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江宁府”与“苏州府”之首字。

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占中国的1.12%,人均国土面积在中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江苏辖江临海,扼淮控湖,经济繁荣,教育发达,文化昌盛。地跨长江、淮河南北,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拥有吴、金陵、淮扬、中原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地理上跨越南北,气候、植被也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江苏东临黄海、太平洋,与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接壤, 与日本九州岛、韩国济州岛、美国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亚州隔海相望 ,已与加利福尼亚州缔结为姐妹省州 ,成立了“江苏省-加利福尼亚州”联合经济委员会 。

江苏与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各省第一 ,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江苏省市人均GDP常年居中国各省首位。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

上期我们结束了对东北篇辽宁省的介绍,想必大家对辽宁省各区域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起我们开始介绍华东篇江苏省,我们由北向南依次介绍,第一站徐州市,感谢大家的点评!

想了解之前的文章大家可以关注我,阅读我的往期内容,谢谢大家!

1.城市介绍

--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地级市,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医疗、会展中心,也是江苏省重要的经济、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心。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宿州,东临连云港,南接宿迁,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徐州交汇,作为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徐州素有“淮海之都”之称,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新西兰产品中国展销中心总部驻地 ,国际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誉。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楚汉时,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西汉时属楚国,东汉属彭城国。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增添郡,治彭城。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为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宋、元两朝都置徐州,属归德府。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明初徐州曾属凤阳府,直隶京师,后属南直隶。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徐州民国初,徐州府废,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汪伪中华民国淮海省省会。民国时期,徐州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八大城市之一。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就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1949年因江苏省尚未完全解放,徐州市暂由山东省代管,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1970年,徐州专区改称徐州地区。1983年,江苏撤销地区专员公署,实行市管县的建制。

--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90%,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2.美景

云龙湖旅游景区·云龙湖地处市区中心,湖东有云龙山,湖南有珠山,湖西有小长山和卧牛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湖波浩渺,山色叠翠;古往今来吸引众多游子;北宋文学家苏轼,任徐州知府时,即情钟此湖。·湖东区以水上活动和参观游览为主;湖西区以疗养度假为主;湖南区以娱乐及宾馆为主。·景区内有小南湖景区、儿童水上乐园、万人游泳场、云龙山索滑道等景点和大型娱乐设施。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2)

徐州博物馆

--徐州博物馆创建于1960年,座落在徐州市南风景秀丽的云龙山北麓。原址为清高宗乾隆皇帝1757年南巡时的行宫旧址。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发展文博事业,1996年徐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址辟地扩建博物馆,1999年5月即竣工开放。徐州博物馆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由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陈列楼有八个展厅,陈列内容有《古彭之宝--徐州文物精华》、《俑偶华彩》、《邓永清收藏书画》、《清式家具》等,陈列各类文物精品近千件。楼内还有展厅、学术报告厅、内外宾接待室、旅游纪念品中心等;乾隆行宫及碑园陈列汉至唐代墓志、石幢和唐宋时期书法名家的法贴刻石近百方,是一处典雅秀美的文物园林;土山汉墓曾出土银缕玉衣、鎏金兽形砚等珍贵文物,为东汉时期分封在徐州的某代彭城王夫妇的陵墓,也是徐州市区发现的唯一东汉诸侯王墓;旅游纪念品中心经营高档礼品、碑贴字画、史志邮品、艺术书籍、民俗工艺等,并开展文物鉴定、文物修复等业务。为配合新馆落成开放,还绝版发行人999套文物金卡,限量发行名家金箔画。徐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承担着本地区的考古发掘、文物收藏、陈列宣传、科学研究等任务。随着新馆的建成和开放,徐州博物馆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国内外嘉宾,并将在新的世纪里为发展徐州的经济和文化事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馆内环境清幽,绿草如茵,也是游人休闲的好去处。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3)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4)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5)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6)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7)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8)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9)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0)

龟山汉墓

龟山汉墓,是徐州龟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位于江苏徐州市鼓楼区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墓葬东西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山体掏空。共有15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的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井然有序,是一座地下宫殿。南北两条平行的甬道各长5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每条甬道有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封堵。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1)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2)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3)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4)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5)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6)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7)

徐州汉文化景区

--徐州汉文化景区是集历史博览、园林景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和精品旅游景区,由狮子山楚王陵、汉兵马俑博物馆、汉画长廊 、刘氏宗祠等两汉文化精髓景点组成。囊括了被称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集中展现了两汉文化精髓,它是徐州区域内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两汉遗风最浓郁的汉文化保护基地。徐州汉文化景区呈现为一部立体的汉代史,成为集“两汉三绝”为一体、国内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和国家4A级精品文化旅游区。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8)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29)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0)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1)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2)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3)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4)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5)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6)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7)

