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民素质纲要》指出: 因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社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 并且给出明确的措施: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常年的物理教学工作,笔者发现一个问题:鉴于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学生学习物理是比较困难的。通常情况下,物理课堂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兴趣不高。即便是物理成绩好的同学,也仅仅是被训练了物理思维,他们会做物理题目,但是对物理没有感情。高考一旦结束,就与物理彻底分手。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让他们终生接受科学教育呢,又怎么可能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呢。

这不仅一个物理老师的悲哀,更是物理教育的痛点。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也为了让自己的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本人一直在研读各种教育理念,并对相关国家政策投以极大的关注。所为念念不忘,必有反响,“体验式教学”就在此时映入笔者的眼帘。

关键词: 全民科学素质 体验式教学 物理教学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物理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讲授式研究,探究式研究,合作式研究等方面。体验式研究的书籍也有,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初步研究范畴,主要是理论方面的初步探析,可供实际操作的方面相对薄弱。

体验式教学的报纸和期刊中论述的各有侧重点,但是也有共性,都强调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为课堂注入活力,让教育贯穿学生的一生。

作为一名自幼便对物理充满了浓厚兴趣的物理教师,本人对体验式物理教学抱有极大的兴趣,并坚信体验式物理教学会为物理教学注入生命活力,必将促使学生终生学习物理,对《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计划》的推进起着奠基人的重要作用。 研究措施

第一步,弄清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模式。

体验式教学,通俗的说,就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既掌握知识点的内容,又知道知识生成的过程,“知其然,指起所以然。”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参与到学习的研究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不仅在课堂上,更是在课外的日常生活中。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

体验式教学常见的模式有朗读中体验,互动中体验,情境中体验,实践中体验,创设情境体验,艺术欣赏中体验和反思中体验等。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充分备课,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眼、耳、手、口、鼻,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让课堂充满生命。

第二步,对物理学科和高考模式十分熟悉。

从教十年,多次循环教学以及对物理学科的挚爱,本人对物理知识如痴如醉,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总是下意识的在心里用物理知识对它进行解读。例如,做饭时,鸡蛋不小心掉在地上摔碎了,会想:“鸡蛋与地板砖的相遇,为什么是鸡蛋烂了,而不是地板砖受伤?”然后会自己给出答案;一家人吃火锅,更是会思考:“为什么清汤锅和青椒牛油锅不是同时沸腾?”接着会在心里给出自己答案。那种时时刻刻与物理相伴的生活,处处有物理的生活,让本人的人生温馨又摇曳多姿。

既然身为高中物理教师,考试大纲的研读是必不可少的。对每年的高考题,都会各种角度的研究,争取对考试中心的命题做到最大程度的心中有数。久而久之,仅仅关于知识传授的课堂就被鄙弃了。

目前的备课,本人已经基本不用去关注知识点,而是更多地思考以何种模式展开自己的教学。时间,节奏,语言,个人魅力的提升等方面是本人目前修炼的重点。

第三步,具体的实施。

这一部分,将结合理论,以课堂实录的方式向大家讲述本人的体验式物理教学。

今年的4 月15 日,师生共同学习体验了《与神舟十三号相关的物理问题》,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这是王亚平三人太空出差回来的第二天,也是“ 国际航天日”后第三天。

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共同观看视频,回顾“神舟十三”的发射,在轨运行和返航,并让学生创设类似的小游戏。这属于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迅速进入物理学习的环境,为课堂注入活力。

在学生兴趣盎然,激情澎湃时,在多媒体上出示了以下四个相关问题:

  1. 发射—卫星发射的速度与宇宙速度的关系?
  2. 在轨—在轨运行时的线速度,角速度与周期等参量的计算。
  3. 返航—卫星变轨问题的运用。
  4. 以上三个层面问题的综合运用。

1.我国发射了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最大速率约为(  )

A. 0.4 km/s

B. 1.8 km/s

C. 11 km/s

D. 36 km/s

2.如图所示,ab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它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R和2R(R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理实验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体验式物理课堂研究)(1)

A.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1

B.ab的周期之比是1∶2

C.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3∶4

D.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9∶2

3.探测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变轨后在周期较小的轨道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与变轨前相比(  )

A. 轨道半径变小

B. 向心加速度变小

C. 线速度变小

D. 角速度变小

5.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

A. 速率变大,周期变小

B. 速率变小,周期不变

C. 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 速率变小,周期变小

出示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了分小组进行积极的讨论。

这个环节为互动体验,每个学生因为知识结构,个人兴趣等个体差异,对问题的理解和感知是不一样的。通过互动体验,交流了思想,每个人都对同一问题多了不同层面的认知,加深了印象,获得了更深刻的体验。

等学生的讨论声音弱了下去后,让小组进行展示。并且给展示的同学编上序号,01号,02号,03号,04号航天员。每一位“航天员”在“汇报”时,脸上都多了份航天员的凝重与自信。“ 汇报”完毕后,进行“颁奖”,班长起立到讲台,分别给“航天员”们颁发奖品——棒棒糖。由于气氛的烘托到位,班长到航天员面前,敬礼,双手颁奖。这部分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进入学习的自知中。

课堂的最后,又播放一个小视频,通过艺术欣赏和反思的体验方式让同学们一起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看着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旁上那庄严的神色,本人也被感染了。“这些都是祖国的栋梁,祖国的未来啊!”我心里想着,“同学们,目前神舟十三号顺利返航,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神舟十四号,检查作业的爸爸要出差了。这些都是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不断积累,不断努力的结果,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参与到这些高端的工作中,但是我们也在做着我们自己的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我们终将可以,因为我们的目标始终是星辰大海。”

这一环节属于艺术欣赏体验,让学生的学习得到延伸。

第四步,反思。

每一节课后,都要有一个反思过程。没有反思的课是不完整的。例如这一节课,还有很多可完善的地方。例如,可以买一些模拟航天的道具,让学生参与进来。再者是,再重视一下其中的计算问题,扎实基础,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不够。最后的结论也可以由学生做出总结。

取得的成效

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层次: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成功体验。鉴于这些年来体验式物理教学的研究实践。例如讲力时,让学生徒手劈砖,讲平抛运动时,让学生自制小游戏,观察平抛运动的规律。学生对物理课堂充满了期待,偶尔有事请假,跟学生说,要耽误一节物理课时,学生们那一声长叹,让本人自豪又惭愧。

2021年高考,几个学生特意打来了电话,“老师,我报的物理学专业”。薪火相传,令人感动。

结论

体验式物理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尽管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精益求精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在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中,唯有“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才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时效,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和物理素养,让学生离星辰大海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