其是那些引人入胜的佳作——听起来显然是不应该有困难的。

总之,如果我们真心要读书,当下就可以翻开书页——现如今可以说每个人身旁都有书,或者是可以很轻松的找到书:手机有吧?阅读App很容易满足您读书的欲求。再有,您要是再来个精心的阅读计划,比如每天阅读几十分钟之类,一周下来,读完一本书还会是事儿吗?

显然,无论多忙,读书的时间总是有的,千万别说没时间读书,而是应该自己内心反省,是不是真的想读书,是不是在心智深处让阅读的理念有个生根发芽的区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