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

--淮海战役纪念馆1965年落成开放,馆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及油画、国画、雕塑等2200余件,其中包括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等,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8)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39)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0)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1)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2)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3)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4)

窑湾古镇

--窑湾古镇形成已两千余年,它位于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频发的山洪挟裹而来的大量泥沙成了烧制陶器的最佳材料,于是用泥土烧制砖瓦就成了当地人谋生的重要手段,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名窑湾。古镇区三面环水,一面临陆,又处在新沂、邳州、睢宁、宿豫四县市交界处,故有“鸡鸣闻四县”、“东望与海、南瞰淮泗、西顾彭城、北瞻泰岱”之描述。大运河从镇边流过,河面宽阔约500米,几百年前,运河航道里舟楫穿梭,是国家主要航道,处在这样一个地理位置的水陆码头,可以想象它那曾经的繁华。  明末清初形成的两条主街道——中宁街和西大街,至今仍保持原有风貌。中宁街长约五百米,宽约三米,青石板路,两面是老屋木门店铺。西大街的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绿豆烧酒厂都是值得一看的。据文物部门统计,现存古民居群有834间,商会馆、古庙、碑亭、古桥、古槐、古松等人文自然景观20多处,被有些专家和媒体称为“南有周庄、北有窑湾”。  窑湾远离城市,偏居一隅,虽未遭到战火的破坏,但历经岁月沧桑和自然变故,特别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中的人为破坏,加之多年来地方没有刻意保护,这颗曾是大运河上的明珠,在相当长的时间是风采全无,鳞次栉比的老屋,多是断壁残垣;运河上的芦苇线因为无数艘贪婪的采砂船而消失殆尽。可喜的是,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政府的抢救保护工程已初见成效。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5)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6)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7)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8)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49)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0)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1)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2)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3)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4)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5)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6)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7)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8)

戏马台

--戏马台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年,盖世英雄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故名戏马台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59)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0)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1)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2)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3)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4)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5)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6)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7)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位于在徐州市泉山区湖东路,在徐州云龙湖风景区内。这是一座陈列、收藏、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性博物馆,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等称号。徐州汉画像石馆的大门为仿四川雅安的子母石阙用青石建成,馆名由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亲笔题写。徐州的汉画像石浮雕感相当强,多使用深浮雕,画面比较丰富,层次多且都很丰满。艺术馆分为南北两馆。北馆展出的主要是自清代末年至1989年的馆藏文物精品,国内外学者对徐州汉画像石的认识和熟知的画像石图像都是来自北馆展出的文物;南馆由建筑设计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关肇邺先生主持设计,依山就势,建筑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突现出汉文化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特征。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8)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69)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0)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1)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2)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3)

银杏时光隧道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4)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5)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6)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7)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8)

3、美食

第一怪“羊方藏鱼”是徐州特色名菜。佐以数十种天然植物香料,独特工艺精心烹制。真正鲜美,无与伦比。鱼鲜羊鲜合成一体,其味更鲜。羊肉酥烂味香,内藏鱼肉鲜嫩。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79)

第二怪“爹喽龟”又名为金蝉,是徐州本土人的最爱,吃了它眼睛会变得更加闪亮,而且营养价值极高,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子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0)

第三怪“霸王别姬”原名是龙凤烩,其实说白了就是王八炖鸡 但取个文艺点儿的名字才显得更上档次,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等,乃徐州名馔,成为喜庆宴会上不可缺少的大菜。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1)

吃出文化:徐州产“四宝”

徐州风味世代承袭,独具一格,捆香蹄、小孩酥、蜜三刀、养角蜜……

捆香蹄是汉族传统名菜,传说朱元璋幼年时曾在新沂沈圩舅舅家放牛,与邻居王屠夫交情甚笃。每次朱元璋放牛回来,王屠夫总要送些好吃的东西给他,就是现在的捆猪蹄,也是徐州名特优旅游商品。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2)

徐州特产小儿酥是清朝年间的传统食品,制作方法也十分独特。其特点是香酥甜,十分可口,是老少皆宜的最佳选择。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3)

蜜三刀传说在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从甚密,常借酒相会,所以有了现在的蜜三刀,是当地特产八大样之首,具有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的特色,还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4)

