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噪声扰民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噪声污染投诉占环保投诉的70%以上那么究竟多大的声音算扰民呢?

日前,《湘潭市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1年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公布,将进一步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提高声环境质量。

长沙居民区噪音扰民标准(多大声音算扰民)(1)

湘潭市城区。(记者 方阳 摄)

对部分功能区进行调整

湖南省湘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噪声的技术监测表明,尽管湘潭市噪声污染投诉占比高,实际上,2020年,湘潭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3分贝,较上年下降1.2分贝,昼间声环境质量评价为“较好”。2020年湘潭市除4类功能区因建成区面积增大、汽车保有量增加导致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超出相应的标准限值外,其他各类功能区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年均值全部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限值。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于2016年正式实施,随着湘潭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变化,原有声环境功能区已不能适应环境噪声管理需求。根据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求,湘潭市对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进行了调整。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4大类:

第1类是指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第3类是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第4类为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以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第2类是指除1、3、4类之外,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这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强调了特殊管控要求,在高考、中考、学考期间,全市城区范围内及各类考点周边应做好考点及周边声环境治理工作,生态环境、公安、住建、城管等部门应严控各类噪声,确保良好的备考及考试环境。

此外对工业商住混杂区域有新的管控要求,对于已划定为3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其中居住区、学校等噪声敏感点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已划定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其中工业企业厂界内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厂界外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在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发展提供空间。”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长沙居民区噪音扰民标准(多大声音算扰民)(2)

湘潭市城区。(罗红亮 摄)

布设176个监测点位

湘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根据技术规范,他们在全市有三种类型的布点检测。

第一种为区域噪声监测点位。在城市建成区内布设铁牛埠、下摄司、纳帕溪谷、湖湘公园、盘龙名府、江麓学校、长株潭大市场等100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

第二种为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在城市建成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道路,比如在韶山西路、和平路、建设北路、湘潭大道、潭州大道等66个点位布设环境噪声监测点位,较之前增加了16个。

第三种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位。全市在1、2、3、4类声环境功能区挑选有代表性的10个监测点进行监测。

“我们每年手工对第一种和第二种监测点进行一次昼间噪声监测,第三种为自动监测,需每个季度开展一次连续24小时不间断监测。”湘潭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他们将根据城市噪声整体评价对数据展开分析,制作噪声年度监测报告,掌控城市声环境。

长沙居民区噪音扰民标准(多大声音算扰民)(3)

湘潭市城区。(记者 李新辉 摄)

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新版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如何为环境管理服务呢?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让声环境管理有据可依,可为噪声源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提供重要依据和手段。”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1类声环境功能区内不能规划建工厂等高噪声项目,在项目审批时要尽量避开,3类声环境功能区以工业为主,可不布局住宅小区。

这名负责人介绍,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执行相应功能区的噪声标准限值。

1类区域昼间不能高于55分贝,夜间不能高于45分贝;

2类昼间不高于60分贝,夜间不高于50分贝;

3类昼间不高于65分贝,夜间不高于55分贝;

4类昼间不高于70分贝,夜间不高于60或55分贝。

同时,相关部门接到噪声污染投诉后,可对噪声分贝进行监测,依据不同功能区限制标准进行管理执法。

来源:湘潭日报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廖艳霞 实习生:朱紫橙

编辑:廖敏华 实习编辑:段金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