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距离单位里到底是多么远,换算成现在单位到底多少米,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数字,书中动辄一万五千里的距离令人遐想联翩,上古真的是一个神话的世界吗?华夏的祖先真的能跨越如此远的距离吗?要想知道谜底,就必须对书中的“里”进行考证。

山海经的山经应当是此书宗旨所在,山经里面描述最准确的就是当时统治的中心地带,现河南附近,别的经都是几百里几百里的算,中山经几十里几十里的算,描述地理相对于其它经也较为准确,而且这里有几条几千年来都没有变过名称的河,例如伊水,洛河,黄河。下面我们摘取中山经二经进行分析,以比较现代的米和当时的里之间的关系。

以下进行的是一个数学推导题,目的推导出米与当时里的大致的换算关系,其它不在考察范围之内。

《中次二经》注山之首,曰煇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鹖。

  8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7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

  6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5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4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蚔,食之不眯。

  3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

  2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

  1又西一百五十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凡济山之首,自煇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仔细阅读你会明白,古代伊水和现代伊河是一致的,都是在汇入洛河以前叫伊水,

文中标号1是伊水发源地,标号8的是经中最后注入伊水的支流。

山海经地位最高的存在(山海经的34)(1)

如果你仔细看会看到山脉走向和伊水流向基本一致,这就为我们比较提供了基础。

现代测量已知伊水总长度267千米,等于267000米,

从标号1到标号8相加为1720里(不知道经文中1670里怎么来的),

267000除以1720等于155米,经文中里等于现代155米左右。

现在假设经文没有穷尽伊水最后的支流,也没有算准伊水真正的源头,那么1720里这个数字还得往上升,结果就是得数变小,比155米要小;如果穷尽了伊水的长度,那么得数就是155米,因为现代测量伊水总长度267千米是准确的,这个量是不变的。

伊水的长度是弯曲的,但文中的山脉走向和距离也未必是直的,这个误差假设相互抵消;文中山脉是从山顶上还是从山底下测的距离,我们认为应是从山下估算的距离,因为经文中记载很多山爬不上去,山下多水或者是山是直上直下的四方形的,只能从山下进行估算,挨个爬在古代估计也挺难。

因为以文中发源地和支流来穷尽伊水总长度应当是有误差的,伊水总支流现代看有大小60多条,经文应是只记载最主要的支流,但是以山海经对山脉河流的执着程度,经文对主要山峰和主要河流肯定是有记载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估算一个保守数字,1720里覆盖了伊水长度的一半以上,如果算一半的话,那么1720里得乘以2才能覆盖伊水总长度,计算变成了267000÷(1720✖2)等于77米。

那么山海经的“里”与现代的米换算关系大致就出来了,“里”大概相当于现代77米至155米左右。

我们取一个相对感性的数字100米左右,不问理由。

这么算来到非洲和美洲研究山海经就没大有必要了。

失误之处,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