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戒田伯光,荒而不淫坦荡荡。

田伯光,读过《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此人。外号万里独行,无奈又是不可不戒大师。

衡山城外戏仪琳,回雁酒楼斗令狐。

长安酒窖香满天,思过崖上太白仙。

不戒死穴魂飞散,华山之上真情现。

恶贯满盈余沧海,一较高下论输赢。

恒山门徒田伯光,二十里铺救师傅。

万箭穿心浑不怕,不可不戒终成果。

君子不器士不可以不弘毅(不可不戒田伯光)(1)

他一身痞子习气,匪气十足,但偏偏让人恨不起来,说他是恶人但他做的都是以恶治恶的好事,颇有点惩恶不扬善的感觉,要说是好人确实也做了不少的坏事,性情中人骨子里也透露着浪子习气,较至于令狐冲的浪子形态的另一面,姑且称为可爱的调皮吧。做事不计后果,率性而为不受名门正派条条框框的约束,我就是我,自成一派。

他外号“万里独行”,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人,永远是一个人。快刀刀法不输于青城派余沧海,若他真要为祸江湖,以他的实力完全可拉起一个做尽坏事的帮派,他没有这样做。在那个江湖,青城派灭门福威镖局,嵩山派灭门刘正风一家,恒山派差点被灭等等,何为正?何为邪?而这个号称万里独行的汉子,在如此凶险的江湖依然我行我素,也不足为奇了。

君子不器士不可以不弘毅(不可不戒田伯光)(2)

其实,他也是幸运的,他结交了同是浪子的令狐冲,他认识了美丽而又慈悲的仪琳,他遇到了嫉恶如仇的不戒和尚,他皈依在了恒山门下。不戒和尚逼他去华山请令狐冲,遇到了华山掌门的君子剑岳不群要杀他。令狐冲为了他宁愿自刺一剑也不杀他,同时也是不戒和尚的一只鞋救了他一命。当时他曾坦言,“我田伯光一生独来独往,能结交令狐兄,也不枉此生了”。也是一命换一命,正因不戒和尚的相救,换的了女儿仪琳的一命。他,田伯光也是为了仪琳,挡住了那满天的飞箭,命终究还是给了仪琳。

君子不器士不可以不弘毅(不可不戒田伯光)(3)

记得曾有好几个影视版本,说是田伯光喜欢五毒教主蓝凤凰,可能也是编剧喜欢田伯光这个人物,所以改编硬凑要为他拉个CP,其实大可不必。要说田伯光的一生吧,也是始于仪琳终于仪琳,生也仪琳,死也仪琳。他和令狐冲结识,遇到不戒和尚,皈依恒山,甚至是识得武林前辈风清扬,都要从这个善良而又单纯的小尼姑仪琳说起。

衡山城外,回雁楼上,思过崖边,和令狐冲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一个名门正派前途无量的华山大大弟子,一个恶名江湖的采花淫贼独行客,在这样不可思议的身份下,他们是豪气干云,英雄相惜,结识了。令人很费解的是这个亦正亦邪独来独往的江湖汉子,竟然听从了令狐冲的劝诫,不说是改邪归正,至少后期的行事作风是好的。令狐冲曾对他说:“田兄,承蒙你数次手下留情才交的你这个朋友,但是有一事,在下要却好言相劝,不然这朋友也是做不成了”他苦笑着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令狐冲我听你的话”之后二人击掌为誓,以后他就真也没做过什么出格之事!

君子不器士不可以不弘毅(不可不戒田伯光)(4)

田伯光,应是属于刺头型人物,豪气和痞气都有,却信守承诺。回雁楼相斗,明知上当却依然信守承诺,颇有君子恶之古风。我猜他内心也是向往扬名江湖,人人称赞的大侠生活。只因他没有名师指点,没有正派身份,只能靠自己闯出名堂,所以难免会走极端。当然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投靠当时的大哥“日月神教”,他却没有,我想他也是知道的,如果真的投靠了日月神教,就真的是一条不归路,一入神教,在难自由。要么像曲洋刘正风一样被逼死,要么就是一生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如果真是这样,他可能不会遇到仪琳,也不会结识令狐冲,更不会皈依恒山,就像思过崖的十大长老一样,就只是十大长老。

精彩的人生要自己去掌握,他的一生虽不光彩却也自由,是家长口中的反面教材,倒也是洒脱不羁。

君子不器士不可以不弘毅(不可不戒田伯光)(5)

现实中,田伯光这样的人,应该就是那种,不受拘束,执着拼搏,但是喜欢沾花惹草的男人。有实力,有魅力,真性情,热爱生活,但是不顾家。我是真不知道这样的男人,会不会真的爱上一个人,如果有,也可能只有是仪琳。如果说他是对仪琳见色起意,那当初为什么会穷追不舍呢,或许是那瞬间的怦然心动吧。也只有仪琳这样单纯而又善良的傻白甜,才可以俘获放浪形骸的他。不管别人怎么看他,至少他是一个守信之人,如此品质难能可贵。真情的他,直到死去的那一刻,记挂的还是仪琳,他说我把你的女儿带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