随着岁月的变迁,昔日楚王宫的御用名点逐步演化成古城徐州一种著名的特产点心养角蜜,是江苏汉族名点,白色,形状像羊角,里面是蜂蜜。因其形态似山羊之角,内含蜜糖而得名。这个东东,绝对是甜品中的甜品,里面就是拉丝的糖稀,咬一口糖丝能拉好远,即好吃又神奇还好玩。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5)

吃出的记忆:经典的味道

蛙鱼是一种只有徐州才有的小吃 ,带有徐州人对儿时的回忆,还记得那时候“豆脑……蛙鱼……蛙鱼……豆脑……”的叫卖声,酸甜辣的口味,加上冰镇的蛙鱼,吃起来真是倍儿爽!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6)

烙馍卷撒子是徐州特色的小吃,一般三口之家一顿饭就一两斤烙馍,也有外地游客带走作为特产的,便宜又特色,还容易保存,但要注意密封,烙馍有少许水分,风干就不好吃了)。以其香脆,咸淡适中,入口即碎的特点,赢得了徐州人的青睐!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7)

窝窝头在徐州颇受老一辈人的喜爱,一般是玉米面做的,黄色的,在旧社会人们都吃这个,经特殊配方加工而成,也一改传统窝窝头生硬、干涩的口味。如今的窝窝头已经是一种绿色、美味、营养、健康的美食了。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8)

吃出新颖:地道徐州味

还有一些美食,虽不是徐州特有,但却吃出了地道的徐州风味。

10个徐州人,8个去饭店会点地锅鸡,它源自徐州农家传统烹饪方法,地锅菜的汤汁较少,口味香醇,具有软滑与干香并存的特点。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89)

来到徐州,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煎饼果子的身影,它可以作为早餐和豆浆搭配在一起那就一个字,“绝”这个虽然别的地方也有,做法都是相同的,可是却别有风味。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0)

4.名人事迹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1)

彭祖

彭 祖 姓篯名铿,相传为黄帝后裔。好和滋味,为中华烹饪鼻祖,所创名肴多传于世。献帝尧雉羹,得封大彭国,称彭祖。居官无为爱民,掘土为井、清洁水源。长于养生与房中术,以导引服气功法为民祛病。孔子尊其德,庄子誉其道。有中国第一长寿老人之美誉。徐州有大彭村、彭祖井、彭祖墓、彭祖楼、彭祖园等遗迹和名胜。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2)

奚 仲

奚 仲 传说中车的创造者。任姓,黄帝之后,上、下邳国的缔造者。因造车有功,被夏禹封为“车服大夫” (掌车的官),亦称“车正”。居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后迁于邳(今山东微山西北)。被百姓奉为车神。后人修建奚公祠常年祭拜,以求出行平安。春秋时代的薛即其后裔。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3)

徐偃王

徐偃王 西周徐戎首领,统辖淮河、泗水一带,方圆五百里。曾联合九夷伐周,穆王为势所迫,承认其为东方霸主。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受命于周王巡游天下,推行仁义,予诸侯以礼,待百姓以仁,来归者日增。后穆王命造父联合楚军攻徐,徐偃王为苍生计避战,北走彭城武原东山下。百姓感其恩义,跟随者数万之众。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4)

刘邦

刘 邦(前256年—前195年) 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丰邑人(今属江苏徐州)。前209年举兵反秦,号沛公。前206年攻入咸阳,约法三章,秦人归附。经楚汉战争,前202年击败项羽,建立汉朝,都长安,史称“汉高祖”。在位期间,灭异姓王、迁地方豪强居汉中,定《汉律》,加强中央集权;重农抑商,对外和亲休战,与民休息。平叛回乡作《大风歌》,传唱千古。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5)

项羽

项 羽(前232—前202)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少年勇武有大志。前209年起兵反秦,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巨鹿一战摧毁秦军主力。前206年秦亡,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楚汉战争中,败于刘邦。前202年被困于垓下,最后突围至乌江,自杀。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概,为后人世代称颂。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6)

解忧公主

解忧公主(前120—前49) 西汉楚王戊之孙女。汉太初中(前104—前101),为巩固与西域乌孙的联盟,对付匈奴,远嫁乌孙王。匈奴攻乌孙,解忧向汉求援,双方夹击,大获全胜。见乌孙有倒向匈奴迹象,请汉发兵至敦煌呈进击之势,并谴使持汉节行赏西域各地,乌孙复归汉。后其子即王位,众心归附。前51年,年届70的解忧重归故土,两年后辞世。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7)

