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货拉拉因非法客运被罚20万#冲上热搜该热搜起源于货拉拉近日吃到的两张罚单26日,据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介绍,自今年4月以来,已累计查处14起通过“货拉拉”网络货运平台接单的非法客运案件(均为高价载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为什么货拉拉总是封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为什么货拉拉总是封号(一月两次被约谈处罚)

为什么货拉拉总是封号

5月27日,#货拉拉因非法客运被罚20万#冲上热搜。该热搜起源于货拉拉近日吃到的两张罚单。26日,据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介绍,自今年4月以来,已累计查处14起通过“货拉拉”网络货运平台接单的非法客运案件(均为高价载客)。

自5月以来,货拉拉两次被上海相关部门约谈、罚款。整改未改,屡触红线,“货运大哥”货拉拉到底怎么了?

货拉拉因非法客运被罚登上热搜

网友表示:“该罚!”

据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发布,“货拉拉”网络货运平台在道路严格管控期间,违规发布召车信息、派发订单,为驾驶员从事非法客运,高价载客等违法行为提供网上招客渠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5月12日,“货拉拉”网络货运平台在上海首次受到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对“货拉拉”网络货运平台开展了线上视频调查处理及约谈,通过对皖CM8***等客运车辆的立案调查,明确该公司未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核验、登记义务,并且向没有资质的驾驶员和车辆违规派发订单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对该公司开具了《处理通知书》。

然而,吃了罚单的货拉拉似乎并未收敛。距离上一张罚单开出仅半月,货拉拉再踩监管红线。在整改期限内,上海市有关部门依然在执法现场发现多起通过“货拉拉”网络货运平台接单、从事非法客运和货运车车厢载人的行为。

5月22日,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和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再次联合视频约谈了深圳依时货拉拉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要求货拉拉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坚决杜绝货车车厢非法载运人员以及客车超员的违法行为。

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就平台未整改到位的情况再次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立即对平台内在沪经营的注册车辆再次逐一复核,及时清退无货运资质车辆(全部客运性质车辆)及人员;二是立即关闭“货拉拉”APP小费加价功能(包括司机端和乘客端);三是在道路管控期间,不得向保供专用车辆和管控车辆派单。

约谈会后,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再次对“货拉拉”网络货运平台开出10万元的罚单。

5月27日,货拉拉因非法客运被罚受到网民关注并登上热搜。针对“货拉拉”变“客拉拉”,很多网友表示“该罚!”还有网友提出,“对疫情特殊期间哄抬价载客发国难财的就应负刑事责任!”

对此,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交通事故部主任张向丽律师认为,货拉拉通过平台招募的司机非法运营及货车载客的行为,违反了电子商务法第八十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第六十三的规定。

电子商务法第八十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按照规定对违法情形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或者未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2万元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说一套,做一套?

有货运司机表示:“苦货拉拉久矣!”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货拉拉载客现象不止发生在上海,近期有北京市民也通过约“货拉拉”出行。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北京多条地铁站点临时关闭、公交线路停运或绕行。滴滴等网约车平台对朝阳南部地区划定电子围栏,不得向划定区域派单,出租汽车也不得进入。

出行受限的部分北京市民将目光投向了货拉拉等货运平台。在微博平台上,有多位北京市民分享了自己乘“货拉拉”出行的经历,并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打“货拉拉”出行是否真的可行?近日,北京交通广播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在电子围栏内,记者使用滴滴出行等软件约车均显示“发单失败”。随后记者在货拉拉平台花费将近45块钱,预约了一辆小型货车,5分钟内就有司机接单。

记者在电话中明确告知司机不需要拉货,只需把本人送达目的地。司机同意后,询问记者是否有随身携带的物品。“我们这货拉拉在朝阳拉的都是你们的人,但是软件要求拍货物的照片,你最好随身带个包。”该记者又以乘客身份在街头随机询问了多名货拉拉和滴滴货运司机,沟通后都表示可以载客。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治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钢认为,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规定,相关地方政府有权在传染病疫区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针对部分乘客主动选择乘坐货车出行的行为,胡钢提醒,货车的主要功能是运货,客车主要功能是载客,故两者在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上截然不同——客车安全标准远高于货车。故乘客乘坐货车出行,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且货车不会像正规出租汽车一样投保相应责任险,一旦发生意外,乘客权益将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此外,乘客还有个人信息被违法滥用的风险。

然而,并非所有货运司机都愿意“载人”,部分货运司机也表示“苦货拉拉久矣”。法治网研究院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中,有不少货运司机投诉货拉拉。多位司机声称,接单后客户提出无货载人或者多人跟车,但货拉拉规定不能无货载人,载货时最多可以允许两名客户跟车。司机以不能违规载人拒绝客户后,平台却扣除其5分行为分。还有司机投诉称,“加入货拉拉公司10天做了两千来块流水单,做的流水有五分之一是违法违规载人的!”

一方面,企业内部有明文规定,但另一方面,在实际运营中,却对“违规载人”现象摆出了“默认”姿态。法治网研究院认为,这种“默认”与货运平台的营收压力不无关系,但更意味着平台管理的缺位。

一年被亮六次“黄牌”

专家建议为资本设置“红绿灯”

事实上,近年来,货拉拉等货运平台因合规管理问题造成的约谈和处罚从未中断。

2021年4月30日,因存在定价不合理、运营不公平等突出问题,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货拉拉等平台进行了约谈。

2021年5月14日,针对平台公司抽成比例高、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交通运输部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8家成员单位对包括货拉拉在内的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2022年1月20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满帮、货拉拉、滴滴货运、快狗打车等4家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公司进行约谈,对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美团出行等4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提醒。

2022年2月24日,因修改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未依法公开征求意见,货拉拉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田监管局罚款40万元。

……

加上今年5月的两次约谈和处罚,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货拉拉”们已至少被亮了六次“黄牌”。

对此,胡钢建议:一是完善行业规范。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将出租车客运服务(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客运服务)、网络预约货运服务等一体化规制。同时,完善其他配套法律制度,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遏制资本无序扩张。

二是强化协同监管。旗帜鲜明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深化交通运输、网信、市场监管、通信、公安、人民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实现协同监管、穿透监管和有效监管,保障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促进自律自治。激活广大消费者和劳动者的依法维权积极性,更好发挥消费者组织、工会组织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依法规范引导经营者履行法定职责和社会责任,推进行业协会优化行业自律自治职能。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法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