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怎样预防传染病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内容简单(冬季怎样预防传染病)(1)

随着冬季的来临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

【预防】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内容简单(冬季怎样预防传染病)(2)

二、结核

引起肺结核的元凶是结核分枝杆菌,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预防】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做胸部x线检查、做痰结核菌检查,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

预防方面,加强学生营养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扫与消毒工作。确保教室通风换气,减少结核病的感染和传播机会。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内容简单(冬季怎样预防传染病)(3)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预防】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

(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内容简单(冬季怎样预防传染病)(4)

四、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

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内容简单(冬季怎样预防传染病)(5)

五、手足口病

主要表现: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多见于患者手指、手心和脚心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平时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内容简单(冬季怎样预防传染病)(6)

六、总体原则

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是:

1.注意加衣,避免受凉

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门在外要注意加衣保暖,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同时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2.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3.净化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流通

尽量不要拉上窗帘,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要常开窗户让室内空气流通交换,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4.作息规律,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注意饮食

应多喝热开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预防感冒的作用。同时豆制品,鱼虾蛋类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拒绝食用“三无”不卫生食品。

6.免疫预防

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

7.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文/图 李志刚

来源:洋县贯溪中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