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公元34—156) 原名张陵,字辅汉,东汉沛国丰人。相传为西汉名臣张良之后。七岁通《道德经》。汉顺帝时修道四川鹤鸣山。141年作道书 24篇,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创“正一盟威之道”,亦称“五斗米道”,为道教滥觞。自称“太清玄元真人”,道教徒尊其为“祖天师”。其后裔袭承道法,居龙虎山,世称“张天师”。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8)

刘裕

刘 裕(363—422) 字德舆,小字寄奴,祖居彭城(今江苏徐州),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后为东晋北府兵将领。义熙元年(405年)击败桓玄,掌东晋军政大权。先后灭南燕、收巴蜀、平后秦,以图统一全国。积功官至相国,封宋王。晋元熙二年(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当政期间严禁世家大族隐匿户口、田地,实行土断,省并侨州、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99)

南唐后主李煜

李 煜(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人。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不恤政事,但能诗文、音乐、书画,尤擅填词。前期作品多反映宫廷生活,风格清丽。后期怀念昔日生活,感伤身世,在题材与意境上突破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其《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为千古绝唱,有“千古词帝”之美誉。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0)

康熙朝状元李蟠

李 蟠(1655—1728) 字仙李,号莱溪,江南铜山人(今属江苏徐州)。1697年,廷试问军政、吏治、河防等,条对剀切,治河策甚得康熙皇帝赏识,中状元,为徐州史上唯一。授官翰林院修撰,入国史馆编修一统志。两年后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因科场案蒙冤被判充军。昭雪赐还,以著述自娱,著有《偶然集》等。户部山留有状元府邸,云龙山有其撰写的碑文。

以下名人为徐州籍明星[赞]

李保田:中国第一档男星,与王刚,范伟,姜维相当。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1)

原来宰相刘罗锅就是他呀

韩兰成 著名相声演员。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2)

胡卫东:我国及亚洲知名体育明星。被誉为中国飞人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3)

杨影:央视主持人,乒乓球世界冠军。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4)

1977年7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7岁开始打球,1993年进国家队。2001年底,杨影离开曾奋斗多年的国家队。2006年本科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被中央电视台选中,分配进入CCTV5体育频道,现为乒乓球赛事评论员。

韦杰:2004中国超级模特冠军,首位登录巴黎罗浮宫的中国模特。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5)

李子宁:2005世界小姐大赛冠军,我国历史上第一国际模特冠军。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6)

郎永淳:央视《新闻30分》的主持,他是徐州睢宁的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7)

韩晓鹏:冬奥会冠军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8)

李可染:中国山水画大家,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李可染(1907—1989) 20世纪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原名永顺,江苏铜山人(今江苏徐州人)。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习山水画,18岁入杭州西湖艺术研究院攻素描与油画。1940年始画山水和牛,创作《牧牛图》、《牧童短笛》等。将西洋画技法融入国画创作,开一代先河。代表作有《江山如此多娇》、《万山红遍》、《漓江》等,有《李可染画集》存世,蜚声海内外。)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09)

高鸿业:著名经济学家,读经济的都知道那本大名鼎鼎的《西方经济学》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0)

徐誉滕:等一分钟 原唱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1)

韩寓群:曾任山东省省长,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睢宁人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2)

赵化勇:中央电视台台长 铜山县人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3)

阿雅:台湾歌手与娱乐节目主持人,祖籍江苏徐州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4)

刘羽琦:英文名:IZUMIIA 2006年 足球宝贝全国选拔赛总冠军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5)

周梅森:江苏省徐州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6)

阎森:世界乒乓球冠军

徐州市区划分图(浅谈全国34个省级区域之华东篇)(117)

5.诗词歌赋

徐州古称“彭城”,有6000多年的历史,有“自古彭城列九州”的美誉。徐州是豪杰辈出之地,诗词也多有豪放之气。刘邦一曲“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下面整理了16句有关徐州的诗句,请欣赏。

1、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2、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3、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苏轼《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

4、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苏轼《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5、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

6、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7、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江神子·恨别》

8、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吕定《戏马台》

9、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陈师道《登快哉亭》

10、万里相随何处,看尽吴波越嶂,更向古徐州。——周紫芝《水调歌头(王次卿归自彭门,中秋步月)》

11、野壁山墙彭祖宅,塺花粪草项王宫。古今尽付三杯外,豪杰同归一梦中。——汪元量《徐州》

12、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白居易《燕子楼诗三首》

13、江山万里忆徐州,十月迎风度小舟。——袁说友《游金焦二山至汲江亭用前韵》

14、徐州胜绝不须问,请问项籍何去秦?江山雄豪不相下,衣锦游戏欲及晨。——苏洵《送王吏部知徐州》

15、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16、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萨都剌《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