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看得见”不是孩子被动地看到,而是孩子自发地想去看,看了之后能够在他们脑袋中形成具体的图像,且这些图像不是凌乱的,是有结构顺序的,图像与图像之间有关联。当孩子想说出或画出这些图像的内容时,能够有序的表达出来。

那如何让主题呈现的内容让孩子“看得见”呢?

一、让孩子参与主题内容的呈现

小班幼儿主要以无意识记忆和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容易记住他们感兴趣的事情。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鼓励幼儿运用语言、动作、涂鸦等表征方式记录。如在“叶子”主题活动中,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文字备注并使用语音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呈现“叶子”主题。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1)

中班幼儿的表征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愿意用图画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利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记录属于自己的儿童海报。例如,在“果树”主题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利用点数、符号、图形等表征方式表现“幼儿园有几棵树”,形成了“果树”主题的儿童海报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2)

大班幼儿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发展阶段,愿意用图画或符号进行自主表达,能够抓住一些事物的特征,进行初步的分类、整合,因此大班的儿童海报中会出现较多的图表、符号和文字。例如,在“西游记”主题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利用思维小地图(思维小地图的形式如图所示,指运用思维地图的形式呈现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所思所想)表现主题活动的开展脉络。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3)

仔细观察这些孩子的画作,就会发现是由一些像字非字的符号,以及图画组合成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会感兴趣用前书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4)

所以,我们更强调“让孩子把他们的想法画出来”,而不是写出来。当主题环境有意的呈现孩子的参与成果后,孩子会关注这些内容,这些内容或许是自己参与的,亦或是同伴参与的,对于孩子来说,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种熟悉的感觉不自觉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进而促使他们关注主题墙呈现的内容。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5)

当我们有“看得见”的思维方式,就会有“看得见”的主题环境呈现方式,从而能真正让孩子“看得见”这些环境创设的意义。

二、从结构上,让孩子“看得见”

自左向右结构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6)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7)

自中心向四周发散结构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8)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9)

这就是思维的结构化,从这些简化的图示中,就能看出二种主题墙所使用的结构。

在主题环境中,由于内容之间存在各种密切联系,也就使得呈现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只有当我们很清晰地知道内容之间的联系后,我们才能选择更合适的呈现方式,从而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呈现结构的顺序,并能有序的表达出来。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10)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11)

在进行主题墙的环创工作时,应该正确把握主题墙的教育价值,切忌因为一味的追求美观而顾此失彼。同时,关注主题墙的教育价值还应该融入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学习到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特色主题墙幼儿园环创(推荐幼儿园主题墙环创)(12)

不同地区的幼儿园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教师充分开动脑筋,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挥本地优势,认真探索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念,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